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茶山?茶人?茶事

茶山?茶人?茶事

(1)

轉眼間又是壹年春暖花開,春意萌動。當醞釀了壹個冬天的茶樹開始舒展枝葉時,寂靜的茶山將迎來人潮湧動。

沒去過茶山的人對茶山是向往的,山中茶樹的神秘誘惑著人們的每壹根神經,只等壹個機會去壹探究竟。

去過茶山的人也會因為茶山而愛上茶,每個季節都會蠢蠢欲動,期待鵝黃茶樹的嫩芽,時刻準備向茶山進軍。

我確定我愛喝茶。雖然我不止壹次去過茶山,但很遺憾,我只去過信陽的茶山。

從未到達的茶山,依然是我心中的壹個夢。雲南老寨子裏參天的百年老樹,武夷山神秘的花骨香,常常在夢裏向我招手,就等著來壹趟茶山。

我知道,與山裏的茶樹親密接觸,將是我余生要完成的重要事情。

(2)

提到信陽,我壹定會想到信陽毛尖茶。清明節是毛尖茶上市的季節。這幾年連續去過幾次。在大自然中,人是放松的,就像脫了盔甲壹樣。

我在陶醉於“天氣壹天比壹天好,鳥語還和”的自然美景的同時,也對“蓋房子在人文環境裏,車馬依舊吵”的喧囂無奈。也許,蜂擁而至的人群,對於安靜的茶山來說,是壹場災難。

清明節前後,山上的茶農,他基本都在家裏忙著泡茶,炒茶,接待山上的客人。他去信陽茶山,除了茶,還有壹樣東西吸引人,就是美食。

信陽菜在河南非常有名。到了茶山,無論妳去哪個農戶買茶,他們都會熱情地請妳吃壹頓正宗的信陽家常菜。

(3)

我經常去信陽雞雲山的壹個茶農那裏。店主姓張,我們都叫他老張。

與積雲山的結緣,源於它的風景。整個村子都被茶山環繞,曲徑通幽直通茶山。身處其中,人是平和的,風是溫柔的,空氣是濕潤的,讓人想活下去。我喜歡這種感覺。

每年春天去茶山,壹定會去老張家看看。習慣了老張熱情的住宿和飯菜。吃好了玩好了,走之前需要去他們家買點茶,以示感謝。就算妳不買茶,他還是會熱情招待妳。

老張的毛尖茶質量還是不錯的。我有壹次問他,妳炒的茶應該是這個村壹屬二的。他回答:“沒有,有幾個比我好的。”

他甚至給我詳細介紹了幾個他認為比他好的茶農。山民就是這麽單純,詭計多端的人絕對不會這樣回答妳。

我有老張的微信,看到他經常發壹些動態,大多是關於他和他老婆在茶山上的工作。原諒我在這座城市長大,也知道這壹季的茶需要三季的耕耘,每壹片茶都是那麽的來之不易。

看著老張這壹年的發展,在城裏買了房,真替他高興。雖然努力工作不會讓妳變得富有,但這種安靜知足的生活更令人愉悅平和,不是嗎?

(4)

前年去茶山的時候,碰巧遇到壹個漂亮端莊的女人,是朋友的同事。她的家在信陽毛尖茶核心產區石河崗鎮不遠的壹個村子裏。朋友告訴我,她也在家煮茶,讓我去她家看看,照顧她的生意。我回來的路上剛好路過她家,去看了壹下。

進村,被池塘邊壹棵碗口粗的茶花樹吸引。我非常喜歡花。可惜我看到的時候,花期已經過了。只有落入淤泥和漂浮在池塘裏的紫色提醒人們它的繁榮。轉眼兩年過去了,好想再看壹遍茶樹的開花風格。

茶樹的主人就是我要拜訪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小李。她說,茶花樹從她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已經長了快二十年了。

雖然她家有幾畝茶園,但她不是專業制茶人。因為她和弟弟在外地工作,父親也經常在外工作,所以對茶園疏於管理。

小麗的爸爸會炒茶。她說他爸爸會在賣茶最火的這個季節去親戚的茶廠幫忙炒茶。他晚上抽點時間自己炒茶,因為家裏沒有采茶的,只有小麗的媽媽采茶,所以量很少。

去的時候家裏只有壹斤茶葉。雖然沒有量,但是茶還是很好的。喝壹口,信陽毛尖特有的香甜板栗香沁人心脾。

小麗很苦,也很無奈。她想在家打理幾畝茶園,制茶賣茶。可惜她有工作,失業後似乎缺乏回來泡茶的勇氣。

她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想讓他回來學泡茶。她帶我參觀了她的茶園,管理疏於管理,但絲毫不影響茶園的生機。當她讓我和侃侃談論她的計劃時,我看到了她眼中的光芒。

這兩年經常看到她在微信上介紹她家的茶。她以前是做酒店管理的,後來聽說辭職了。現在她在壹家會所工作,管理會所的茶室。

我深信,她的茶在她的努力下,會越來越好,就像那棵山茶花,多年後會開得茂盛。

(5)

在人們的印象中,愛泡茶的女人都是溫柔文靜的。然而,呂霄,壹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女人,非常喜歡茶。她對性壹無所知,也不太溫柔,但思豪並不影響她愛茶的童心。

我認識很多從事茶行業的女性,呂霄無疑是最辛苦的。她走遍茶山尋找最好的茶葉。她去了高端大學學習茶葉知識。我關註了她的微信,我仿佛在屏幕上看到了她。

前兩天她給我發信息,叫我和她壹起去信陽茶山。她在茶山最深處承包了壹家茶廠,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在茶山呆壹會兒,忙壹會兒。

她為茶農的利潤而歡欣鼓舞,她為顧客的滿意而高興,她為自己為茶產業流下的汗水而自豪,粗心的呂霄在壹片樹葉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屬。

(6)

茶山上的茶樹每年都會露出新芽,從不缺席,也不會遲到。每年春天,茶山上的茶也在上演。愛茶的人當然會喜歡茶山。在遼闊的大地上,在鐘靈每壹座美麗的茶山上,人們因為茶而交融,因為茶的期待而尋找傳統,因為茶的堅持而尋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