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情況下,孩子同樣可能出現便秘的情況,表現出來也是積食內熱,比如舌苔變厚、睡覺翻來覆去、有口氣,那麽我們可以分為初期和中期兩種,都未發展到長期便秘,或者引發疾病階段。
初期:鮮筍拌芹菜 材料:鮮竹筍、芹菜各10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做法:竹筍洗凈,煮熟,切片;芹菜擇洗幹凈,切段,焯水。趁著溫熱將竹筍與芹菜混合,加入香油、鹽、味精拌勻即可。功效:瀉熱導滯、潤腸通便,適用於實秘,適合初期輕微便秘。禁忌:對竹筍過敏、身上正在長各種紅疹、便秘伴隨著其他疾病的孩子勿食。初期:白蘿蔔豆腐蔬菜湯材料:白蘿蔔半根、豆腐壹塊、大白菜適量。做法:將白蘿蔔切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轉中火煮,待快煮熟後,加入大白菜碎片再煮下,然後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功效:白蘿蔔可以健脾消食行氣,大白菜可養胃生津清熱,如果孩子舌苔偏黃、舌質偏紅壹般是有內熱,豆腐可以選擇用嫩豆腐,清熱效果更強。 中期:消滯三寶 原料:焦山楂、炒麥芽、炒萊菔子各6~10g做法:先將所有原料放入適量的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 大火燒開轉小火煮15分鐘,待溫度適宜後,即可飲用。功效:消積化食,通便行氣,適合中期稍微有點嚴重的便秘。 中期便秘:雞內金粥 原料:幹雞內金6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做法:1、先將生雞內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末,備用。2、或者我們在中藥房裏買炒雞內金,讓工作人員研為細末。3、大米洗凈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雞內金末和白糖,再煮壹沸,粥稠停火,待溫服食。功效:健胃消食和胃。
腸道津液不足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常見有兩種情況。第壹種:孩子患熱病後,熱邪最容易耗傷津液,腸道津液不足,失於濡養,導致大便幹結難解,形成便秘。第二種:孩子吃多了燥熱食物、或者辛辣 *** 的食物,傷到體內津液,出現腸道津液不足,大便幹結。腸道不足癥狀:大便幹結、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舌質紅舌苔黃、口幹舌燥等。 美食: 核桃粥 做法:百合10克、玉竹10克、核桃仁10克、大米30克。將百合、玉竹、核桃仁洗凈加水熬煮成粥。功效:養陰潤燥,潤肺補腎。 美食:松子仁粥 原料:大米100克,松子仁20克,冰糖適量做法:將松子仁、粳米分別去雜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加入冰糖,改為小火煮約30分鐘,成粥即可出鍋。功效:松子仁可養陰、潤肺、滑腸,與補中益氣的粳米***煮成粥,調以冰糖,有補中益氣、養陰等潤腸的功效。 氣血虛弱型 小兒臟腑嬌嫩,如先天票賦不足,氣血不足,也可能出現便秘,壹般時間比較久。癥狀:小兒雖然有便意,大便亦不幹結,但大便艱難,要非常用力拉,面色蒼白無光澤,神疲乏力,舌淡紅,舌苔薄白。 健脾補氣湯 原料:太子參、淮山各6g,白術9g,做法:先將原材料浸泡30分鐘,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分鐘。功效:太子參、白術可健脾益氣,淮山益氣補脾陰,三者***用可健脾助運、氣陰同補。還可在湯中加少許瘦肉以改善口感。如果用鮮淮山,用量可稍大,可壹並食用。 陰寒積滯型 有壹種便秘,不常見也容易被大家忽略,是因為腸道寒涼引發的,為什麽腸道寒涼會便秘呢?因為陽虛不足,陰寒之氣過盛,導致腸道傳送無力,所以大便排出也容易艱難。這種癥狀,我們會觀察到孩子手腳比較冰冷、舌苔白舌質淡、怕冷、容易嘔吐等明顯寒像。 食療:核桃炒韭菜 原料:韭菜200克、核桃仁20克做法:鍋中放油,倒入核桃仁稍煸炒,再倒入韭菜,翻炒後,放入鹽,待韭菜熟了即可。功效:韭菜不僅僅可以溫中行氣,還可潤腸通便,核桃仁可以補腎潤腸,兩者組合可增強溫中潤腸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