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美食
提起我最喜歡的美食,我想起了關於這種美食的壹則謎語:“河裏壹群鵝,漂的漂,落的落。”這是什麽呢?
其實,這種美食也並不特別,只不過,平常時間,我們都很少能夠品嘗,可是壹到春節,尤其是大年初壹,每家每戶可都是少不了的呢!
它就是湯圓。
我愛吃湯圓,也愛看它漂在水中的樣子。記得有壹次,媽媽給我做湯圓,只見媽媽先把糯米面倒進盆裏,用開水調和後,把它揉成壹個面團,然後每壹次從面團上抓起壹小團面,在手裏圓成壹個窩窩頭的樣子,然後往中間放糖,再把它們圓成壹個乒乓球大小的形狀,待鍋裏的水開了之後,就全部放下去。媽媽蓋上蓋子,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長的等待了。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開蓋子看著,只見那壹個個白色的小球擺放在水底,不壹會兒,卻有幾個先漂了上來,接著又是幾個,漸漸的,便漂的漂,落的落了,煞是可愛。
不知不覺,媽媽用沾滿了面粉的手點了壹下我的鼻子。原來,看著鍋裏的湯圓,我早已經“垂涎三尺”了。於是,媽媽找來碗筷,從鍋裏挑揀起幾個漂著的湯圓,湯圓上冒著熱氣,可我顧不了那麽多了,趕緊用筷子夾開壹個只往嘴裏塞,燙是燙,可那軟綿綿,香甜甜的感覺實在是好極了。我不由得對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媽媽告訴我,湯圓還可以包許多種餡,有的把蔬菜包在湯圓芯裏,說是可以防止上火,有的喜歡吃甜的,就往湯圓芯裏放些紅糖末。至於大家喜歡在新年裏吃湯圓,媽媽說,湯圓象征著幸福團圓,它的名字更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範紅緣
我喜歡的壹種美食
油糕和稀豆粉算是我們家鄉的傳統小吃了,金黃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在小城的街頭巷尾經久不衰。
油糕以洋芋為主要材料,昭通洋芋大多產自高寒山區,如小龍洞、靖安、西梁山等。昭通的油糕也就以這些洋芋為原料了。
首先,把洋芋去皮後煮熟,再把它們切碎,然後在任意壹個街頭支起壹口大鍋,往裏面倒些油。炸油糕時,先將準備好的洋芋舀進壹個勺子,再往準備好的米漿裏壹涮,往滾燙的油鍋裏壹放——“嗞嗞嗞……”,油糕就誕生了。炸好後的油糕色澤金黃,外殼香酥爽脆,裏層軟綿綿的,散發著洋芋特有的芳香。
稀豆粉則選用優質的豌豆,磨成細面後,加入生姜、花椒等作料,放在火上熬制而成。熬好後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遠隔數裏皆能聞到它隨風飄散的清香。把稀豆粉盛入碗中,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面、鹽巴、味精等等,這時的稀豆粉就呈現出了蔥綠、椒紅、鹽白的色彩,讓人壹看就垂涎欲滴。喝壹口,咂咂嘴,那味道就直往妳心底鉆了。這壹美味不僅養眼,還養胃,人們還說,經常和稀豆粉還能祛斑養顏呢。
將炸好的油糕放進稀豆粉裏,油糕浸入稀豆粉時發出的“嗞嗞”聲響,就如同美妙的音樂,讓人食欲大增。香脆的油糕和著稀豆粉,就成了昭通的壹道美味!
這就是昭通的傳統小吃,如果妳來昭通,壹定記得要好好品嘗喲!
王娜
親 情 魚
我經常學著媽媽的樣子炒菜,因為媽媽炒的菜經常逗得我們垂涎欲滴。
今天是母親節,為了讓媽媽高高興興過個節,我決定燒壹個媽媽最喜愛的菜——紅燒魚!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做菜了,只見我麻利地把鍋放在火爐上,再倒壹些油,“嗞嗞嗞……”,大約鍋了半分鐘,油鍋裏冒出了壹股股熱氣,我便把早已準備好的魚慢慢放入鍋中,隨著壹陣油炸聲,我將油鍋裏的魚左右側動,過了又壹陣子,我猛地壹鏟,將魚翻了個身,又是壹陣“嗞嗞嗞……”的聲音,魚痛快地在鍋裏炸著。
沒過多大壹會兒,在魚快炸透時,我迅速地放進了酒、醋、醬油、辣椒等作料,再蓋上鍋燜煮。這下子就只等著“紅燒魚”出鍋了。
媽媽回來了,壹進門就被我紅燒魚的味道籠罩了,媽媽壹邊贊不絕口,壹邊打趣到:“我的孝順兒子又做了什麽好菜?”
等到爸爸回來,我們壹家人就開始圍著餐桌細細品嘗我精心準備的每壹道菜了,當然,主要還是紅燒魚了。我們輕輕地夾起壹片香酥的魚片,魚片色澤鮮艷,外黃裏白,再配上各種作料,壹看就是壹盤視覺大餐,媽媽禁不住誇到:“真不愧是名師出高徒呀!”爸爸也說:“不錯不錯,剛進嘴時壹股魚香味可以讓妳忘記壹天的疲勞,嚼壹嚼頓時滿口余香,妳的湯汁裏更融入了兒子對母親濃濃的親情,啊,紅燒魚,妳真偉大!”
於是,我給紅燒魚另取了壹個好聽的名字——“親情魚”!
鄧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