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裏,其理想的生活大致可以總結為兩種。
壹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式的田園生活,是陶淵明鐘愛的歸隱,亦是現代人期望的理想生活狀態。
喧鬧繁華的生活,鋼筋水泥的建築,虛以委蛇的人情,總讓人生出歸隱之心。工作結束,抓緊時間享受假期,享受生活,甚至享受陽光。經濟在飛速變化,我們在消耗自身,當有壹天力不從心,田園生活便是最好的選擇。
在山間擇壹處房。清晨打開窗戶,迎接溫暖的陽光,傾聽第壹聲鳥鳴,與草木為伴,花鳥為鄰。山間荷鋤,亭中品茗,檐下聽雨,生活的樂趣不在於財富的積累,而在於心情的閑適。
二是大冰提出的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壹邊朝九晚五,壹邊浪跡天涯。?
大冰的書是暢銷書,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火爆,他提出的生活,在大學生群體中廣受追捧,可工作可遊玩,這樣的日子,何其瀟灑!
這兩種生活狀態,適合中年人,也適合青年人。歸根結底,想實現這樣的生活,總離不開財務自由。只要努力生活,閑雲閑雲野鶴般日子便措手可得。
努力工作,保證生活上物質豐足,精神上放松愜意。可是,在這充滿荊棘的人生路上有多少人會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呢?有多少人會走到壹半就成為逃兵?我覺得對生活的理想,莫過於有熱愛生活的理由。
有為“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奮鬥的信念。
我們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愛人陪在身邊。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要養他們老,這是壹代又壹代的責任。曾經他們在苦難的生活中艱辛地把我們拉扯大,現在不管我們有沒有能力,都要記住“養兒父母恩”,我們壹定要把父母安置得舒適。
當我們走到人生的另壹個階段,有了愛人和子女,更會燃起希望。生活中的高光和低谷,都是愛人陪我們風雨同舟,我們有什麽理由不為他(她)遮風擋雨,做他(她)的避風港?
我們曾做父母的子女,現在做子女的父母,身份的轉變,意味著責任的重大。當我們懂得了那份責任其實就是愛時,生命瞬間通透。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也了讓我愛的人快樂地成長,愛我的人優雅地老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在生活路上的每壹步都有意義。
有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品味生活的心情
行走在人生路上,不只是依靠雙腳向前走,還要用美麗的眼睛去辨別方向,用悠然的心情去品味生活。在趕路的同時,別忘了欣賞路上的美景,緩解壹路急行的辛苦。
事情具有兩面性,生活也壹樣,在這混沌的世界裏,會發現生活的不堪,有些事情發生後會讓我們氣得直跳腳;也會發現生活的美好,甚至被生活中的小細節感動的涕淚橫流。如何去辨別生活的美好和醜陋?那就需要在錯綜復雜的世界裏練就壹副火眼金睛。
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會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更會有走下去的心情。
靜靜地看壹朵花的開放,細細地品壹杯茶的余味,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是那樣美好,不知不覺地把腳步慢下來,看花看雲看風景。眼中發現美,心中有了情,看世界將會變成另壹個模樣。
認真地度過每壹天,安心地走好每壹步,認認真真地對待每分每秒,這樣的生活才能回報給我們馨香,才值得我們回味。
有實現自身價值的動力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人虛偽就有人真誠,有人善良就有人狡詐,人有多面,事有對錯,我們有正確的方向,有奮鬥的信念,余下的交給風馳電掣的行動力。
這個動力壹定要基於自身價值上,因為每個人對活著的態度不同。有的人在渾渾噩噩地過活,有的人斤斤計較的應對,有的人雁過拔毛的吝嗇……各種各樣的人性在生活中表露無遺。
怎樣生活並沒有統壹的標準,但所有生活狀態的核心壹定和自身價值有關。
讓自己活得極致,活得更有價值,是認真生活的態度。對人真誠,對事認真,在工作中找到位置,在生活中熱心助人,像壹枚花火燃出最美麗的燦爛,照亮身邊。
人身難得,人世難行,做到不白活壹回,就是我們實現自身價值得唯壹標準。
我喜歡看朋友圈,是源於壹位素昧平生的朋友。有了解她的人告訴我,她是壹名癌癥患者,經過治療身體已經好轉。她喜歡手作,會烤蛋糕,會做美食,每天早上她定時發朋友圈,曬出剛剛做好的早餐,圖片溫馨,看著就是生活靜好的模樣。她喜歡花花草草,曬圖時都是大片的植物和多肉,隨手壹拍,光與影的結合便成了壹幀最美的印象。
熱愛生活,才能歲月靜好,任何借口都不是我們偷懶或放棄的理由。心中有目標,去行動,才能實現美好的生活。
生活的狀態是自己改變的,看過生活的美好,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熱愛並努力生活呢?
22年度寫作營第89篇(主題文) 1844字 累計1419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