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描寫人物衣著的詞語

描寫人物衣著的詞語

1.描寫人物衣服的詞語

珠圍翠繞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婦女妝飾華麗。也形容富貴人家隨侍的女子眾多。

珠光寶氣 珠、寶:指首飾;光、氣:指閃耀的光彩。形容婦女服飾華貴富麗,閃耀著珍寶的光色。

衣冠楚楚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 佛教語,比喻人沒有壹絲牽掛。後指人赤身裸體。

雍容華貴 形容態度文雅從容,莊重大方。

奇裝異服 比壹般人衣著式樣特異的服裝(多含貶義)。

輕裘緩帶 輕暖的皮袍,寬松的腰帶。形容從容閑適。

荊釵布裙 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紅男綠女 指穿著各種漂亮服裝的青年男女。

2.描寫人物服飾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1)高冠博帶 釋義 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

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出處 《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2)鳳冠霞帔 釋義 指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

也指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出處 《瀟湘雨》(元·楊顯之)第四折:“解下了這金花八寶鳳冠兒,解下了這雲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臺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

典故 姑娘在出嫁時何以能打扮得如此高貴,同皇上的“娘娘”並起並坐,享受這等至高無上的榮譽呢?這裏流傳著壹段動人的故事:金兀術南侵臨安(杭州),康王趙構不敵金兵而棄城南逃。過錢塘,跨曹娥,金兵仍窮追不舍。

康王於是經奉化直奔寧海而來。到西店境內的前金村時,忽見路邊有座破廟,廟前曬場的谷籮上坐著壹位村姑。

村姑見康王逃來,急中生智,叫康王藏到谷籮裏,自己仍若無其事地坐在谷籮上面。當金兵追到問姑娘是否有人路過這裏時,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壹指說,他們向南邊逃去了。

金兵信以為真,向南邊猛追而去。結果康王躲過了這場殺身之禍。

康王對這位村姑用巧計瞞過金兵,使他絕路逢生,萬分感激,當即向姑娘許諾,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她可以“娘娘”的名義,在出嫁時享受坐花轎、戴鳳冠、著霞帔的殊榮。不久,康王得救,重歸金殿。

他對昔日那位村姑許諾的“金口玉言”銘記在心,於是下旨賜封這位村姑為“娘娘”,在出嫁時可以真正享受鳳冠霞帔的特殊榮譽。同時還修建了那座破廟,並親筆題寫為“皇封廟”。

後來鄉村姑娘在出嫁時也都紛紛效仿,穿戴起鳳冠霞帔。這種風俗遍及浙江各地,這就是人們所美譽的“浙江女子盡封王”的故事。

此習俗流傳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後才逐漸廢止。(3)衣冠輻湊 釋義 輻湊:車輻湊集於轂上。

達官顯貴集聚壹處。出處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唐·楊炯):“金城北峙,玉關西候,山澤駢羅,衣冠輻湊。”

(4)衣冠雲集 釋義 達官顯貴們集聚在壹起。出處 《玉合記·還玉》(明·梅鼎祚):“丹墀下玉帛星聯,綺席上衣冠雲集。”

(5)衣冠楚楚(衣裳楚楚、衣冠濟楚) 釋義 衣帽穿戴得很整齊、漂亮。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6)衣冠濟濟 釋義 濟濟:莊重恭敬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莊重。

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郊廟歌辭·周朝饗樂章·忠順》(唐?張昭):“衣冠濟濟,鐘磬洋洋。

令儀克盛,嘉會有章。” (7)短褐不完 釋義 形容生活貧苦,衣衫破爛。

出處 《韓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飽者不務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8)怒發沖冠 釋義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

形容極端憤怒。出處 《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典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完璧歸趙) 趙惠文王得到壹塊稀世的璧玉。

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

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

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壹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15座城池。

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麽辦?” “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

兩方面比較壹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

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裏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

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

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裏,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

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壹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

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9)作嫁衣裳 釋義 指白白替別人操勞,自己卻壹無所得。

出處 唐?秦韜玉《貧女。

3.描寫人物衣著的四字詞語

衣錦夜行、衣繡晝行、穿金戴銀、珠光寶氣、雍容華貴、鶉衣百結、

布衣蔬食、粗服亂頭、峨冠博帶、錦衣玉食、衣不蔽體、馬革裹屍、美如冠玉、

蓬頭垢面、袍笏登場、被褐懷玉、被發纓冠、奇裝異服、輕裘肥馬、囚首垢面、弱不勝衣、珠圍翠繞、遍身羅綺、長衣短靠、輕裘緩帶、粗布短衣、綾羅綢緞、長衫馬褂、破帽遮顏

白衣公卿 白衣卿相 白衣秀士 褒衣博帶 褒衣危冠

布衣黔首 布衣蔬食 布衣韋帶 彩衣娛親 乘肥衣輕

鶉衣百結 粗衣淡飯 粗衣糲食 顛倒衣裳 短衣匹馬

惡衣惡食 惡衣糲食 菲食薄衣 褐衣不完 褐衣蔬食

解衣卸甲 錦衣玉食 糲食粗衣 綠衣黃裏 綠衣使者

靡衣偷食 鮮衣美食 宵衣旰食 腰金衣紫 衣被群生

衣缽相傳 衣不蔽體 衣不解帶 衣不完采 衣單食薄

衣冠楚楚 衣冠禽獸 衣冠梟獍 衣錦還鄉 衣錦榮歸

衣錦夜行 衣輕乘肥 衣衫藍縷 衣裳之會 衣香鬢影

衣繡晝行 赭衣塞路 朱衣點頭 朱衣使者 椎髻布衣

如果滿意望采納

4.描寫人物衣著的成語

花裏胡哨、衣冠楚楚、衣衫襤褸、華冠麗服、白日繡衣

壹、花裏胡哨

白話釋義: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

朝代:清

作者:吳敬梓

出處:《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壹同進到房裏,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裏胡哨的。”

翻譯:壹同進到房裏,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顏色鮮艷繁雜的

二、衣冠楚楚

白話釋義: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齊漂亮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處:《詩經·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翻譯:蜉蝣的翅膀又薄又亮,就像美麗的衣裳

三、衣衫襤褸

白話釋義:指衣服破舊,其布料破爛不堪

朝代:現代

作者:柳青

出處:《創業史》第壹部:“妳看吧,衣衫襤褸的饑民們凍得縮著肩膀

翻譯:妳看吧,衣服破舊的饑民們凍得縮著肩膀

四、華冠麗服

白話釋義:冠:帽子。形容衣著華麗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處:《紅樓夢》第三回: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

翻譯: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衣著華麗的人

五、白日繡衣

白話釋義:舊時比喻富貴後還鄉,向鄉親們誇耀。

朝代:漢

作者:應劭

出處:《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伐木血出以為怪者》:“白日繡衣,榮羨如此。”

翻譯:富貴後穿著錦衣回去故鄉,向鄉親們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