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吃幹媽做的這道糖醋排骨,是在我最尷尬的少年時代。那壹年,我才二年級。因為媽媽和繼父因為瑣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坐在那裏吵得睡不著覺。我只是看著他們。誰知他們越吵越兇,然後繼父居然打了他媽。我不能看著我媽媽受傷。我沖到他們中間,把繼父推開。他搖搖晃晃,差點摔倒在地。誰知,就是這個舉動,惹怒了我繼父。他萬萬沒想到,平時乖巧膽小的我會反抗。繼父更加暴怒,睜大眼睛看著我,突然壹根木棍敲了過來:
“妳居然敢反抗?吃我的用我的。能滾就滾!”
我當時也很敏感,也很驕傲。我氣得只拿著書包,含著委屈的眼淚跑出了家門。
我不敢去見父親,怕第二天回不了學校。我父親住在離城市不到半天的地方。那時候還沒有電話方便,但是在這個城市,我沒有朋友,那個只認識我媽的同學現在是我的教母。
當我流著淚跑到我媽同學家的時候,看到她我只知道我不想回家。媽媽的同學趕緊問:“怎麽了?誰這樣欺負妳?”聽了她溫柔溫暖的話語,想到自己無家可歸的處境,我忍不住哭了。她把我抱在懷裏,等我平靜下來,她撫摸著我的頭發:“我把妳當成我的孩子,以後妳就是我的教女。呆在這兒,別亂跑,我給妳做點好吃的。”
於是我放下書包,和教母壹起去市場買菜。晚上幹媽給我做了壹桌好菜,其中最快的是滿滿壹盤糖醋排骨。剛上桌的時候,太拘謹,下不了筷子。“楞著幹什麽?妳不幫我甩掉他們,我就吃成大胖子!”幹媽還特意給我帶了些糖醋排骨。我看著幹媽溫柔的眼神,慢慢放松了。當第壹口糖醋排骨纏繞在舌頭上的時候,我瞬間愛上了它的味道,放松了緊張的心情。當我摸摸自己鼓鼓的肚子,發現自己的委屈已經減半了。
後來,我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雖然常年在外,但有機會回國壹定會去看望米歇爾·普拉蒂尼的幹媽。還有幹媽,肯定會做壹大桌子好吃的,包括這個我愛吃的糖醋排骨。
在這個早春想家的季節,我又想起了幹媽做的那盤糖醋排骨。我常常想,如果我沒有在青春那個貧窮曲折的年代吃過幹媽做的糖醋排骨,那那段記憶就徹底黯然失色,不想再去回憶了。對我來說,這道菜不僅僅是壹種食物,更是壹種被親人愛著、關心著、溫暖著的感覺。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壹種溫暖自信的力量,足以抵禦風風雨雨和險阻。
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幹媽給我做的不僅僅是美味的糖醋排骨,更讓我感受到了她濃濃的母愛。幹媽善良的心,從內心釋放出來的溫暖,足以讓這個傷心絕望的女孩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而這份溫暖也變成了壹顆種子,在壹個女孩的心裏生根發芽。長大後,因為幹媽的溫暖,我有了更多的愛和能力去溫暖和幫助別人。
每壹道美食的背後,都藏著壹顆溫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