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用梅花鹿的鹿尾烹制的密醬,唐玄宗因為這道密醬對安祿山更加寵信有加。最後讓這禍國殃民的主霍霍了大唐帝國,差點就害得唐玄宗丟了江山。
眾所周知唐帝國由盛轉衰就是因為安史之亂,因為這場動亂,不僅讓唐玄宗丟了帝位,也讓唐帝國壹夕之間從盛世強國跌入割據分裂,外有強敵的局面。唐帝國後來雖然艱難平定亂世,可曾經那個傲視萬國的強大帝國卻再也不復存在,而引起這壹切禍端的就是安祿山這個胡人。如果唐玄宗沒有過分寵信這個長相憨厚卻包藏禍心的外族人,唐帝國也許不至於衰敗如此迅速,或許大唐的繁華還能夠延續。
安祿山其實不過是生活在唐帝國邊境的壹個小胡人,生父不詳,自己也常年混跡在胡人聚集之地。別看安祿山長得憨頭憨腦,他是個有能力與野心的主,因此才會在邊境中,靠著自己的聰明,和對各族人的了解,在唐帝國邊境的軍隊中壹步步走上管理層。像安祿山這樣沒有根基的外族人,能在唐帝國的軍隊中混得風生水起,可見安祿山是個懂人情世故且深諳為官之道的主。他的這份能力在他見到唐玄宗之後,就更加被他玩得花樣百出。
唐玄宗初見安祿山,就因為他憨厚的外形,對他好感不少。不過也很好理解,當時唐玄宗也人到晚年,常年跟朝中的人精臣子們鬥智謀,誰都有累的時候,來這麽壹個看似憨憨的主,怎麽都讓人覺得耳目壹新。而且安祿山不僅長相憨厚,人家為了迎合唐玄宗,特意也說話說得癡憨。當然還有壹種可能,胡人出身的安祿山原本漢文化就不高,跟唐玄宗也說不出什麽文縐縐的大道理,在朝堂之上的言語也略顯粗鄙。簡單點說就是安祿山哪哪都讓人覺得他與唐帝國的朝堂格格不入,看著還透著土鱉氣息,這讓唐玄宗非常欣喜,心想這朝堂之上總算來個跟臣子們不是壹路的主了,錯覺上會讓唐玄宗天然覺得他倆是壹夥的。
當然唐玄宗這麽信任安祿山,主要就是安祿山會表演,將他的忠心淋漓盡致地在唐玄宗面前表現出來。安祿山自然知道唐玄宗對自己親近,但唐玄宗親近歸親近,自己也得讓唐玄宗覺得他也非常親近唐玄宗,怎麽才能讓唐玄宗知道呢?那自然就是上表忠心嘍,這沒事寫個奏章問好什麽的,太小兒科了。什麽最實際?那就是花樣拍馬屁,365度無死角向唐玄宗展現自己的忠心,於是這鹿尾做的密醬就成了討好唐玄宗的壹項手段。
要知道古代梅花鹿可都是野生的比較多,抓捕比較難,而且這密醬得需將鹿尾割下後,立刻放在雪中保存,然後再添加其他佐料制作。也就是說原本這梅花鹿就不好捉拿,還得大冬天去活捉,這個難度可以想象,拿到冰凍的新鮮鹿尾後,安祿山還得親自烹制,放上數月才成,既耗時又費力。雖說只是壹道美食,但其中包含的難度系數,和安祿山用心程度卻都不小。當唐玄宗收到這樣的密醬,好吃之余自然就聯想到安祿山的忠心,他怎麽能不對安祿山另眼相看?
於是就是因為安祿山這些用在唐玄宗身上的小心思,壹步步打動唐玄宗,最後讓唐玄宗對他無比信任,也讓安祿山有能力造反。這麽壹道精心烹制的美食,卻包裹著安祿山的野心,差點就亡了唐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