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想取壹個不用解釋意義,聽眾都能產生好感的名字。食色性也在潛意識上下工夫效果最好,色不能沾,就定位到食上,這樣大家壹聽就流口水了。
皮克斯的英文名字聽起來就像披薩(中文不像哈)。另外老外壹提到中國的美食,餃子當然是中國獨壹無二的,所以我就把巧克力改成餃克力,這樣就有了中國風味,成了中西合璧。另外chocolate換成了jokelate,前面的joke是笑話, 玩笑的意思,這樣就貼合了我們作品的風格,玩世不恭,具有娛樂精神,還有重要的壹點食品中壹般來說,最好吃的都是對身體有害的,比如油炸、燒烤、多糖多鹽高熱量的食品;不好吃的壹般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比如粗茶淡飯、素的、沒口感的食品。但是巧克力是例外,它既有口感又對身體有好處(當然要適量食用)。所以我們“餃克力”就是要做這樣的食品。觀眾的高興是建立在創作者的痛苦之上的,我們要作踐自己來搏觀眾壹笑,要讓看過“餃克力”作品的觀眾嘴巴都變成“餃克力”標誌的形狀。
關於“打,打個大西瓜”:
像這麽高雅而又有文學氣息的壹個標題確實不是普通大眾所能理解的。此乃引經據典耳,據史書《鹿鼎記》最末壹場記載,星爺與大反派某某某決戰於東郊黃陵,大戰三百回合,震塌地面,驚現滿清入關時所藏寶藏,星爺所飾韋小寶與大反派某某某均是貪財之輩,拼死拼活乃為了壹個財字,於是乎,星爺有感而發:“還打,打個大西瓜啊!”
這部短片表面上是講反戰的,但這其實還不是最內核的思想。我之所以在片頭片尾還有海報上使用了蜘蛛網元素,其實是暗指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我們的父母長輩、親戚朋友、上司下屬、街坊鄰裏以及周邊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都和我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的壹切決定和行動無不受到這些聯系的影響,我們往往會身不由己,迷失在這些牽連之中,做出並不是自己願意的決定。有時候真的需要壹些感悟、頓悟、超脫,跳出塵網的束縛,沒有欲望、沒有喜好、沒有悲喜、沒有成見、沒有立場實現思想的裸奔,做壹做真正原始的自己。
但那又談何容易,短片畢竟是短片,無法再這16分鐘的長度中展現出超脫的兩難,只是給了壹個沒有選擇空間的封閉式結尾,這也是我最大的遺憾。
所以我這部短片畫面風格雖然比較西化,但內核是東方釋家思想。其實這個標題就是指發現了“真我”這個寶藏,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寶藏,得寶如此,夫復何求?(這段聽起來好像傳教的風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