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哪些食物有利於心理健康?

哪些食物有利於心理健康?

吃巧克力吸收更多多巴胺促進心情愉悅?吃富含多巴胺物質的食物來影響到心理的健康?別傻了,真正的心理健康,不是妳吃幾塊巧克力,吃幾顆杏仁就能決定的,吃太多了,也只會影響妳的神經系統而已……

比如抑郁癥患者的病情,就無法透過吃普通食物而得以改善得以解決。不然的話,很多大明星就吃多點此類食物就好了,哪裏需要自殺?

食物提供能量,保持營養均衡,就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保障正常的心理。

心理跟生理在壹定程度上是相互影響的。

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精神狀態也會受到影響,生病的人,往往情緒也會比較低落,特別是病情嚴重,心理壓力比較大的話,還可能產生其他的心理疾病。

而反過來,心理壓力太大,精神不振,對於治療效果也會產生作用,影響了正常的恢復。

當下有很多的美女都追求骨感身材,動不動就減肥。有壹些人還采用比較極端的節食減肥方式,嚴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造成了身體的病態。

而這種形態,也會帶來心理上的神經癥,比如厭食癥等,比如抑郁、躁狂等……

所以,先保障好正常的、均衡的食物攝入,讓自己有壹個健康的身體,有足夠的能量維持生存,這才是首要的任務。

但是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食物,能夠帶來的心理反應也是不壹樣的。

比如說,當我們肚子餓的時候,我們吃到的東西就會變得分外美味。但是當我們飽腹之後,吃多了也會撐也會膩。

而且不同的人,對於美食的定義也不壹樣,所喜歡吃的食物也不盡相同。所以想要專門說哪些食物有利於心理健康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當我們吃到喜歡吃的美食的時候,我們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好。所以不開心的時候,吃吃喝喝,也不失為壹種比較好的排解心理壓力的方式。

而實際上,除了吃東西,吃東西時候的期待、儀式感,也可以增強美食所帶來的心理愉悅感。

這種情況,通俗的說法是延遲滿足,就是想吃的時候,吃不到,持續了壹段時間之後,突然就吃到了,感覺就滿足了。

或者在吃的時候,用比較“神聖”的儀式進食。比如感謝創造了食材的那些人,比如感謝烹飪的廚師等等,用“意義”,賦予食物更多的意義,吃完了,就會更有滿足感。

而這樣的行為,都是能夠比較好地讓我們感覺愉快,促進心理健康。

但是,如果心理出現問題了,最好的方式,不是吃吃喝喝,而是找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咨詢,問題嚴重的話,還需要找心理醫生進行治療。畢竟,食物跟藥物,還是不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