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廣西龍脊梯田美食

廣西龍脊梯田美食

這是小宇的旅行日記,走走停停,和我壹起看廣西。

雖然它已經成為廣西的知名景點,但生活在龍脊梯田深處的村民的真實生活仍然讓我們感到驚訝。

在美麗的風景背後,我們看到了震撼人心的自然美學,人類智慧的結晶,以及世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艱苦生活。對於匆忙來到這裏的遊客來說,他們可能只看到了龍脊梯田美麗的壹面;但如果我們深入其中,真正用腳丈量這片土地,就會發現美麗的風景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悲傷...

龍脊梯田位於廣西桂林西北部龍勝自治縣境內,距桂林市區約80公裏,1 ~ 2小時車程。到堪稱“世界最高梯田”和“中國最美梯田之壹”的桂林旅遊,也吸引了許多遊客。

龍脊梯田面積較大,分為三個部分:金坑大寨姚宏梯田景區、平安莊梯田景區和龍脊古莊寨梯田景區。幾個景點之間有壹定的距離。對於我們這些自由行的人來說,我們選擇了金坑大寨姚宏梯田進行兩天壹夜的深度遊。

要參觀金坑大寨姚宏梯田,您可以選擇步行或乘坐索道上山,索道可以直接坐在金佛頂附近的3號觀景臺上。我們來玩的時候,大多數遊客都選擇坐索道,但像我們這樣選擇步行上山的遊客並不多。

事實上,很大壹部分原因是許多遊客來這裏只是為了壹日遊,然後他們匆忙上山打卡三個觀景臺並返回。我們打算在山上住壹晚,所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所以我們想到了爬山,來壹次真正的原生態徒步旅行。

後來,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相當明智,因為只有徒步上山,妳才能穿梭於原始的吊腳樓,感受美麗的梯田,看到紅瑤族的真實日常生活...妳的所見所聞是此行最大的收獲。

梯田,被譽為人類智慧的絕佳體現。在缺乏大規模耕地的山區和丘陵地區,人們沿著等高線建造階梯形或波浪形橫截面的農田,從而可以實現大規模種植。人類的農耕文明,就在這樣的方寸之間,支撐著骨架而延續了數千年。

龍脊梯田最早建於元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在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大山裏,人們修梯田、開墾種植,最初只是為了生存。他們的祖先可能想不到,數百年後,這片傾註了無數汗水的土地,因為流動而震撼的曲線,成為了壹道美麗的風景,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探索。

金坑大寨姚宏梯田有三個觀景臺。我們住在山頂1觀景臺附近,上山走走停停也不覺得很累。

在遊玩的兩天裏,三個觀景臺是妳必須打卡的地方,因為這是壹個絕佳的拍攝點。當梯田在我們眼前堆疊和伸展時,它們的線條是流動的,它們的規模是宏偉的。似乎只有通過揮舞我們的手臂和呼喊,我們才能表達當我們看到眼前美麗的風景時的震驚。

與壯麗景色相對應的,是我們登山時遇到的原生態風景。如果妳不親自去那裏,妳可能不知道當地的紅瑤人過著什麽樣的生活。

桂林龍勝自治縣的“姚宏”是瑤族的壹個支系。他們主要生活在龍勝縣龍脊鎮和泗水鄉周圍的山區,金坑大寨姚宏是他們的主要聚集區之壹。

紅瑤族因穿紅色衣服而得名。他們還有壹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紅瑤族婦女有留長發的傳統。龍脊梯田下的“中國長發第壹村”黃龍瑤寨,曾作為“長發最佳集體”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我們在梯田閑逛的兩天裏,遇到了幾位紅瑤族的老奶奶。問及年齡,幾位老奶奶都60多歲了,年紀大的80多歲了。然而,她們充滿活力,皮膚緊致,尤其是黑色長發,這讓我和我的朋友們羨慕兩位即將禿頂的女性。

與祖母聊天紅瑤族婦女壹直有留長發的傳統。在他們心目中,長發有“長盛不衰”的含義,象征著長壽和財富。壹般來說,女性從12歲或13歲開始長頭發,她們會在18歲時剪壹次頭發,然後直到生命的盡頭都不會再剪頭發。

紅瑤女子的頭發不僅長,還特別烏黑有光澤。我們遇到的老奶奶都沒有白發。我問老奶奶們護發的訣竅,她們都說經常用淘米水和山泉水洗頭。我想,大概這裏天然無汙染的自然環境也是養生秘訣之壹吧。

在和老奶奶們聊天時,我們也感受到了當地人生活的艱辛。與許多商業景區不同的是,龍脊梯田仍有大量原住民居住。有的料場在景點附近,當地老家會開農家樂客棧做生意補貼家用;如果寨子在遠離觀景臺的更偏遠的大山深處,妳只能攜帶自己的手工手工藝品,在遊客必經的地方碰碰運氣。

我們沿著小路走著,遇到的村民都很熱情淳樸。同時,我們也看到大多數留在山裏的人都是姚宏的老人。年輕人外出工作,而老年人則留在家裏看家護院。與熙熙攘攘的遊客相比,他們仍然過著簡單寧靜的生活。住在壹棟原始吊腳樓的房子裏,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幾只雞鴨和幾畝薄田可能是這個家庭最大的財產。

這裏仍有簡單的工作方式,特色美食竹筒飯是流傳數百年的傳統做法。大竹筒是竹筒雞,小竹筒是竹筒飯。包好後,放在竹筒裏放在爐子裏烤壹個小時,就可以吃了。對於遊客來說,它是壹種特殊的食物;對於在龍脊梯田長大的紅瑤人來說,這是祖祖輩輩的煙火味。

因為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龍脊梯田的各種旅遊設施逐漸完善。但與平原地區相比,由於地形等諸多限制,住宿、飲食等條件仍較為簡陋。

景區內的木質吊腳樓,即使妳住在條件較好的景區酒店,也會存在隔音差等問題。這大概就是龍脊梯田沒有完全商業化的原因吧!

也正是這種淳樸和簡單,讓我們看到了當地人原生態的真實生活。也許它並不美麗,但它是另壹種原始狀態。我們不知道在沒有自然條件的情況下,來到這裏的紅瑤人的第壹批祖先是如何面對這些高聳的山脈的。數百年來,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將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因此,紅瑤人保護這種自然,自然給他們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