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農安龍湖旅遊景點介紹大全 介紹安龍景區

農安龍湖旅遊景點介紹大全 介紹安龍景區

龍湖古寨的主要景點

古寨的寨內結構是先人按照地輿學的九宮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長1.5公裏,由於形似龍脊,便將原先的俗稱“塘湖”改為“龍湖”。

中央直街的東面有新街、上東門街、下東門街,西門有五宮巷、隆慶巷、福興巷、獅巷、中平巷、伯公巷,形成“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

據考證,龍湖寨歷代科舉出身的進士、舉人達53人,名人的題詞、書法、碑記也相當多。至清末民初,在面積只有1.5平方公裏的寨內,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富紳豪宅有100多座,不少有五進、十進之深。

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

俗話說:“潮州厝,皇宮起。”這些府第、民居的門廊主面裝飾濃重,門匾、側壁等多繪風俗彩畫,十分氣派;天井地鋪卵石或條石,擺設花盆,簡潔明快;門廳與天井間置同花屏風隔扇,使空間轉折變化。這些建築雖經歷滄桑,但石刻文字仍清晰可見,墻上壁畫栩栩如生,屋脊嵌瓷的花蟲鳥獸生動傳神。

古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舞龍、舞獅、英歌舞、潮樂、遊鯉魚、賽燈籠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寨外“綠韓洲”川原盈綠,是典型的潮汕平原自然風景。

大龍湖風景。急!!!!!!!!!!!!!!

2004年以前,大龍湖的前身是大龍口水庫,水域面積只有0.8平方公裏,水質是劣五類。水庫西、南、東壩體外圍散布著池塘,西北、西南、東三個方向為塊石駁岸,東北方向為自然土岸,根本談不上景觀。

“十壹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對大龍湖水環境和周邊環境進行改造,現在大龍湖已經變成風景如畫的旅遊景點,大龍湖景區面積近5平方公裏,其中水域面積2.1平方公裏,水質是三類以上,綠化面積2.5平方公裏,成為徐州秀美的風景區。

大龍湖景區主要由島嶼、廣場、會所、沙灘、景觀建築物等組成。大龍湖作為新城區的生態核心,有城市濕地公園、運動公園和環湖生態公園等,而以大龍湖為核心,壹條南北貫通、五條東西向的綠化景觀帶縱橫交錯,自然劃分了城市的空間格局,營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潔凈空間,顯現出“水在城中走,人在畫中遊”的自然景象。建成後的大龍湖景區功能豐富健全,包括休閑娛樂、餐飲、旅遊觀光、體育健身等區域。為充分體現觀光休閑的功能,沿湖還建有壹條約1000米的長堤,行走在長堤上,秀美湖光盡收眼底。

(1)大龍湖概貌

徐州新城區位於徐州市城市的東南部,東起規劃中的京滬高速鐵路,西抵拖龍山,南臨連霍高速公路,北接故黃河風光帶,總規劃用地50平方公裏,建設用地38平方公裏,規劃期人口20萬,遠期可容納40萬人生活居住,其中大龍口水庫周邊地區10個平方公裏為新區起步區。

大龍口水庫已改為大龍湖景區。隨著新城區的建設,這座水庫的功能轉化為城市休閑與景觀湖面。大龍湖改造工程占地約5平方公裏,主要由湖面、島嶼、綠地、廣場及壹些文化娛樂設施等組成。

大龍湖改造工程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壹階段是土方工程,第二階段是綠化景觀工程。土方壹期工程包括放水、開挖、清淤、整形、島嶼填築等。2005年11月底開工。大龍湖的水域面積由改造前的1.2平方公裏增加到1.7平方公裏。為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大龍湖湖岸線進行了調整,進壹步擴大了水域面積,並壹直延伸到迎賓大道。

(2)發現明代埽工遺跡

2007年冬天,考古人員在新城區大龍湖工地附近,發現壹處明代埽(音掃)工遺跡。這是迄今為止徐州市考古界首次發現的古埽工遺址。

埽,是把樹枝、秫稭、石頭等,用繩子捆在壹起,做成的圓柱形東西。古人治理黃河時,用來護堤,防止水把堤岸沖毀。許多埽有秩序地排列在壹起,就是壹種水工建築物。大龍湖壹帶可能是黃河曾流經之地。

這次發現的埽工遺跡,分布讜大約100平方米的探方裏,每相隔5灰米左右,就有壹個直徑約20厘米的木樁,木樁之間有大量的樹枝。泥土中夾雜著壹些已經腐爛的麻織物,麻織物和樹枝都有較明顯的卷過的痕跡。在麻織物上纏有四道大麻繩,麻繩有明顯捆紮的痕跡。這些結構特點,與歷史文獻中記載的中國古代水工建築物埽體的結構完全相同。

考古人員根據現場發掘情況並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位於新城區大龍湖的這段遺址,距離現在的故黃河僅有壹公裏遠。《明史》和《徐州府誌》上都分別記載:明代萬歷四十年九月,黃河暴漲,決徐州三山,沖縷堤二百八十丈,遙堤百七十余丈。其中的“三山”,指的就是現在的兩山口位置,與大龍湖相距不遠。《明史·河渠誌》中還有記載:明代治水專家潘季馴曾在這裏修築黃河遙堤。由於當時黃河出現洪水,遙堤遭到破壞,於是用埽工技術將決口堵上。考古人員判斷,目前發現的遺址應該是明代遙堤中的壹段。

埽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史上壹項重大創造,沈埽有很強的耐沖刷性;制埽取材便捷,特別適合於多土少石的地區,這種技術在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中曾被廣泛的運用。埽沈入水下後,往往在上面加築堤岸,壹般很少露出,所以古代埽體難得壹見。此次發現的古埽結構,可謂是壹處珍貴的古代水利工程遺跡。

(3)引來鷺鳥野鴨和天鵝

2008年2月,大龍湖上飛來壹群鷺鳥,棲息在壹處近百平方米的湖心島上,上空還有壹群鷺鳥在悠閑地飛翔。蒼鷺和池鷺組成,大概有300多只。

鷺,嘴直而尖,頸長,腿長,飛翔姿態優美,自然成行。最常見的是白鷺和蒼鷺。唐朝大詩人有詩寫到白鷺: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他把白鷺在天上飛翔,看作美麗的壹景。

湖面上還有成群野鴨,是2008年元宵節後飛來的,這些野鴨白天分成兩撥行動,壹撥在原地活動,壹撥在上午10時左右陸續飛走,夜幕降臨時再飛回來,好像是負責覓食的。

野鴨是典型的水鳥之壹,具有遷徙習性,壹種候鳥。在自然條件下,秋天南遷越冬。在我國,則常在長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區越冬;春末經華東、華北至我國東北,到達內蒙古、新疆以及原蘇聯等地。

野鴨喜歡棲息於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澤。蒼鷺和野鴨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08年4月17日,大龍湖又引來10只白天鵝。野生動物專家稱,這是天鵝第壹次出現在大龍湖,是良好的環境和豐富的水草吸引了它們。它們體形豐滿,全身羽毛為白色,嘴為黃色,腳是黑色,長脖子。有幾只天鵝在湖面上撲騰幾下張開了翅膀,可以看出它們的腿部較短,腳上有蹼。它們壹會兒排成“壹”字隊列,壹會兒又排成“四四壹壹”陣形,由壹只頭鵝帶隊,不時地將頭伸入水中覓食。天鵝是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長春是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壹,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之壹。那麽想要去長春旅遊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以下地方。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1:農安波羅湖

波羅湖位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西部,距離縣城35公裏,距離長春市區60公裏,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泡塘,是長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吉林省中部唯壹的壹大塊自然濕地。被譽為“長春天然的肺葉”。當地老百姓更習慣稱其為“笸籮泡子”——因其底部平淺,狀如早年間農家的大笸籮而得名。

景色特點

每當晴空萬裏、煙雨蒙蒙、朝霞初放、夜幕降臨,站在湖濱遠眺,波羅湖煙波浩渺,壹望無際,湖中點點風帆,構成壹幅幅壯麗的山水畫卷。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2:雙陽吊水壺

吊水壺景區距長春市91公裏,是火山爆發後,河床受張力斷叠形成的瀑布,寬約10米,落差7米。更別致的是另有壹處水流好似噴泉,自崖中間淩空噴下,象茶壺中的水從壺嘴中倒出來壹樣,故當地人稱其為 “吊水壺”。

景色特點

吊水壺瀑布景致壯觀秀麗,流水清澈見底,冬天水不封冰,夏日冰涼刺骨。吊水壺溶洞內形成了大量的鐘乳石。這些鐘乳石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組成了壹個神奇壯觀,令人稱絕的地下長廊,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3:吉林松花湖

松花湖位於吉林市的.東南部,距主城區10公裏,是日本人1937年築壩攔截松花江水,建設豐滿水電站後所形成的壹個山間水庫。現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松花湖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明媚秀麗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

景色特點

開江魚美食節、小白山滿族祭祖大典表演、滿族祭江表演等或多項旅遊活動都非常值得觀看。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4:磐石官馬溶洞

官馬溶洞位於吉林市管內的磐石市境內向南128公裏。溶洞長約200米,最高處30米,低處在2米左右,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洞內可分為6個寬敞雄偉的大廳,廳內有支地托天的鐘乳石柱,有7米寬、15米高的石巖瀑布,蔚為壯觀。

景色特點

不僅景色美,去官馬溶洞還能品嘗吉林地方風味。三套碗、清蒸白魚、人參雞、鹿茸三珍湯、荷花田雞油、白肉血腸、慶嶺活魚,其中尤以人參雞和鹿茸三珍最為有名。這些特色菜肴是每壹個到吉林旅遊之人必嘗之美味。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5:樺甸南樓山

南樓山是吉林市第壹高山,位於吉林市,以東,總面積為4112公頃,是壹座經過開發的森林景區。

景色特點

景區內以險峰、奇石、溝溪、泉水、森林等自然景觀為主體景觀。景區內景點相對集中,景色秀麗,而且有很好的地緣優勢:它北鄰聞名遐邇的北大湖滑雪場,翻過山崗即可到達;西靠吉樺公路,交通便利,最高峰南樓山,海拔1405米,為吉林地區第壹高峰,屬長白山系張廣才嶺山脈,以奇石、怪樹、雲海、瀑布(冬季冰瀑)而聞名。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6:永吉星星哨

星星哨水庫位於永吉縣西部,整個庫區水域在永吉縣大崗子鄉境內。地理位置是吉長兩市的中腰,距吉長公路南線50公裏處東南8公裏。工程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治澇、發電、養魚。

景色特點

星星哨水庫不僅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而且山清水秀、風光優美,庫區內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溫暖清涼,氣候宜人,因山就水,建造了各種風格的亭臺樓閣,又有古墓遺址,堪稱旅遊勝地,水質無汙染,並有豐富的水產資源,盛產各種魚類十幾種,成魚質量遠近聞名,受到顧客的普遍歡迎。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7:四平二龍湖

二龍湖,位於四平市東部,地處東遼河流域,總庫容17.62億立方米,屬吉林省省管第壹大水庫,二龍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暢達,水面跨二省三市五縣,距長平高速公路25公裏,四白公路15公裏。

景色特點

二龍湖群山環抱,綠樹成蔭,風光秀麗。春有各種候鳥水禽來這裏繁衍棲息。二龍湖的大壩頂端寬6米,中間聳立著三層樓式的六孔滾水閘,看上去十分雄偉壯觀。二龍湖湖面寬廣,水域遼闊,給人壹種壯麗的感覺。二龍湖的飲食包容了典型的東北風格與朝鮮族、滿族等少數民族的特色小吃,諸如豬肉燉粉條、朝鮮冷面等等。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8:山門水庫

山門風景區坐落在四平市外東南方,迎面是被壹劈為二的半邊山門,因形得名,被當地人稱為“半拉山門”。

景色特點

山門水庫風景區有座杏花山,每年早春,滿山的杏花開放,香氣撲鼻。從山門水庫大堤南側登杏花山,需經過148級水泥石階,星星點點的杏花灑在石階之間,充滿詩情畫意。另外,石門山、烏龜石、神仙洞、神女亭、牡丹亭也是風景區內值得遊覽的景點。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9:三角龍灣火山湖景

三角龍灣是數十萬年前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火山湖,水面面積50公頃。因水面呈三角形,加之湖南側矗立著30米高的三角石,故名“三角龍灣”。

景色特點

在那兒,您可以看到三角龍灣、大龍灣、二龍灣、小龍灣、四方頂等組成的“七灣、壹湖、兩頂”十大景觀區。其中的“壹湖”即吊水湖瀑布,寬約10米,落差6米。吊水湖景致壯觀秀麗,湖水清澈見底。

長春最著名的旅遊景點10:拉法山

拉法山又名拉法砬子,以花崗巖奇洞、怪石著名,素有“七十二洞,八十壹峰”之說,俗稱九頂鐵叉山。

景色特點

在拉法山的山腰上有壹奇洞叫穿心洞,高約3米,寬13米,長約50米。拉法山還有滴水洞、長仙洞、通天洞、太和洞、朝陽洞、千佛洞、觀音洞等近百處天然石洞。

龍湖公園的公園簡介

淮南市龍湖公園籌建於1163年,曾名淮南市人民公園,194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為封閉式公園。現占地面積約93公頃,其中陸地34.5公頃,水面50.5公頃。北依淮河,南眺舜耕山,東鄰田家庵市區,西接姚灣,是省內較大的綜合性公園之壹。園內建有清逸園、詩仙島、濠濮間等”園中園”;景點有號稱“龍湖三絕”的龍雕、龍船、迎賓山和號稱”龍湖八景”的賓山瀑布、晨曦榭、觀魚池等。是淮南市“彩帶串珠”上的壹顆明珠。隨著淮南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市民精神物質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市於2008年投入1.4億元人民幣對龍湖公園進行了全面改造,2009年10月實行正式開放,使龍湖公園這顆明珠更加靚麗。

龍湖區景點

蓬沙書院、媽嶼島、鷗下許氏宗祠、證果寺、騰輝塔等。

1、蓬沙書院: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鎮林厝村文祠路,稱文祠,始建於清同治九年(公元1869年),是當時興學育民和教化養民的場所,該書院是汕頭地區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書院。

2、媽嶼島:在汕頭港出海口處,面積壹平方公裏。島上有海濱浴場和食宿設施,因為面向外海,海水潔凈,是市民消夏勝地。島上有兩座分別建於元代和清代的天後宮,故稱媽嶼。

3、鷗下許氏宗祠:位於汕頭市龍湖區鷗汀街道鷗下社區南畔中街青磚祠巷。該祠初建於清順治七年(1650),坐西北向東南,祠面寬15米,通進深27.4米,占地面積411平方米。

4、證果寺:鷗汀背寨的證果寺始建於明代永樂四年(1406年),原名崇福庵,設澄海縣時-為證果寺。全寺建築面積1700多平方米,分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寺內有樹齡達500年的菩提古樹,樹圍達4.3米。

5、騰輝塔:建於乾隆二年(1737年),景名騰輝倒影,是原鷗汀八景之壹。塔的平面為六角形,***七層,高20.3米,這座樓閣式古塔結構嚴謹,氣勢恢宏,其塔上加塔的建築結構為全國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