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孩子上高中了,要不要給老師送禮?

孩子上高中了,要不要給老師送禮?

《舌尖上的中國2》第四集中,以壹對在上海異地求學的母女為線索,來展開對美食的拍攝。但比起美食,母女二人的故事似乎更令人側目。

為了女兒異地學琴,母親全程陪讀。以致五年來,二人從未見過孩子父親壹面,母親連家裏老人生大病都未曾探望,最終孩子孩子不負眾望奪得了國際大獎……

母女雖得償所願,但這樣為子求學全成陪讀模式,卻引來壹片質疑。

陪讀到底有沒有必要?是否值得?陪的是什麽?怎麽陪才有效果?今天,@高考資訊站(GKZXZ-WX)站姐就和大家壹起來聊壹聊這個話題。

關於陪讀,媽媽們怎麽看

古時有“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有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會為了讓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顧,甚至辭掉工作陪同孩子讀書,成為全職“陪讀”!

壹到開學,學校周圍的“陪讀房”都會壹漲再漲,“陪讀”儼然成為了當今中國教育的壹種普遍現象。

關於要不要陪讀,我們先來看看幾位家長的觀點:

@家長A

陪讀能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上的毛病,掌握第壹手資料,否則“哪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啥樣?”。有利於自己和孩子多溝通,增強感情,還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想到這些好處,我就更願意擠出時間陪讀,陪孩子壹起學習。

@家長B

倘若問我,我會不會陪自己孩子到這個程度,當然不會。很簡單,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孩子教育要管,我自己的事情也要管。我會為了孩子犧牲壹些我的事情,但是也就只能是如此了。不是我自私,而是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這個人生,父母只占很小壹部分。

上面兩位家長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看法。

關於陪讀,兩個因素不得不考慮

其實,是否要陪讀,是否有條件陪讀,每個家庭因情況不同,很難壹概而論。但總體而言,在決定“陪讀”前,壹定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因素:

1、孩子的實際情況

陪讀雖說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給予幫助、督促學習,但家長陪讀的效果卻要因人而異。

有些孩子習慣也希望家長陪讀,爸爸媽媽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堅持不懈的督促,會幫助他們成績提升;也有壹些孩子並不希望家長陪讀,他們覺得陪讀會給自己帶來變相的壓力,沒有個人空間,會引發他們對學習厭煩的心理,從而導致成績下滑。

另外,如果孩子不屬於能獨立生活的人,或者不能很好的規劃時間分配,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這種情況下,家長的照顧和監督就是必要的。

有孩子9歲就能自己坐飛機從上海去廣東玩,也有16歲了媽媽不在家不知道去哪吃午飯的。對於後者,爸爸媽媽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生存能力了。如果只是壹味地“授人以魚”,孩子將永遠也學不會打漁。

2、家庭的實際情況

家長選擇陪讀,意味著家中的壹位需要放下自己的工作,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另壹位的收入是否足夠支撐家裏的日常開銷,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有的家長說,我們不必親自陪讀,讓孩子的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去就可以了。但“老人陪讀”本身,也存在壹定的問題,首先,老人的身體狀況如何?是否能承擔孩子的三餐,並照顧孩子的生活?其次,孩子若是貪玩、不認真學習,老人的管教是否有足夠的力度?第三,現在的孩子大都愛上網、玩手機,老人不懂他們在網上幹嘛,怎樣監督?

這些,都是要提前考慮到的問題。

這四種類型的“讀”,不陪也罷

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自然是壹千個家長就會有壹千個不同的想法。陪讀還是不陪讀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妳選擇了陪讀,孩子和家長都壹定要擺正心態!

像以下這四種類型的“讀”,不陪也罷:

1、生活陪讀

壹位家長說:“孩子從來沒離開過我,太小了,照顧不好自己,我不在身邊他怎麽吃得好?不會照顧自己感冒了怎麽辦?……”

這就是典型的生活陪讀了!家長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放心,想要給予全方位的關懷和照顧。可是,這樣做的初衷和過程異界結果都是不合理的啊!

的確,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學到高中,壹直全力以赴於學習和應試,日常事務難以自理。長期眾星拱月的地位,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吃現成、喝現成、穿現成、用現成的習慣,壹時難以改變。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做的事情就不該是陪讀,而是要思考培養孩子生活的能力!

2、監督陪讀

所謂監督陪讀,就是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自覺性不大放心,生怕他們不學習,害怕孩子上網、玩遊戲,變壞了。壹個家長說:“我家孩子,自覺性差,管不住自己,喜歡上網,我要不在身邊看著,還了得!”

於是晝夜監督,陪孩子走到校園,接孩子回到租住房。孩子學習,自己坐在壹邊打毛線或看書,弄得像特務似的盯梢得很緊,壹有風吹草動,便立即采取行動,把孩子所有的自由都囚禁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這也是不可取的,孩子缺乏自控監督能力,家長不想著去改變孩子,卻只希望用外力來督促他,恐怕也只是盯得了壹時!

3、攀比陪讀

所謂攀比陪讀,就是人家孩子陪上了大學,我也應該陪。壹個家長竟然說:“人家能陪,我為何不能陪,又不比人家矮壹截;再說,人家小孩上了大學,我的孩子萬壹考不上,臉往哪擱?”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即使是硬撐著臉面,也得堅持下去。

4、盲從陪讀

所謂盲從陪讀,就是為數不多的家長,在陪讀的“大好形勢”的感召下,也隨之匯入陪讀者行列。壹個家長說:“左右隔壁都來租房陪讀,他們勸我來,我就來了。大家都陪,不陪好像不放心,牽腸掛肚的。”

如果沒有想清楚,還是不要輕易來陪讀!畢竟壹來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來也可能給孩子帶來壓力。

“陪讀”切忌……

把“付出”當作自己的籌碼,天天掛嘴邊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犧牲了事業、離開了原來的社交圈,在學校邊租房“陪讀”,是巨大的犧牲,孩子理所當然地應當以好成績來回報。動不動對孩子說:

我這都是為了妳……

妳考不好,對得起我嗎?

我還不都是為了妳才放棄工作!

……

誠然,在陪讀這件事上,家長付出了很多,個中心酸,有時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但即便如此,做家長的也不能以此為自己的“籌碼”,要求孩子以等價的成績來交換。對於敏感的孩子,這可能會讓他背上沈重的枷鎖;對於叛逆的孩子,則可能引起他們的反抗或頂撞。

其實,父母的苦心,大部分孩子都能感受到,並不需要我們壹遍遍用語言去“表白”自己,過多的嘮叨會給孩子感情上以沈重的負擔。

以上說了這麽多,希望大家能根據家裏和孩子的實際情況,三思而行,做最適合自己,最適合孩子的選擇。

但最重要的壹點是我們要明白:陪讀不是保證孩子考高分的不二法門,不陪讀也不是因為“不願為孩子犧牲”,合適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