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主要是海洋魚類,可以看到平時看不到的魚種,奇特漂亮!魔鬼炮彈,熊貓魚,馬夫魚,石頭魚,還有重頭戲鯊魚:護士鯊,絞口鯊,南非沙虎鯊等等。
第壹名、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評比中,箱形水母憑借獨壹無二的致命性問鼎最危險頭銜。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種類繁多,雖然沒有正式記錄,但大量軼事證據顯示,每年有數十人甚至100多人命喪箱水母之手。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數據,單是在菲律賓,每年就有20至40人死於箱水母的毒刺。科學基金會表示:“在很多國家,箱水母釀成的悲劇並不需要簽發死亡證明,因此,全世界的箱水母致人死亡事件發生數量可能在很大程度人被低估。”
澳大利亞箱水母長有數十根觸須,每根長度最高可達到15英尺(約合4.57米),所具有的毒素足以讓60人命喪黃泉。壹種名為“Chironex fleckeri”的箱水母的毒刺能夠在短短3分鐘之內致人死亡。生活在夏威夷、佛羅裏達以及美國其它地區的箱水母能夠導致被刺者心力衰竭。箱水母家族最可怕的成員當屬僧帽水母,刺傷產生的痛苦可與雷擊壹較高下。迄今為止,究竟有多少人遭僧帽水母攻擊仍是壹個未知數。
第二名、虎鯊
由於相關影片的宣傳,大白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最可怕的鯊魚並非大白鯊,而是虎鯊,更多的人實際上命喪它們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夠讓人天生恐懼的動物並不多見,鯊魚便是其中之壹。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虎鯊會撕咬幾乎任何東西,其中包括魚類、海豹、鳥類、魷魚、小型鯊魚、海豚、牌照甚至於舊輪胎。它們的身長最高可達到18英尺(約合5.48米),重量可達到1噸,是當之無愧的“海洋殺手”。
在很多熱帶和溫帶水域,我們都能發現虎鯊的蹤跡,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島嶼周圍。有記錄顯示,大白鯊每年襲擊人的次數確實要高於虎鯊,但致人死亡的事故發生數量則不及虎鯊。對於鯊魚為何與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冠軍頭銜失之交臂,我們只有很少的理由加以解釋:全球每年鯊魚襲人事件的次數大約為幾十起,與美國發生的雷擊致人死亡事故大致持平。2008年,全世界只有4人命喪鯊魚之口。
第三名、石魚
石魚之所以躋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兩個原因:壹個是,它們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魚;另壹個則是,它們是動物王國的偽裝高手,能夠像石頭壹樣靜靜在“潛伏”在海床上,等待獵物主動上門。雖然石魚不會主動發起攻擊,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險與之親密接觸。石魚背上的棘刺能夠抵禦鯊魚或其它捕食者的進攻。所釋放的毒液能夠導致暫時性瘓癥,不經治療便會壹命嗚呼。
第四名、河豚
有壹種動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擺到餐桌上也能置人於死地,它就是河豚。河豚又被稱之為“氣鼓魚”,體內攜帶的毒素毒性超過氰化物。經過特殊培訓的日本廚師會將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劇卻也屢有發生。
“氣鼓”這個名字來源於河豚強大的吸水能力,吸入大量水之後的體積可是正常情況下的兩倍。值得壹提的是,河豚也扮演了挽救生命的角色,河豚毒素制成的藥物可被用於治療因吸食毒品產生的斷癮癥狀。
第五名、海蛇
人類對蛇擁有壹種天生的恐懼,正是這種恐懼讓海蛇順利躋身榜單之列。雖然也像陸上同類壹樣釋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壹個“海洋隱士”,因此並不具有很高的危險性。在提到毒性的時候,人們經常將海蛇與眼鏡蛇進行比較。它們釋放的毒液能夠在短短數秒鐘之內讓獵物癱瘓並最終走向死亡之路。慶幸的是,它們很少攻擊人類,更喜歡捕殺鰻魚、貝類以及小蝦。
第六點、蓑鲉
蓑鲉又被稱之為“獅魚”,是家養魚缸中備受歡迎的寵物。這種魚看似溫順,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卻也具有令人吃驚的毒性。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雖然不會給人類造成致命傷,但被棘刺刺中也會引發頭痛、嘔吐和呼吸困難,決不是壹個好惹的家夥。
通常情況下,刺中後帶來的痛苦可持續大約半個小時,但壹些人報告說,他們的刺痛感持續了幾周之久。蓑鲉並不是壹種非常富有進攻性的動物。因此,被蓑鲉“傷害”的人往往是家養魚缸的主人,而不是潛水者或者漁民。
第七名、鱷魚
鹹水鱷魚素來頂著“野生動物王國最兇猛的捕食者之壹”頭銜。它們的身長可超過20英尺(約合6米),體重可達到3000磅(約合1360公斤),包括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鯊魚在內的動物都成為它們捕殺的對象。
捕獵過程中,鹹水鱷純以強大的力量取勝,它們能夠將水牛強行拖下水,有時也會向人類發動襲擊。它們首先利用力量強大的顎咬住獵物,而後利用所謂的“死亡翻滾”將獵物拖入水中。“死亡翻滾”同樣可以將大型動物撒成兩半。
第八名、刺鰩
刺鰩俗稱“黃貂魚”,單從這個名字我們就不難猜測,它們是壹種非常危險的動物。2006年,“鱷魚獵人”史蒂夫歐文在被刺鰩刺中心臟後不幸身亡,歐文的不幸無疑提高了刺鰩這個鯊魚近親“危險動物”的名聲。
刺鰩的尾巴末端長有壹根大約8英寸(約合20.32厘米)長的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構成毒刺的物質與構成鯊魚鱗片(被稱之為“盾鱗”)的物質相同。在感覺到威脅時,鋸齒狀毒刺便會變硬,像壹把鋒利的牛排刀。毒刺會釋放毒液,給捕食者造成致命傷。莫特海洋實驗室表示:“這種毒液主要是壹種基於蛋白質的毒素,能夠給哺乳動物帶來巨大痛苦,可能影響心率和呼吸。”值得壹提的是,刺鰩通常情況下並不攻擊人類。
第九名、海獅
海獅之所以能夠躋身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排行榜的原因在於:它們具有很高的地盤性,對擅自闖入者絕對不會手下留情。海獅被譽為壹種聰明可訓練的動物,是動物園的大明星,但它們同時也因為咬人行為著稱動物界。
2006年,加利福尼亞州的曼哈頓海灘、新港海灘以及舊金山沿岸發生了壹系列海獅襲擊人的事故,提高了管理者和科學家的關註。壹些研究人員認為,海獅可能吃了壹些被有毒藻類汙染的魚類才出現這些異常行為。聖地亞哥市政府在其網站警告說:“與所有野生動物壹樣,海豹和海獅也具有不可預知性,也會成為壹種富有進攻性的動物。它們生有鋒利的牙齒,可能會向人發動襲擊,尤其是在被逼得太緊或受到騷擾情況下。”
第十名、海鰻
海鰻擁有蛇壹般的身體、突出的口鼻以及寬大的顎。它們是魚類家族成員,身長最高可達到8英尺(約合2.43米)。看著這種較為原始的動物,我們會很自然地將其與死亡聯系在壹起。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海鰻顎部力量強大,牙齒鋒利,被牙齒咬傷後產生的鋸齒狀傷口很容易被海鰻口內的細菌感染。
如果海鰻因恐懼或者意外(尤其是在覓食的時候)將人咬傷,它們通常會選擇“松口”,放妳壹條生路。白天的時候,海鰻經常潛伏在裂縫和洞穴內,夜幕降臨後才出來打獵。它們主要以魚類或者其它能夠被其捕獲的動物為食。對於如何避免被海鰻咬傷,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專家提出了兩條建議:壹個是,絕對不要將手放入水下多巖洞穴和裂縫內;另壹個則是,切忌不要給海鰻餵食。值得壹提的是,很多海鰻咬傷事故皆因餵食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