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達芬奇是素食主義者嗎

達芬奇是素食主義者嗎

壹生開掛的達芬奇的確是吃素的

授權轉自 飯本

(ID:imricebook)

從37歲左右開始,到67歲去世那年,達·芬奇壹直是筆記狂人,又寫又畫。但他所有的筆記都是“鏡像書寫”——不僅整行都反常規地從右到左書寫,就連每個字母都是反的(比如‘d’會寫成‘b’)。要知道會這樣寫東西的人,是強烈地想要保守壹些秘密的,不只是書寫內容上的密碼特征,還想保證其個人思考方法上的私密性。

註意其中的反寫字母

達?芬奇手稿裏的反寫字母表

當然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全才。所以在他神秘的筆記中發現有關美食的筆記,也不能感到奇怪了。除了達·芬奇自己的評論之外,這些對食物的看法還還深受最早的明星主廚之壹普拉蒂納(Bartolomeo Platina)的影響。普拉蒂納推崇的簡單且偏素食的飲食理念,對達·芬奇影響頗深。

普拉蒂納不僅是壹名美食家,還是梵蒂岡第壹任圖書管理員。圖為西斯廷教皇四世正委任他這壹職務。

作為壹個不太知名的素食主義者,他曾在筆記中寫道:“難道自然沒有為妳提供足以讓妳滿意的簡單食物(即素食)嗎?那如果妳對此還不滿足,妳就不能……通過將這些簡單的食物混合起來做出各種各樣無限的美味嗎?”

弗洛伊德認為,達·芬奇壹直處於憐憫和攻擊性的矛盾之間。他的 素食主義信念是性格中“憐憫”那面的壹個表現,因為他不喜歡那些對他而言殘忍地對待動物的行為;而他 富於“攻擊性”的壹面則提現在他設計軍事武器的實踐上,以及他潛意識裏存在的施虐狂傾向——他曾陪伴罪犯去接受死刑,以畫下人臨死的表情。

達?芬奇筆下的動物

不過, 達·芬奇是晚年才開始吃素的。因為他早年設計過各種和肉有關的器具:自動轉動肉叉的烤肉架、“將鹹肉、豬舌和香腸慢慢熏至風味絕佳”的熏肉爐等。

他在筆記中唯壹提到過的肉是牛肉和良級牛肉(bon bove),但他同時加上了普拉蒂納的觀點,說它們對人類的胃而言“太硬了”,所提供的營養也“使人惡心和憂郁”,會招致濕疹等皮膚病。可見他真的不太喜歡肉。

但 吃素對當時的達·芬奇來說,是很危險的。要知道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是天主教的正統思想。既然上帝賦予了人類高於其他動物的身份和統治它們的權力,放棄食用動物就是對上帝的褻瀆。 教會把素食主義者稱作“魔鬼的宴席”,甚至會將他們以異端罪名燒死在火刑柱上。但達·芬奇逃過了這壹劫。

達·芬奇把世界萬物的運轉歸功於大自然,並形成了壹套自己的宗教哲學,相較於永無止息地向上帝祝禱,他更依賴於對生命的尊重。他的素食主義信仰,就源於這種哲學觀念。

達?芬奇筆下的植物

1482年,30歲的達·芬奇離開佛羅倫薩來到米蘭,開始在斯弗查的宮廷裏創作著名的《最後的晚餐》。

Romeno Gazzera, 最後的晚餐,1930

Andy Warhol,最後的晚餐,1986

但其實當時他身兼數職,又要畫畫,又要演奏音樂,又要設計軍用機器和防禦體系,還要改造公爵的城堡……而關於廚房的設計,達·芬奇自然有自己的理念:

供仆役居住的大間應遠離廚房,以免主人聽到他們嘈雜的聲音。廚房裏應該有地方可以很方便地清洗器皿,這樣仆人們將它們在房間裏搬來搬去的情形將不再出現……

為了更加便利,食品貯藏室、貯柴間、廚房、雞舍和仆役室應當相互比鄰。同時花園、馬廄以及廢料堆也應該緊挨著……

從廚房傳菜出來可以通過寬大低矮的窗戶或者采用帶轉軸的桌子……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廚房

這些想法是不是領先了現代廚房好幾個世紀?! 作為壹名傑出的發明家,他也想解放廚房裏的廚師們。他設計了好些輔助烹飪的機器,其中壹種便是歷史記載上第壹臺空氣螺桿壓縮機——即壹臺自動轉動肉叉的烤肉架。他利用煙道裏上升的熱空氣帶動渦輪機的葉片轉動,使爐火上裝著傳動裝置的烤叉隨之轉動,而烤肉轉動的速度又可以通過爐火大小來控制。

這臺半自動轉叉機後來還演變為歷史上第壹臺實用的戶外烤架組合。其底部放上木柴,頂端開壹個通風口(也是添柴口),就成了和現在我們用的BBQ烤架差不多的東西。

達?芬奇設計的打蛋器

達·芬奇還曾為美食做過的壹個貢獻是,他設計過壹個讓波河通航的水閘。 正是這個水閘,讓米蘭人可以親眼看壹船船豐盛的奶油、黃油、蜂蜜和蔬菜水果什麽的運人自己的家鄉。

達?芬奇對水閘的思考

16世紀早期,佛羅倫薩的雕塑家魯斯蒂奇(Giovan Grancesco Rustici)成立了壹個名叫 “大鍋飯同盟(The Company of the Cauldron)”的組織,呼朋喚友,宴飲歡歌。有美食史學家把這壹組織界定為 自羅馬時代以來的第壹個烹飪學會。

魯斯蒂奇的1506年雕塑作品《聖約翰的布道》

1508年,達·芬奇重回故鄉後,住進了當時魯斯蒂奇也同時居住的庇護人馬特利(Piero di Braccio Martelli)家中。所以 毫無疑問他也參加了“大鍋飯同盟”的聚會。他被人描述為“樂於欣賞筵席間的各種消化”。而且據說,當時達·芬奇還養了包括壹只鷹、壹只烏鴉、壹頭像狗壹般馴服的豪豬和蛇在內的動物,成為了“第壹位養了許多動物的藝術家”。

不知道是不是馬特利城堡周圍的風景

而這個大鍋飯組織是如此的富有想象力,難怪達·芬奇在馬特利城堡內住得自由又輕松:

“……為了體現同盟名字的主題,魯斯蒂奇將壹口大缸運進房間,並用鐵鉤鉤住它巨大的柄,將它掛在天花板上。他同時將房間重新粉刷並掛上窗簾以制造’身在大鍋’中的效果……大缸內安置著座椅,中間擺著壹張餐桌。天花板上掛在壹組大吊燈,照亮了大缸內部……”

同盟會員們壹走進房間看到大缸後,當然是瘋狂大笑,然後鼓掌。在他們全部就坐後:

“桌面打開了,壹棵枝葉繁茂的樹升了起來,樹上巧妙地安放著為客人們準備的主菜中的兩道。來賓們用完第壹道菜後,那棵樹便隱了下去;再出現時,上面又放上新的菜肴了……”

在米蘭的宮廷裏,達·芬奇曾寫出壹些和食物有關的謎語,可能是為了娛樂,但也是達·芬奇對當時人們對待食物的態度的諷刺。 這些預言壹般的“笑談”,映射出自然社會的部分殘酷現狀以及其自身的憐憫:

許多人會不停地鞭打他們的母親,直至皮開肉綻,表皮上翻。——謎底:耕地的農民

被無情的風刮過後,許多稚嫩的小孩被從母親的臂膀裏強行帶走,被扔在地上,被撕裂地支離破碎。——謎底:水果、堅果、橄欖等

天真無知的小孩被帶離他們的保姆,然後死於人們殘忍的刀口之下。——謎底:山羊羊羔

他們中間的許多都遭受了倉庫和糧食被劫的命運,最後還死在毫無理性的人們手中——被水淹沒或溺水而亡。——謎底: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