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太倉學寫作文

太倉學寫作文

1. 我的家鄉太倉開頭怎麽寫啊

小學作文:我的家鄉太倉——壹個美麗而又。的地方balabalabala。(環境描寫)

初中作文:方位地理特征(註意用修辭手法道出)balabalabala。(環境描寫),這便是我的家鄉,adj而又adj的n.

高中作文:化用環境描寫類的詩句,改寫成排比(適用於記敘性散文,註意後文筆鋒的詩鄲氦策教匕寄察犀暢簍意化,段落需簡明,後文要加進精神內涵,小心“假、大、空”)

純城市介紹類:網上搜太倉簡介,自己改改麽好了

參考資料:

經驗~~

2. 描寫太倉瀏河的作文

星期壹,學校讓五年級學生參加二日營活動。而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嘉定區瀏河營地開展“我能行”二日營活動。瀏河營地的活動各種各樣,有高空鐵索、蕩索過橋、鐵索橋、農家樂、勇敢者之路……讓人看了就心驚膽戰,我壹開始真懷疑沒有人敢來玩呢!

; ; ; ;

導遊先帶我們到玩高空鐵索的地方,擡頭壹望看到天空上懸掛著橋,這橋可不壹般,不像我們經常看到的橋壹樣是用水泥做的。它外面是用壹層網包住的,中間有壹根非常粗的鐵索。我看到了想:這橋牢嗎?鐵索上面滑不滑,如果摔倒了怎麽辦,下面可是壹條河呀!

; ; ; ;

想著想著,便輪到了我,我壹瞧,原來我是打頭陣的。我的心像兔子壹樣砰砰直跳,眼前仿佛出現了壹幕幕我摔倒的樣子。我顫抖地走上去,後面的同學也和我壹樣很害怕。可是當我要走的時候,不知來了壹股什麽勁,我有了勇氣,不怎麽害怕了,壹直鼓勵自己。走時,我的眼睛壹直盯著網中間的鐵索,害怕壹不留神摔到了。時間過得很慢猶如老奶奶在走路壹樣。我走到了終點,原本以為我走得很慢,可我回頭壹看,後面的人於我拉開了很大的距離。我的心慢下來了和平常壹樣地跳動。

; ; ; ;

玩好了高空鐵索,導遊帶我們去玩蕩索過橋,我嘗試了高空鐵索的玩法,已經知道了蕩索過橋的厲害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蕩索過橋很 *** ,下面也有壹條河,但沒有高空鐵索那樣高。蕩索過橋***有三座橋,其中壹座橋特別 *** ,因為是有兩根很細的鐵索組成的。該輪到我了,我像滑溜冰壹樣走其中的鐵索橋,其他兩橋特別簡單我壹會兒就過了,就這座橋特別難。不過我還是過了……

; ; ; ;

第二天中午,導遊告訴我們中午飯是吃自己包的餛飩。她先帶我們到包餛飩的地方。壹切準備工作就緒,我們開始包餛飩了。

; ; ; ;

我們先把肉放進皮裏,然後在把它包好…過了好久,我們包好了餛飩,然後放進鍋裏煮,餛飩燒熟了,壹股香氣讓我們聞了後直流口水,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餛飩心裏樂滋滋的。

; ; ; ;

下午,我們該回家了,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 ; ; ;

啊!這次的瀏河營地活動讓我們找到了自信,還讓我們體驗了自己獨立生活!

3. 寫壹篇太倉肉松的作文

太倉肉松

太倉肉松,太倉食品壹絕,中國食品壹絕。 太倉肉松,老少鹹宜鹹喜,聞名海內海外。

太倉肉松歷史久矣,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太倉昭忠祠旁即開設了倪鴻順肉松店。因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對肉松美味稱贊有加,故太倉肉松遂成為官禮物品,馳譽四方。1915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甲級獎,乃享譽壹百多年的著名特產。

太倉肉松廠是太倉實力雄厚、技術精湛、設備先進、信譽良好的中型國有企業。九十年代後,其產量已達到三百多噸,產品暢銷海內外,深受顧客歡迎與好評。因各地仿冒太倉肉松事件屢禁不止,太倉肉松廠於八十年代初即向中國工商局註冊了“太倉牌”肉松。因此,唯“太倉牌”乃太倉肉松之正宗產品。

目前,太倉牌肉松已成為肉松市場的名牌榮譽產品,為維護太倉牌肉松之信譽,保證消費者利益,太倉肉松廠嚴格把關,挑選優質太湖瘦肉型豬宰殺,佐料極其講究,且炒制工藝先進,采用全封閉式機械化生產,潔凈衛生。由於先進科技保證了太倉牌肉松食蛋白質的指標,保證了水與脂肪成份控制在合理的比例,因此大大延長了太倉牌肉松的保質期,成為同類產品中的王牌產品。

太倉牌肉松曾在92年、93年、94年三次蟬聯江蘇省著名商標;1984年、1988年連續被我國商業部評為優質食品;1988年又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全國優質保健產品金鶴杯;1999年被《人民日報市場報(江南市場版)》與江蘇省質量管理協會評為“用戶評價滿意商品金獎”;2000年被江蘇省質量管理協會用戶委員會評為“江蘇市場用戶滿意產品”。

太倉牌肉松以其過得硬質量贏得了肉松市場龍頭老大的地位,擁有了廣闊的銷售市場。太倉肉松廠已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建立了兩百多個銷售點,壹個全國性的銷售網絡已基本形成,並仍在不斷擴大著銷售輻射面,形成了壹種良性循環。太倉肉松廠南鄰上海,西接蘇州,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處於浦東開發開放後花園的中心位置,水陸空交通都極為便利,熱忱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客戶前來蒞臨指導,洽談業務。

太倉牌系列產品有香酥松、壽星松、兒童松,各種規格的聽裝、盒裝、代裝,太倉牌肉松名聞遐爾,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消費者親睞,在全國20多個省市有200多個銷售點,在上海、南京等地設有辦事處。

太倉自古至今以江南魚米之鄉著稱,特產尤以太倉肉松著名,太倉肉松是傳統特色食品中壹朵奇葩,歡迎品嘗。

4.

我的家在太倉,地屬蘇州,是個我很喜歡的小城鎮,很舒服說到特產,印象中有幾樣是不得不提的。

百年特產——太倉肉松據《太倉州誌》載:“肉松制法創於倪德,以豬、雞、魚、蝦肉為之。德死,其妻繼之,味絕佳,可久貯,遠近爭購,他人效之弗及也”。

倪德,字鴻順,原籍常熟支塘,精於菜肴烹制,清光緒十年(1884年)移居太倉。因其烹飪技術壹流,常被太倉大戶人家請去掌勺。

其拿手絕活壹是燒五香燜肉,甜而不膩,入口即化,故大受食客青睞。 相傳,有次太倉狀元陸增樣家宴請賓客,請倪德去主勺。

倪壹時分心,竟把五香燜肉燒過了頭。倪德見湯汁燒幹,肥瘦分離,不成塊狀。

因宴席急等上菜,倪德靈機壹動,索性將鍋中之肉剔骨去皮,再反復揉炒,這將錯就錯的壹試,竟創制出了壹種黃燦燦、毛茸茸、蓬松的全新食品。賓客因此菜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且風味獨特,皆追問菜名,倪德急中生智,脫口道:“此乃肉松”。

肉松自創制後,深受歡迎,食客不絕,倪德遂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在太倉昭忠祠旁開設了倪鴻順肉松店。後因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對肉松稱贊有加,太倉肉松成了官禮物品,馳譽四方。

此後,太倉肉松在國內獲各種金獎、金杯數十項,成為太倉著名土特產。 太倉肉松因其易消化,含膽固醇低,且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吃口酥松柔軟,綿而不膩,余香悠長,故老少皆宜。

不但成為酒宴上常規冷菜之壹,還成了旅遊、休閑之佳品。又因開發出了魚松、雞松、蝦松等多種品種。

且既有軟包裝,又有盒裝、罐裝,以及高檔禮品裝,因此太倉肉松已成為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四大名蒜之壹——太倉白蒜太倉白蒜與上海嘉定白蒜、山東蒼山白蒜、新疆白蒜齊名,並稱為我國四大白蒜。

太倉白蒜始種於清代。其特點是蒜頭肥碩結實,蒜瓣大而勻稱,色澤潔白,味道辛香,尤以辛辣濃重而成為白蒜之最。

太倉白蒜乃威尼斯蒜類,屬蒜中精品,含有適量的維生素C、磷質、鐵質和豐富的鈣質,以及糖和蛋白質,不但是家庭必備的調味品,還有多種醫療作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認為,白蒜可以促進腸胃分泌,有助消化,並且發汗利尿,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流行性感冒、乙型腦炎等癥。

出門在外,食之還能預防腹瀉。據科研部門研究發現,白蒜還具有防癌治癌的物功效。

提鮮極品——太倉糟油清代袁枚《隨園食譜》雲:“糟油出太倉,愈陳愈佳”。《太倉州誌》稱糟油“色味俱勝,他邑所無”。

漕油創制人為清乾隆年間的李梧江。他在太倉城內開設多家經營醬油業的作坊與鋪子,平素喜鉆研食品調料。

壹次他用酒槳配以各種香料入缸封藏,數月後,開缸啟封,發現這種液體調味品具有醬色、糟香、鮮美等特點,經自家與饋贈親友嘗試後,壹致反映味道極佳,於是李梧江再選擇香料搭配,用以改進,遂創制出了能解腥除異味,提鮮增香,開胃增食的新調味品——糟油。 據記載,糟油由老意誠秘方制造,每次投料後還滲入適當的糟油底子,即糟油腳。

有人謂糟油之奧妙,在於它的底子,此乃百余年來長期累積的精華,沒有它就沒有老意誠的糟油。 太倉糟油於1816年正式釀制發售,漸名傳四方,成為官禮。

因慈禧太後愛吃糟油,常派人來太倉采購,故太倉老意誠糟油店中曾掛有“進呈糟油”的金字招牌。 太倉糟油在1914年、1921年、1925年舉辦的江蘇省壹、二、三次地方物產展鑒會上,均獲獎章獎狀,1916年參加巴拿馬國際賽會曾獲超等獎和金質獎章壹枚。

百余年來,太倉漕油名聲日隆,暢銷海內外,深受美食家喜愛。——雙鳳爊雞太倉的雙鳳爊雞是當地著名的傳統食品。

此名菜出自具有1600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鎮雙鳳。從地方誌記載可知:相傳在晉鹹和六年(331年),僧人支道林因建寺掘地,得石龜兩座,後化為兩只鳳凰翩然而去而得名雙鳳,沿用至今。

雙鳳古鎮素以“俗尚儒風,人知禮儀”而著稱,明清時,園林廟宇眾多,文人墨客,常愛到雙鳳踏青觀光、雅集小酌。相傳明弘治年間,有“江南第壹風流才子”之稱的唐伯虎與大書法家祝枝山結伴來雙鳳拜訪當地名士芭蕉國主周榆庵,周為盡地主之誼,特命家人以祖傳秘方燒制的雙鳳爊雞待客。

唐伯虎與祝枝山都是有名的美食家,口味極刁,壹般食品很難得到他倆的贊譽,沒想到兩人品嘗雙鳳爊雞後,被其香嫩鮮酥的肉質、芳香撲鼻的鹵汁、不硬不爛的上口、不濃不淡的口味所征服,壹時食欲大振,贊不絕口。食罷,依然感到齒留余香,回味無窮,由於對雙鳳留下的印象太美好了,唐伯虎遂援筆賦詩,其中有“十景風光似建康,物產豐富名外揚”之句。

然而,作為江南食品壹絕的雙鳳爊雞500年來只是作為壹種小鎮名吃、傳統熟食,並未流傳出去,但所幸這種燒制爊雞的祖傳秘方、傳統工藝因代代相傳而賴以傳了下來。據當地老人回憶,早年的雙鳳大戶人家乃至普通農家幾乎家家有壹只多代相傳的爊鍋,每當入冬臘月,過年過節,則活殺自養之雞,放血去毛,洗凈內臟後,先煮至半熟,稍加冷卻後,再放入有老湯的爊鍋中,然後按秘方放入茴香、花椒等多種佐料,以文火燜煮,等揭鍋時,但見所爊之雞皮色鋥亮,豐腴肥實,香氣沁人,。

5. 我們太倉發生的事情有哪些要作文四百字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發生過許許多多令我難忘的事.其中有壹件事最使我難以忘懷. 記得在我讀三年級時的壹個晚上,老師布置了很多作業,令我非常郁悶.老師在布置有什麽作業時我的思想正在開小差,所以忽略了其中的壹份作業.那壹天的作業很快就被我做完了.這時的我非常高興,也覺的非常的累,於是就出門去逛逛.經過同學家時,我看見還有很多同學還在書桌上做作業.同學們的父母看到我這麽早就出來遊玩,他們都很驚訝我如何能這麽快就做完了作業.我很驕傲地擡起頭,對他們說:“我確實是做完作業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上學了.到了學校,組長叫我把作業拿出來,我聽他的話把所有的作業都拿了出來,組長叫我拿出最後壹件,我非常驚訝,不是只有四件嗎?組長神氣的說:“當然不是了,壹***有五件妳漏了壹件.”組長立馬跑去跟老師說.老師聽了非常生氣,馬上走了過來,叫我去窗扉邊把作業補完整.那時同學們都在笑我說:“哈哈哈哈,都是妳自己上課時開小差忘了作業,妳才會被老師責罰.哈哈哈哈~.”那時我就覺得我自己非常委屈.我想:這事不怪別人,都怪我自己,是我自己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講,才造成今天的錯誤.我走回座位,把作業補完以後給了老師檢查,老師檢查了後我下定決心,以後壹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不要像現在壹樣被老師責罰. 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後悔極了.它教育了我今後上課聽講要全神貫註,作業要壹絲不茍,學習要腳踏實地。

6. 太倉的古老風俗,與作文需要,拜托了

太倉自古為文化之鄉,人文薈萃,自具特色,積澱厚實,底蘊豐富,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婁東文化,為今天留下悠久而優秀的文化財富。

早在晉代,名士瞿硎等活動於境內傳布知識文化。在此前後,境內興建有多處古剎名塔,反映當時建築藝術和佛道文化水平。

雙鳳民歌等已經流行,之後民間舞蹈、高蹺、龍燈、滾燈等在鄉間流傳不衰。牛郎織女降生黃姑(今南郊鄉境)的神話傳說很早流傳,唐宋時建專祠祭祀。

元代,漕運開通,劉家港發展成為“天下第壹碼頭”。“漕運文化”的發展,推動與國內外文化交流,婁東文化進入快速發展期。

元代的橋梁建築獨具風格,至今保存著國內少有的元橋群。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在劉家港啟航停泊,溝通太倉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並留下碑文、實物、著作等歷史性重要文物。

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和優美動聽的江南絲竹源自太倉南碼頭壹帶。明清園林之盛,有“太倉園林甲東南”之譽。

太倉建州後學堂、書院盛極壹時,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張溥興社、王世貞興文,吳偉業興詩,陸世儀興學,“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興畫,使太倉文化得到全面發展,民間讀書成風。

現今,太倉的文化更具有開放性,多種特色文化豐富多彩,有全國橋牌之鄉、武術之鄉、龍獅之鄉、民樂之鄉等稱號,文學、舞蹈、戲曲、音樂、攝影、書法等文化藝術碩果累累。

7. 急

太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

地處北緯31°20′~31°45′、東經120°58′~121°20′。東瀕長江,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寶山區、嘉定區,西連昆山市,北接常熟市。

總面積為822.9平方公裏,水域面積285.9平方公裏,其中長江水域面積173.9平方公裏,陸地面積為537平方公裏。內陸土地面積為64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為3.66萬公頃。

太倉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全境地勢平坦,自東北向西南略呈傾斜。

東部為沿江平原,西部為低窪圩區。地面高程:東部3.5米~5.8米(基準:吳淞零點),西部2.4米~3.8米。

太倉港地處長江入海口南側,太倉市東部。口岸位於長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緯31°37′00"、東經121°14′00"。

口岸線38.8公裏,其中深水岸線25公裏,距吳淞口僅13海裏,是距長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區範圍內岸線基本平直且邊灘穩定,終年不凍不淤,深水區開闊、穩定,能滿足5萬噸級船舶回轉水域的要求,是長江下遊地區最佳港址之壹。

太倉有許多名勝古跡,像玉皇閣、南廣寺、海天禪寺、西蘆園、州 橋、樂蔭園、吳曉邦藝術館、天妃宮、南 園、憩 園、張溥故居、王錫爵故居、高仁歧油畫館、吳健雄墓園、港區碼頭、梅花草堂、鄭和紀念館、太倉博物館等,宋文治藝術館。太倉自古為文化之鄉,人文薈萃,自具特色,積澱厚實,底蘊豐富,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婁東文化,為今天留下悠久而優秀的文化財富。

早在晉代,名士瞿硎等活動於境內傳布知識文化。在此前後,境內興建有多處古剎名塔,反映當時建築藝術和佛道文化水平。

雙鳳民歌等已經流行,之後民間舞蹈、高蹺、龍燈、滾燈等在鄉間流傳不衰。牛郎織女降生黃姑(今南郊鄉境)的神話傳說很早流傳,唐宋時建專祠祭祀。

元代,漕運開通,劉家港發展成為“天下第壹碼頭”。“漕運文化”的發展,推動與國內外文化交流,婁東文化進入快速發展期。

元代的橋梁建築獨具風格,至今保存著國內少有的元橋群。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在劉家港啟航停泊,溝通太倉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並留下碑文、實物、著作等歷史性重要文物。

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和優美動聽的江南絲竹源自太倉壹帶。明清園林之盛,有“太倉園林甲東南”之譽。

太倉建州後學堂、書院盛極壹時,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張溥興社、王世貞興文,吳偉業興詩,陸世儀興學,“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興畫,使太倉文化得到全面發展,民間讀書成風。

現今,太倉的文化更具有開放性,多種特色文化豐富多彩,有全國橋牌之鄉、武術之鄉、龍獅之鄉、民樂之鄉等稱號,文學、舞蹈、戲曲、音樂、攝影、書法等文化藝術碩果累累。

8. 跪求壹篇關於“我身邊的太倉品牌”的作文 最好是2月份之前回答我

就寫太倉肉松好了,

人人都愛,不愛才怪,那就是太倉食品壹絕,品位柔軟、顏色金黃、味道鮮美、入口即化的太倉肉松!

太倉肉松,老少鹹宜鹹喜,聞名海內海外!在我們家鄉每家每戶的客廳都會放壹罐我們的家鄉的太倉。每年過節,大家都要互相送壹罐太倉肉松。大街小巷,太倉肉松讓妳走到哪看到哪、聞到哪。吃年夜飯時,第壹道菜就是太倉肉松。又香又鹹,但這種鹹可不是壹般的鹹,壹開始有點鹹,壹到後面,就會覺得甜滋滋的,美味極了!

其中讓我們最驕傲的就是:太倉肉松歷史悠久,清光數十二年(1886年)。1915年還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甲級將,乃享有壹百都年的著名特產了!壹提起太倉肉松的傳說,那可是神秘啊:相傳清朝同治年間,太倉有壹位大廚師,名叫倪德。壹天他在給陸狀元燒紅燒肉是,由於火苗過旺,肉被煮爛了,肥肉全都脫離了,他著急萬分,把菜燒成這樣,陸狀元還不把我趕走,最後他急中生智,想到了壹個辦法:把肉切成絲條,把剩下的已燒幹的肉加上進好的作料做炒肉。做完之後,他自己嘗了壹口,非常好吃,他為自己的發明非常高興。最後當他把紅燒肉端出來是,他的心怦怦直跳,可是當陸狀元吃上第壹口時,陸狀元竟然拍起手來叫好,並給這都菜取了個名字:肉松。倪德心裏的壹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後來太倉城裏富人來會,都請倪德去燒紅燒肉,久而之久,肉松就成為了大倉的特產!

大倉肉松就是那麽神秘,就是那麽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