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麻通的種類

麻通的種類

小董麻通

小董麻通是欽州市欽北區小董出產的地方著名小食品。小董麻通用香糯粉加紅肉芋粉為主料,配入白糖,搓成小粒,置於油鍋中炸成直徑三四厘米、長達10~12厘米、中間發泡而不空的小圓柱,再裹以薄糖,周身滾貼炒香的芝麻即成。因用芝麻包裹,內如通草而得名麻通。小董麻通具有輕、香、甜、酥、脆俱全的特點,大而不重,甜而不膩,酥脆爽口,食後余香滿口,令人回味。1981年在廣西糕點制作工藝評比會上,小董麻通首摘桂冠,其後獲獎連連,成為春節期間和平常品茶最受人歡迎的食品之壹。

小董麻通分為黑麻通和白麻通兩種,黑麻通用黑芝麻制作,白麻通則用白芝麻或退殼的黑芝麻制作,其中以白芝麻制作的麻通最佳。

贛州麻通

贛州麻通又稱麻棗,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的主要原料為上等糯米、白糖、芝麻、茶油、飴糖。其制作過程有磨粉、制坯、幹燥、油炸、熬糖、沾麻、檢驗、包裝等幾道工序。

質量好的麻通,油炸時有發頭,全體肥大,皮薄如紙,內空似瓜瓤,腹中為白絲。吃起來,“落口溶”無渣,香酥可口,是人們歡度春節之佳品,同時也可饋贈親友。該產品於1984年獲江西省米制品評比壹等獎。

吳川麻通

吳川麻通是吳川糖果生產中的獨特名優產品,該產品系用大糯米、水芋頭、白糖、芝麻等原料,經過特殊的處理方法和制作技術做成半成品,曬幹後隨時備用。再加工制作時,將此半成品先後投進分別用文武火煮成不同溫度的兩個油鍋中去炸,炸至膨脹適度,取出淋上白糖膠,灑上芝麻即成。成品粗如甘蔗,長7~8公分,中空充滿泡沫,入口松脆香甜,是糖果中佳品。麻通的制作,在吳川已有壹百多年歷史,但其制作技術長期秘傳,直至60年代才公開。

吳川獨有的風味小食麻通形似香蕉,色澤金黃,入口酥脆,咀嚼無渣,香甜可口,是吳川傳統的名牌小食,在清朝已有制作。麻通是梅錄頭老人陳華堂的祖傳絕藝,只有陳氏壹家懂得制作。制作麻通要精選香膠糯米,用人工搗成粉,再經炊、曬、火局、炸等工序,前後歷時十五日才能制成。由於選料難、工序多、制作復雜、利潤薄,陳家停止制作麻通已有幾十年。後來有關部門的熱心動員下,陳家決定重操舊業,讓麻通這壹吳川風味小食重出江湖,並在吳川市第三屆美食節上呈獻出來,讓廣大市民品嘗到風味獨特的吳川傳統小食。在美食節上麻通的美味受到廣泛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