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永昌民俗小練筆

永昌民俗小練筆

永昌的風俗習慣

永昌縣農歷“四月八”廟會簡介

來源:永昌縣人民政府網

位於縣城北郊的“敕建金川大寺”(後在此基礎上擴建為北海子公園),是永昌縣的“八景之壹”,也是農歷“四月八”廟會的主要場所。每逢農歷四月八日,北海子公園內遊人如織,商賈雲集,盛況空前,十裏八鄉的農民群眾幾乎全家出動,前來“趕會”,趕會人數多達10多萬。農歷“四月八”廟會,相傳始於唐代天寶年間的金川大寺浴佛會,至今已由1000多年的歷史,是永昌留傳至今的最古老的傳統廟會。據《永昌縣誌》記載:“城北二裏許,曰金川寺,唐時敕建。僧惠妙不時募資修建,前後鑿池引水,種松柏諸樹,蔚然深秀”。又載:“四月八,金川大寺浴佛,四鄉仕民多興佛事”。到明、清時期,北海子寺觀不斷得到增修,魁星閣、佛塔、太清宮、轉輪寺、酒仙閣、雷臺、藥王洞、火神洞、五佛寺等廟宇“鱗次相接,其地周延五六裏,高下布置,據壹邑之勝。聲聞甘(張掖)、涼(武威)、肅(酒泉)諸州”。每當四月八浴佛會,從這天清早開始,佛家弟子奏著各種法器,撐著旗幡、羅傘、擡出寺藏的長卷佛像,在春日的陽光中浴曬。人們從四鄉聚集到這裏,觀看浴佛盛況,頂禮膜拜,祈禱佛祖保佑,健康吉祥,風調雨順。整個浴佛活動場面宏大,氣勢空前。到後來,當地壹些精明的商人看準這壹有利時機,在金川大寺周圍,擺攤設點,從事小商品零售買賣,收獲頗豐。到了20世紀後期,隨著改革開放和經 濟的不斷發展,旅遊業的興起,四月八,已成為永昌縣規模空前的大型商貿交流會。每年從農歷四月初開始,縣內外商客和壹些文化娛樂團體雲集與此,進行商品交易、經貿洽談和文藝演出活動,會期也延長至10日左右。期間,寺廟的佛事活動仍在正常進行,但已不是“廟會”主要內容。

地方風味美食

羊羔肉墊卷子:具有悠久的歷史,選擇乳奶而還未曾食草的羔子宰殺,經過獨特的烹任。其講究用料,嚴格配方,精良工藝。味美,肥而不膩,是永昌最具有風味的美食。

鱒魚:為永昌培育的名貴魚種。分金鱒和虹鱒。其魚肉質細嫩,口感滑潤,甜、酸、熱、涼俱佳,是宴客的上品美味。

長壽面(灰面):為傳統的手工長面,用天然蓬灰和食鹽餳搟捏成,長可達丈余,細如粉絲,食用佐以色拉,味美精爽,口感厚長。

永昌水餃:為永昌地方小吃,以洋芋和精選羊肉為主,皮薄餡多,香味淳厚,營養豐富,食而不膩,老少鹹宜。

灰香豆:選擇優良黑豆,佐以蓬灰煮煎,溫涼後調入食糖,味色俱佳,食之清熱涼血,是解暑消渴的風味小吃。

香豆蔔拉子:采擇香豆、艾葉、榆錢等天然植物花葉,摻以優質面粉蒸制而成。色、香、味俱佳,為永昌傳統的地方美食。

胡蘿蔔:胡蘿蔔為永昌特產。色澤鮮艷,味甜汁多,營養豐富,生、熟可食,很受消費者的喜愛,宴客、饋贈均為上品。

皇參:生長於山野的植物根莖。味甜色黃。據傳,隋煬帝西巡到驪靬村,地方士民貢獻,煬帝食後大加稱贊,隨之鄉人稱其皇參,傳至今日。生、熟甜蜜都可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