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除了徽州毛豆腐外,安徽還有哪些傳統的美食?

除了徽州毛豆腐外,安徽還有哪些傳統的美食?

安徽的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風味",是中國八大菜系之壹。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賦予徽菜獨有的味道,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流傳於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遊區域,具有廣泛的影響,明清時期壹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

10: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江淮地區特色傳統名菜,鳳陽當地稱:“瓤豆腐”(瓤發第三聲,意內有餡料)。成菜色澤紅潤,餡料鹹鮮,豆腐球整體形味似櫻桃。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在鳳陽,壹日,朱元璋在鳳陽城內討得壹碗釀豆腐,吃後深感滋味極佳。以後,他便經常去這家飯店乞討釀豆腐。後來他穿上龍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將鳳陽城內那家黃家小飯店的廚師召進了皇宮,專門為他烹制“鳳陽釀豆腐”,成了他禦膳房的廚師。從此,這個菜身價百倍,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壹道名菜,壹直流傳至今。

9: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因其產地來安縣雷官集而得名,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自清朝同治年間問世後,以其精湛加工方式和傳統風味享譽大江南北。板鴨制作采用宰、鹵、晾、煮四道工序。壹般在秋末至春節前制作,加工技術要求較高。其產品外型美觀、皮色潔白,皮薄肉嫩、尾油豐富,食之肥而不膩,松嫩可口,鹹淡適中,味鮮醇香,誘人進食。骨脆味香,風味獨特,為臘味中之上品。

8:古河獅子頭

古河獅子頭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古河鎮的特色美食。相傳源於宮庭點心秘笈,由太監傳入古河鎮,後經師傅多次改進,經過近十道手工程序制作而成,得到現在香、酥、脆、透四大特點的可口食品。古河獅子頭食之香酥脆透,回味無窮,是老少皆宜,饋贈親朋好友的最佳點心,無牙齒老人均可食用。

7:萬佛湖砂鍋魚頭

萬佛湖砂鍋魚頭是六安市舒城縣的特色美食。萬佛湖魚頭,其魚頭是以地道的萬佛湖鱅魚頭為原料,加上純凈的湖水,配以獨特的佐料,以文火燉制而成。其味鮮美,口感獨特,鮮而不腥,肥而不膩,腴嫩汁濃,湯色乳白,高蛋白,低脂肪,且含有豐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屬真正的綠色食品。

6:蟹黃蝦盅

蟹黃蝦盅是巢湖之濱廚師用“蝦兵蟹將”(白米蝦,大閘蟹)創制的佳肴,流傳至今,成為巢湖名饌。菜品系潔白晶瑩的盅形蝦肉上托著黑色蟹腿和桔色蟹黃。色美、質嫩、蟹黃香濃膏肥, 味乃鮮中之珍。以姜末、醋佐食味更鮮。此菜須選用安徽巢湖特產的白米蝦,其蝦味美、鮮嫩、色白,熟後不紅,特別適用於制成菜色白的泥。加工時先挑沙線,放入盆中加清水用筷子攪拌半分鐘倒去渾水,換清水再攪拌半分鐘洗凈,撈出瀝幹水待用。

5:紅皮烤鴨

蕪湖的紅皮烤鴨皮脆肉嫩,酥而不膩,皮脆肉嫩。鴨子要挑放養的水鴨,不僅體型精瘦 常年“泡澡” 腥味少,這樣的鴨子做出烤鴨皮色好看,口感鮮嫩。鹵料的口感也要恰到好處,蕪湖人喜好甜、酸、鮮、鹹四種味道協調融合的口感,色澤紅艷,皮脆肉嫩,鹵料醇香。骨架可加入冬瓜之類的煮湯。

4:麻餅

在宋代合肥有壹種和銅錢壹般大,無餡實心“金錢餅”。春節期間,人們圖個吉利,把它散給拜年兒童。張得勝是合肥人,也是朱元璋的水師將領,當水師至裕溪口,派人到合肥定做壹種大“金錢餅”,以糖作餡,酥甜可味,水師們吃了家鄉特制的餅,士氣大振,戰勝了元軍,乘勝奪取了采石天險。朱元璋得知,特稱此餅為“得勝餅”。李鴻章官府主事,劉東山回合肥開雜貨店,店名叫劉東泰,把“得勝餅”改制為麻餅。

3:問政山筍

問政山筍是徽州山區傳統名菜。 竹筍是徽菜中的壹味山珍,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最為鮮嫩,但不夠香,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則彌補了不足,這道菜就稱為兩香問政山筍。將筍加火腿骨、鮮豬肉骨燒燜,中途加進香腸、香菇。成熟後去骨裝盤。菜品有紅(香腸)、褐(香菇)、奶黃(問政山筍)三種顏色。筍經燒燜則入味透、質脆嫩,有香腸、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黃山春季時令菜。

2:腌鮮鱖魚

腌鮮鱖,魚又稱屯溪臭桂魚。是徽州傳統風味名菜之壹,此菜香鮮透骨,魚肉酥爛,風味獨特。成名已有百多年歷史,每至重陽節桂魚上市,人們都以壹嘗此魚為快事。此菜雖聞起來讓很多人接受不了,但壹旦嘗試品嘗,絕對會愛上這個味道。

1: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也叫黴豆腐,徽州地區傳統名菜,是壹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制品。主要做法是將豆腐切成塊狀,進行發酵的過程,使之長出寸許白毛,然後用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而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在街頭遇到走街串巷的貨郎,壹頭挑幹柴,壹頭挑毛豆腐,澆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著油鍋邊吃邊聊,既鮮美可口,又獨具風味。久居外地的徽州人,壹說到毛豆腐,就會激起濃濃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