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的美食主要是淮揚菜和海鮮。這裏壹年四季都有著名的海鮮菜肴,讓人百吃不厭。幾英尺長的異國情調的佛手魚和銀旗魚可以品嘗壹次並記住壹生。東方對蝦和毛蝦可以清炒和煮湯,味道也很鮮美。梭子蟹滿滿的蟹黃,口感鮮嫩。
風鵝
古今美食千百種,風鵝也數花果山!風鵝是孫悟空故鄉花果山的特產,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它是由中國烹飪的鼻祖商朝宰相殷秘密制作的。選用江蘇省最大的天然無公害牧場沂河壇肉鵝為原料,經30多種促進人體健康的天然中草藥浸泡,結合現代高科技精制而成。是國內鵝行業第壹個綠色品牌,低脂肪、高蛋白、皮薄肉嫩、臘香可口。是新世紀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豆澱粉果凍
連雲港板浦涼粉何時開始制作無從考證。
來連雲港不嘗嘗涼粉真遺憾。不吃板浦涼粉更遺憾。它的形狀光滑而有彈性,入口嫩滑而不膩,在蘇北非常有名。連雲港人吃涼粉,更習慣在涼粉裏加醋,配上蒜泥和辣椒。味道不言而喻。
對蝦
蝦是連雲港的海鮮之壹。除了自然生長的海域外,贛榆、灌雲和李安運還利用沿海灘塗進行人工養殖。蝦體大殼薄,肉質潔白豐滿,食用價值高。每100克蝦肉含蛋白質2克以上,脂肪約0.7克,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用鹽水煮,它的外殼紅艷艷麗,吃起來肉嫩可口;油炸蝦色澤淡黃,潔白透明,松脆可口,是宴席中壹道亮麗的菜肴。
竇丹
在連雲港,有壹種昆蟲,俗稱豆丹,是連雲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之壹!豆丹是壹種優良的高蛋白食物,制成菜肴後非常美味,對治療胃寒疾病和營養不良有特殊療效。
無論是綠豆丹還是驚蟄豆丹,都要放兩片在嘴裏。妳的上下牙齒壹閉合,壹股清新的香味立即在妳的口腔中蔓延和上升,這使人感到心碎,並在妳的牙齒上產生唾液。閉上眼睛,人們似乎在膨脹,就像壹個充滿氣體的氯化氫球,慢慢升向天空,與白雲互動,與星星作伴,創造了壹個曾經爬到山頂的窺視,人們會看到,這給妳壹種小味道的感覺。
清水下坡
連雲港海邊有壹種形似螳螂蝦的軟體動物,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字,如皮皮蝦、傅貴蝦和縫盤蝦。港城的人都叫她婆婆蝦米。蝦婆婆又大又肉,壹般母蝦婆婆最好吃。識別女蝦女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脖子下面有壹個白色的正楷就可以了。蝦女的雌雄也可以看小腿,小腿頂部小而細,有些是雄性的。它們用鹽水煮熟,和姜醋壹起食用,與鹹蝦壹樣著名。
沙魚
沙光魚是連雲港市的特產,屬於蝦虎魚科,是壹種矛尾蝦虎魚,為海水和鹹淡水生產大型蝦虎魚。沙光魚是貪吃的,吃任何可以吞咽的東西,如小魚、蝦和沙蠶。
連雲港有句民間諺語,說明冬天是吃沙魚的黃金季節。據《食本草》記載,沙淡魚溫中益氣,主食壯陽,強筋骨,益血管。非常滋補營養。
吳韻茶
吳韻茶是連雲港的特產,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晉書·食貨誌》記載,成安四年三月,在海州(今連雲港)新開茶莊(1199)。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沈雲培、宋之璣等駐村士紳集資開發雲臺山,創辦樹藝公司,種植吳韻茶葉,所產茶葉榮獲南洋協會獎。近年來,吳韻茶葉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全市有近2000畝茶園,年產吳韻茶葉近100噸。
王叔有壹滴醋
王樹友滴醋的創始人王是王氏家族第壹代遷居徽州板浦的人。起初,他在家裏建立了壹個車間,用簡單的工具生產有限數量的老糖,後來他將其改為醋生產。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為方便經營,他將這家店命名為“書友”。由於王家制作的醋香甜醇厚,味道鮮美可口,每次只需幾滴就充滿了香味,因此被稱為滴醋。
贛榆煎餅
贛榆煎餅歷史悠久,壹直被視為城鄉居民的主食。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贛榆縣當地人就開始吃壹種叫贛榆煎餅的幹糧。由於它使用的原料廣泛,易於儲存並能充饑,因此受到贛榆人民的喜愛。
贛榆煎餅與山東和蘇北地區的煎餅屬於同壹種食物,但在制作工藝上有很大差異,主要集中在材料、烹飪時間、食用技巧等方面,形成了贛榆煎餅的獨特風格。例如,現在的贛榆煎餅是由小麥糊、面粉、大豆粉、玉米粉、紅薯粉等制成的。,它們作為原料混合在壹起,用手與煙草種子壹起緩慢播撒。煎餅金黃,堅韌而有嚼勁,因此也被南方人稱贊為搖頭餅。贛榆煎餅制作工藝精湛,吃法較多,其中最受當地人歡迎的做法是卷油條和涼粉(最好加上辣椒面和韭菜);蔥花蝦皮煎餅卷;煎餅卷魚幹等。
牡蠣燜豆腐
這是連雲港的傳統家常菜。牡蠣還含有維生素B12,具有激活造血功能。牡蠣中豐富的牛磺酸具有明顯的保肝利膽作用。牡蠣也是補鈣的好食物。牡蠣肉鹹、澀、微寒;肝經、心經、腎經;具有滋陰養血、滋養五臟、活血補肌的功效。
辣炒蛤蜊
連雲港人不叫他文蛤,卻叫他愛吃的蛤蜊。吃蛤蜊對肝臟有好處。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而蛋白質中含有的蛋氨酸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蛤蜊還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尤其是愛美的女人,絕對不會讓人吃了之後長額外的脂肪。
冷水母絲
連雲港的海蜇絲如果做不好,絕對不會腥味難聞。焯水後,浸泡在王樹友的醋中可以去除海蜇的腥味,使味道更脆更嫩。泡好的醋壹定要倒掉,涼了再換新的也沒用。
有關連雲港美食的更多信息,請訪問:/ask/ed 098 f 1615732276 . 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