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1.驢打滾
驢打滾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最出名之壹,又稱豆面糕,用黃米面蒸熟後抹上豆沙或紅糖,均勻的卷起來後在表層撒上白糖和黃豆面,因為外形酷似驢在地上打滾卷起灰塵而得名。吃起來又香又甜,滿嘴都是黃豆粉的香味。
2.艾窩窩
艾窩窩的歷史悠久,明萬歷年間就有對它的描寫。這是壹款糯米制品,蒸熟晾涼以後搟成面皮,包上用桃仁、芝麻、瓜子仁等拌成的餡,即刻就能食用。
3.糖卷果
糖卷果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最受女性喜愛的,因原料是山藥和大棗,有美容養顏、滋補的效果,是壹道名副其實的藥膳。蒸完炸完再裹上糖汁,撒上芝麻和糖,軟綿香甜,十分可口。
4.豌豆黃
豌豆黃在清宮的時候原是民間小吃,後又傳入宮廷。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小方塊,壹口壹個入口即化,質地細膩純凈。
5.糖耳朵
糖耳朵是因為它成形後形狀像人的耳朵得名,又稱蜜麻花。是用紅糖和和發酵面制成的,形狀不好把握,需要壹層壹層慢慢折成,質地綿潤松軟,有甜、酥、脆的特點。
6.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壹,以大順齋最出名,味道香甜味厚,綿軟卻不粘牙。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比較適合老年人食用的壹種,比較適合老年人的口味,也不會覺得粘膩。
7.面茶
面茶壹般都在下午出售,面茶是用小米面或糜子面、芝麻醬、香油、花椒、鹹鹽熬制而成的壹種粥類食品。喝面茶十分講究,吃時不能用筷子和勺子等餐具,要用壹只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邊喝,從喝面茶的架勢就能輕易的分清北京當地人。
8.焦圈
焦圈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北京人喝豆汁吃燒餅都要帶壹份焦圈。因為焦圈復雜的制作方法,儲存十天半月口感都不會變,焦圈獨具的香、酥、脆的特點,征服了幾乎所有的北京人。
9.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壹種北京清真小吃,很受尋常百姓的歡迎,它是壹種炸制食品,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是壹種可以隨時拿來食用的食品。
10.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極富營養的小吃品種,它形狀呈圓形,外焦裏嫩,香味濃郁,十分易於消化,除了奶油炸糕以外還有黃米面炸糕、江米面炸糕、湯面炸糕。
11.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因為外形酷似蛤蟆頭而得名,在烤制的過程中因燒餅邊上的自然開口而開裂,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外皮酥脆,內餡綿軟香甜,深受北京人喜歡。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12.姜絲排叉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姜絲排叉原料中有鮮姜,但因會在制作過程中過蜜不會有過多生姜辛辣的味道,色澤清新,食用時又酥又甜被評為中華名小吃的稱號。還有壹種鹹口的排叉,酥脆可口是愛酒人士的下酒必備。
13.炒肝
炒肝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了,是北京傳統早點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懈的特點。因為炒肝的肝和芡汁能夠均勻分布,正宗的炒肝吃法也是不用任何餐具,用壹手托著碗底轉著圈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