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角色遊戲的活動,讓幼兒知道遊戲需要規則,需要明確的角色分工,幼兒在遊戲中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職責。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角色遊戲觀察記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妳們。
幼兒園大班角色遊戲觀察記錄 篇1實錄:
“老師,我們的理發店已經好幾天沒有顧客來了。” 朱萬鑫無耐地看著我。我朝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哎,理發店變得冷冷清清的,只有唐梓鐘在擦吹風機,還時不時地朝娃娃家觀望,壹幅無所事事的樣子。他們的這壹舉動倒也提醒了我。於是,我到飲食店去吃飯,並邀請在那裏做點心師的尤方煜和我壹起去理發,他欣然應允,並帶去了自己做的點心,年糕。對我帶來的顧客,老板很是高興,於是我先撤了出來,留尤方煜在那洗頭。但是我剛出來不久,他也跑了出來,看到老板壹臉無可奈何的樣子我忙過去詢問:“為什麽他走了?”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好象他的生意很忙的,這是他給我吃的年糕。” 朱萬鑫忙說:“放到門口去,誰來剪頭發,就給他吃。”於是,我建議她們可以到外面,自己用年糕招攬顧客。聽了我的建議,他們馬上跑了出去。
分析:
理發店的問題很棘手,怎麽解決呢?我認為:遊戲中幼兒比較喜歡使用已提供好的道具或材料,多以教師提供的材料為主,而且最好是可以擺弄的,如橡皮泥、電腦、娃娃等。當缺乏材料時,有的幼兒就象唐梓鐘那樣,也缺乏了自主、自動性,不知道怎麽使遊戲進行下去。但是,有的幼兒雖在開始無法獨立解決問題,但通過教師適當引導與提示,能夠聯想到其他主題中可相互使用的遊戲材料,像朱萬鑫就利用了尤方煜的年糕招攬理發顧客。而我,卻發現,遊戲中除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外,可提供些半成品或是在遊戲中可用來替代的材料、道具等,放在櫃子中供幼兒自由選擇,同時也可啟發幼兒發揮想象,使角色遊戲更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角色遊戲觀察記錄 篇2觀察實錄:
“風味小吃店”是我們班孩子非常喜歡的壹個角色遊戲。根據幼兒的需要現在風味小吃店的食品有:水餃、饅頭、湯圓和羊肉串等,很多幼兒都喜歡參與風味小吃店的遊戲,擺弄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壹次,王禮傑選擇了風味小吃店遊戲,他賣起了羊肉串。遊戲中,他發現制作羊肉串的'謝煒辰離開了,立刻跑去擺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覺得挺好玩的。謝煒辰回來後,與王禮傑吵了起來。因為,此時的王禮傑怎麽也不願意離開制作羊肉串的崗位,他讓謝煒辰去賣羊肉串,陸宇航不願意,他據理力爭,跟謝煒辰說道:“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來的。”王禮傑想了想說:“那我們石頭、剪刀、布”。結果,王禮傑輸了,他又去賣羊肉串了。
分析與思考:
遊戲進行到壹定的時間,在同壹遊戲中出現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應有自己不同的職責。觀察中,幼兒之間因為“妳該做什麽?我該做什麽?”發生爭吵,這說明幼兒的遊戲在進步。在之前的遊戲中,幼兒的遊戲的角色少、不穩定,沒有明確的角色分工。隨著遊戲的逐步開展,遊戲角色增加了、遊戲的情節豐富了,幼兒常常受遊戲材料和參與遊戲人數等因素的影響而離開自己當前的角色,參與到其他遊戲,甚至強占他人的角色。這些現象的出現告訴教師,幼兒的遊戲需要規則,需要明確的角色分工,幼兒在遊戲中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職責。
實施措施:
1、和幼兒壹起討論“怎樣才能讓別人壹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麽工作?”鼓勵幼兒與教師***同想辦法,制作標誌如牌子、圖片、衣服等,表現相應的角色。
2、根據幼兒討論,為幼兒提供不同的服飾,幫助幼兒明確自己和同伴的角色。
3、遊戲中,有意識的詢問幼兒,讓幼兒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務是……”
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及職責,在遊戲時能自始至終。
活動反思:
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職責都應從幼兒的遊戲中來,教師在遊戲觀察的基礎上組織幼兒討論、確定遊戲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職責。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關註每壹位幼兒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壹環,當我們的孩子發生困惑、疑慮的時候,我們都要及時地給予幫助和鼓勵。因為幼兒遊戲水平的不斷提高除了需要幼兒自我的積極探索外,更需要我們教師的外力去引導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