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說說妳記憶中的美食是怎樣的?

說說妳記憶中的美食是怎樣的?

香菇肉碎銀針粉

這麽壹碗簡單卻又百吃不膩的粉仔,小時候挨個小吃店都能吃的到,甚至是最普通不過的食物。後來這些小食店壹個個被大集團連鎖餐廳取代,我也曾經好長壹段時間忘記了這麽壹個普通的粉仔味道。直到出來工作的那會,偶遇壹家子開在橫行窄街的外賣店,突然看到這個名字,靈光壹閃,才發現原來已經好多年沒有在吃過了。而那次的那壹碗,吃的更多是回憶中的味道和逆流滿面的感動。

還有這麽壹個:雞蛋仔

吃的時候都得壹顆顆翻開來,其中壹面內部中空又脆口,另壹面則有點蛋糕及柔軟口感,金黃金黃全個散發蛋香。近年還流行起來各種口味,抹茶巧克力紅豆,但還是比不上原來那股清純的蛋氣那麽誘人~

再來最後壹個:媽媽的失敗作

哈哈哈,媽媽的佳作,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學會,記憶中的 美食 保存下來。那麽剩著的家的另壹個 美食 味道,大概是那種媽媽偶爾的失敗之作,而小時候作為兒女的我們還是不可抗拒,總是說不可浪費還是得吃的,否則可能接著來的就是壹耳光...

所幸這些記憶中的味道還壹直存在...

記憶中的 美食 有春天才做的青團,小時候壹到春天,奶奶就帶我去田裏挑艾草,回家煮,煮熟後糯米粉壹起揉,糯米粉是奶奶提前泡好的糯米磨成的粉,然後包上自己炒的鹹味的和豆沙餡,團子帶有艾草特殊的香味,軟軟糯糯

我是山東人,從小喜歡吃奶奶做的飯,我記憶中有許多 美食 長大後再也沒有吃到過,或者再吃也不是那個味道了。

1、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是我奶奶的拿手好菜。

《詩經》中載:豈食其魚,必河之鯉。

我們家不靠海,但是靠近黃河。

壹條黃河大鯉魚,兩側先切花刀,外面裹上芡糊,下油鍋裏炸至金黃。

這這道工序十分考驗火候,炸完的整條鯉魚首尾是翹起的,如同躍躍欲試想要跳龍門壹般。

然後澆上糖醋汁,糖和醋的比例是關鍵,成年後我按照菜譜再制作過許多次糖醋鯉魚,都不復當年奶奶做出的味道。

2、炸香蕉。

倒退個20年,那個時候濟南大街小巷都有賣炸香蕉的人。

壹根香蕉,外面裹上調好的面糊,放在油鍋裏炸至外面松脆裏面綿軟,再用竹簽壹串,蘸上番茄醬,壹元錢壹根,特別美味。

這個後來我也做過,總覺得跟少年時吃的比起來,缺少了什麽,也許記憶中的才是最美好的吧。

3、香椒牛肉。

香椒牛肉這道菜很神奇,它不屬於我們山東的菜肴,為什麽要把它拿出來說呢?因為在我童年的時候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20年前,川菜館開始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我家附近也開了壹家。

第壹次嘗試吃辣,就是在這家小菜館,香椒牛肉是我最喜歡的菜。

長大後再去川菜館,很難再點到香椒牛肉,好多川菜館老板都搖搖頭說這不是壹道川菜,他壹個四川人都沒有聽說過。

後來在網上查了壹下,香椒牛肉是重慶市開州區的壹道菜肴,它還有壹個名字叫“椒麻牛肉”,比香椒牛肉名氣要大得多。

這道菜我成年後再沒有吃到過,也沒有自己嘗試去做過,但它確實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是我接觸川菜和辣味最深刻的記憶。

記憶中媽媽做的剁椒荷包蛋是最經典的美味,那時家境貧寒,兄妹5人,吃個雞蛋就是很奢侈的生活啦。

但是媽媽做的剁椒荷包蛋永遠也吃不膩。

把雞蛋煎成兩面金黃,那時雞都是吃野外蟲子的,雞蛋黃是那種深黃色的,打到碗裏蛋黃都是整的。

蛋煎好後,趁著熱油把兩勺剁椒放入鍋裏,壹股濃郁的米酒香味撲鼻而來。

再加點水燜煮壹會兒,讓剁椒的濃香與荷包蛋的焦香充分融合。

最後灑上蔥花或者蒜苗,色彩立刻變得格外鮮艷。

壹道美味的菜肴就做好了。記得多煮點飯哦。

這種味道壹直都留在記憶深處!

觀爾悅目,食爾滿足。

那就只能說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就是羊肉燒條子那壹扣碗的羊肉條子,羊肉扒爛 肥而不膩鮮香可口美味極了現在那道記憶中的美味已經找不回來了

臘味

秋冬季在南方,總能看到有些人家的陽臺掛著壹排臘肉臘腸。是的,秋風起,吃臘味。每到秋風瑟瑟時,我也總能收到爸媽寄來的壹箱臘腸,那是我接下來半年的精神食糧。我喜歡各種臘味,雖然知道多吃無益,但是對於習慣於飲食寡淡的我,臘味是刺激食欲的調劑品。

在我心裏,對待各種香腸和臘腸,最高的禮遇就是用白水煮透或是蒸煮熟透,切成片配上白米飯。經過熱騰騰的白飯蒸汽沖擊,香腸裏肥肉的油脂會被激出來,讓鹹香的氣息浸透每壹粒飯粒,美極了。

空口吃香腸不配上飯,那真是浪費;混上其他材料做炒菜,也是浪費。香腸配白米飯,妳甚至舍不得將香腸吃快壹點兒,而是咬壹口香腸扒幾口飯,拿吃相就像是盯著胡蘿蔔的拉磨毛驢。

因為去年的壹場豬瘟,豬肉價高,又擔心市面上的臘腸用料不安全,今年沒吃上臘腸。此時寫著臘味,咽著口水,吃貨的本質暴露無遺。

我記憶中的 美食 ,就是爸爸的火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