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菜為什麽不能進入八大菜系之壹廣西,在桂東桂南是以粵菜系為主,在桂北桂西是以湘菜系為主,沒有壹個統壹的菜系,所以,中國的八大菜系裏沒有廣西。文化要醞釀的,要沈積的,需要大量的時間,,廣西就是壹個散沙,分4個派系,百色河池偏雲南貴州菜,桂東梧州偏正宗粵菜,桂東南就是名副其實的粵西菜系。廣西現在要爭的不是第幾大菜系,而是市場,東北菜算第幾大菜系?廣西菜比起東北菜要特色得多,東北菜就是亂炒的家常菜,但是通過整合,東北菜很統壹,比如東北亂燉,豬肉燉粉條,等等,這樣的菜說實話家家戶戶都能吃到,可是東北菜的統壹系列,使得東北菜屬為認知,而廣西菜盡管很精致,比如我們的苦瓜娘,牙簽肉,豆腐釀,牛吧肉,啤酒鴨,啤酒魚,檸檬呀,巴馬香豬等等這樣的菜在全中國都是唯壹的,而且做工考究,配料獨特,我們做好了壹定比東北菜等等更有市場,尤其是今天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富裕,更加需要類似廣西菜這樣的精致菜類,廣西菜主要做成精品酒店用菜。比如川湘就是快猜家常和精品菜結合。但是廣西菜做工復雜,成本較高,因此主打酒店用菜就合適,比如粵菜,貴州菜等都很少做家常快餐菜,當然,如果做得好慢慢滋生出更加被認可的家常菜也不錯,因為快餐式的小炒家常菜更加容易被大眾認知。桂菜始於秦漢,興於宋、元,盛於當今,不僅承接了自秦漢兩晉、南北朝到隋朝、中原人南遷嶺南的飲食風尚,還獲得了北宋末年逃難中流傳到廣西的宮廷烹調技藝,明清時期隨外省入桂官員的官府廚藝,以及抗戰中期桂北成為大後方,大江南北的文化名流、富商巨賈紛紛南下,隨各地名流顯貴入桂的國內各種地方特色菜烹飪技藝也給廣西傳統的烹飪技藝壹個博采眾長的機遇。桂菜講究火候運用,擅長燜、煮、扣、燉、釀等烹調方法,口味偏重於鮮、香、酸、辣。廣西菜以清甜、微辣、鮮香、脆嫩為口味特色,具有“綠色、保健、長壽”理念的風味菜,比起那些粗狂的東北菜,有著太多的賣點,但是僅僅依靠民間的單打獨鬥很難形成產業規模,必須要餐飲協會,尤其是有著實力權利的政府主導,統壹整合,統壹培訓,這將為廣西菜打下根基,為未來的廣西餐飲走遍全國做好起步。廣西菜不是需要打造,而是需要整合,廣西菜本身就很有歷史,廣西菜不比那個菜的歷史文化差到哪裏去,只是廣西菜缺乏的是整合推廣, 另外,整合廣西菜統壹推廣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炫耀和爭取第幾大菜系,而是商業利益的目的,壹個川菜能給四川創造近千萬的就業和相關就業人員,如果廣西菜做好了,我們不追求壹千萬,在全中國有兩百萬的廣西人在做廣西菜,有20萬的廣西人在外面開廣西餐館,對廣西是壹個非常有利的事情。這當中還會帶動廣西農村的相關產業文化這個東西不能當飯吃,首先廣西菜是有文化歷史的,其次市場做得是否成功不見得和文化積澱很有關系。
全聚德比麥當勞有文化多了,景德鎮陶瓷比佛山唐山陶瓷有歷史文化多了,西安比紐約有歷史文化多了,螺螄粉紙包雞魚生等等比東北亂燉有歷史文化多了,廣西菜比福建沙縣小吃有歷史文化多了。可是輸的為何都是前者?可見關鍵在於運作推廣和發展,比如需要的芋頭,筍尖,八角,豬牛等。目前關註桂菜的人,大部分從技術的層面上切入,真正從文化方面切入的少。技術可以帶來經濟效益,但傳播速度慢,難以讓更多的人知情。有人提出壹個概念,即“壹道菜壹個故事”,壹道菜有了故事,就有了流傳的可能。不少人或許親歷過,平時某人介紹廣西某道名菜,說完大致做法,就沒詞了。說明這道菜“包裝”得還不成功,畢竟聽者的腦袋裏不習慣“安裝”技術性的東西,那太累。桂菜目前的格局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外地人對廣西的特產以及以這些特產為原料制作出來的美食贊不絕口,但是桂菜在本地卻不受重視。今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好友緣國宴飯店每天接待中外客商、友人不少,可是飯店裏只有粵菜供應。有貴客到來的時候,我們作為廣西人宴請客人,還要帶他們去吃粵菜,這是廣西餐飲行業的壹種尷尬。 廣西美食協會的辦公室上面掛著幾個大字:“桂林山水甲天下,桂菜美食譽神州”,可見廣西美食協會的任重道遠。但是僅僅依靠廣西美食協會,壹個沒有實權和財力的協會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區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把這件事提到臺上來,他是壹個無形的巨大工程,做好了,比防鋼,欽州中石化等等都要強得多。做強廣西美食,真真正正的提高廣西軟實力,富裕了廣西人的口袋。在廣西建設幾個汙染性大企業,不過是國家和企業的利好,廣西得不到什麽油水,廣西人民更沒有得到太多的利益,得到的是廢棄下來的汙染,美食總比汙染好。桂菜要想發展成為與八大菜系齊頭並進的菜系,必須將種類繁多的桂菜進行壹個整合,進行大量的宣傳工作。潘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