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美食者阿敏

美食者阿敏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朝的締造者,壹生快馬加鞭,百戰百勝。但是他有壹個奇怪的愛好,那就是他喜歡吃生肉。為什麽?

在親生母親去世後,努爾哈赤過著艱苦的生活,經常沒有食物,長期在野外生存使他適應能力極強,尤其擅長野外飲酒。努爾哈赤吃的食物有老虎、熊、麅子、麅子、山羊、野豬、野雞、野雞、野鴨等。所有能在狩獵中捕獲的動物都是他最喜歡的食物。他們大多是野味,特別喜歡生吃野豬(有趣的是,努爾哈赤這個名字的滿語意思是“野豬皮”),這很奇怪。為什麽大清的開國皇帝會把自己的名字和野豬聯系在壹起?據《賢賓錄》記載:“女真之俗,易養貘而食肉。”換句話說,吃自己的豬肉,把豬皮做成皮衣。似乎這就是女真人在部落生活時代的生活需求。不僅如此,努爾哈赤家族中兄弟、後裔和侄子的名字也與動物有關。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意為獾;他侄子阿敏的兒子古爾馬洪,意思是野兔;長孫杜杜的意思是斑雀;孫子庫爾歡,意思是灰鶴,等等。

妳可以想象,努爾哈赤在打獵時餓了,所以他把野豬活吃了,這是滿足他饑餓的需要。然而,努爾哈赤直到去世都保持著這種堅韌的飲食個性。

努爾哈赤不僅平時喜歡吃生肉,而且在祭祀時也會吃生肉,甚至作為貢品,而且他自己在懺悔前也會吃生肉。直到他用黃色稱呼我,這種吃生肉的習慣仍不時表現出來。我們在檔案中找到了努爾哈赤在天命十壹年(1 62 6)的午餐食譜:生野豬肉、烤熊掌、蒸羊肉、土豆、芝麻卷、烤魚、奶油山雞、手抓飯、鹹鼓玉米湯、宮保兔肉、蒜醋白血湯、五味烤山雞、土豆泥、辣椒黃瓜湯和辣烤驢肉。

大臣們表示很難接受努爾哈赤的習慣。每當大臣們陪同努爾哈赤祭祀時,他們看到他吃生肉時都會感到不寒而栗,尤其是當他們不能陪他吃生肉時。

然而,努爾哈赤也有許多食物發明,直到今天仍在各地廣為流傳,比如“黃金肉”。

根據傳說,努爾哈赤年輕時,他的家庭正在衰落,他住在遼寧撫順,在那裏為女真人部落的壹位首領當廚師。當時的部落首領非常講究吃喝,每頓飯都要求八菜壹湯。在壹次招待客人的宴會上,他選擇了部落中壹位擅長烹飪的女仆做飯,努爾哈赤是他的助手。女仆做完第七道菜後突然暈倒了。這時,外廳正等著點最後壹道菜。努爾哈赤看到後,急中生智,將切好的裏脊肉用蛋黃包裹起來,在油鍋中快速煎熟後裝盤。領導嘗了之後覺得味道和以前不壹樣,特別喜歡。首領非常高興,立即向努爾哈赤詢問這道菜的名字。努爾哈赤說它被稱為“黃金肉”,代表好運。努爾哈赤因此受到領導人的贊賞。這種美味後來進入宮廷,成為滿洲八大碗中的名菜。

第二個是蔬菜包。據說努爾哈赤行軍艱苦,有壹天,因為沒有炊具,他不得不讓士兵們吃用葉子包裹的米飯,這被稱為“包飯”或“菜包”。這種吃法,在萬不得已的時候,被後人模仿。不過,現在的蔬菜包是用大白菜葉包的小米飯,吃法已經很講究了。努爾哈赤不喝烈酒。他認為“愚者因此而死,聖人因此而失德”。所以努爾哈赤本人不飲酒,嚴禁大臣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