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壹段時間沒看小說了,尤其是當代小說。我不讀它,不是因為我對小說失去了興趣,也不是因為當代小說家的作品不好,而是因為現實比小說更精彩。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壹個悖論,即現實如此精彩,如果作家如實記錄,難道不會有精彩的小說嗎?但這是壹個自然主義者的論點,而現實主義的面目是:妳無法控制精彩現實的發生,但妳可以控制精彩現實的記錄和傳播。就這樣,現實終於壓倒了小說。
從閱讀故事的角度來說,生活在這個時期也是壹種幸運,因為妳可以看到比小說更精彩的真實故事,甚至觀眾生活在幽默或驚險的故事中。而且,這些故事往往是忽明忽暗的,這增加了它們的誘惑力。可惜的是,這些匯聚了中國三千年智慧,乃至世界謀略的偉大成就的現實故事,發生了,消亡了,後人沒有辦法觀看。也許,在未來,後人會有超越這壹時期的更多精彩故事可以看。如果是這樣,人們應該為他們祝福還是為他們哀悼?
盡管如此,前段時間我還是接連買了史傑鵬先生的四部作品,包括他的第壹部小說《亭長小舞》,因為我個人的想法有點不公平。讓我哭笑不得的是,我得到的“小武”其實是壹個“克隆版”。問賣家,他回答:“禁止轉載。”看到黑糊糊的“小吳”,我想,這也是閱讀世界裏壹個無奈而有趣的故事。
正因為它“有趣”,也引起了閱讀它的興趣。說起來,我是壹個年過半百的人了,但這種“好奇”的興趣並沒有被歲月完全消磨掉。所以我想,有些屬於人性的品質是很難抑制的。密爾曾經說過,只要壹種意見是真實的,盡管它可以被壹次又壹次地壓制,但在漫長的歲月中,總會有人把它找出來,直到它能夠承受再次試圖壓制它的力量。這種“發現”的動機很可能隱藏在人性的好奇心中。只要世界上還有人存在,人類文明的潮流,即使有暫時的逆流,也終將難以守住前進的趨勢。
坦率地說,與《戶口本》和《刺殺孫策》相比,我認為《亭長小舞》不是史傑鵬先生最好的小說。故事的框架自然宏大,但正是因為宏大,才容易有疏漏。例如,廣陵王劉緒派朱世安等人搶劫靈武武庫,蓄謀已久的攻堅計劃突然被“才子佳人”取代。從後來的長安城戰役來看,似乎當丞相公孫賀及其家人全軍覆沒時,以漢王劉徹的精明,他們似乎不應該棄案而逃。因此,從小說的敘事線來看,它可以被視為壹個沒有結尾的開始。
然而,正如作者所說,許多人認為《亭長小舞》是壹部好作品。這也可以作為其從圖書市場“克隆”而來的旁證。說得好聽點,有些讀者可能覺得故事很熱鬧,但我覺得《挺長小舞》不錯,因為它很真實。於戈先生評價臺灣作家萊文的歷史小說時說,他的小說可以作為歷史書來讀,因為他的所有故事都有出處。雖然小武是史傑鵬先生虛構的人物,但小武故事的背景是真實的,小武升遷的起伏也鋪就了大量的歷史事實。例如,與小吳故事有關的官員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小吳及其斷案議人時所依附的人員也在歷史上有所記載。
作者對作品的真實性也非常有信心。他在後記《平民的鬥爭——我為什麽要寫》中寫道:我講述的故事在歷史上沒有記載,但它完全是壹部‘可能發生’的歷史。.....《亭長小舞》可以看作是韓毅寫給普通人的壹本書,這與韓曙不同。“在這方面,我認為這不是作者所宣傳的“海口”,因為史傑鵬先生是壹位在古代文學和古代漢語訓詁學方面卓有成就的學者。它被譽為真正的學者。
正是因為“挺長小舞”的真實,才讓讀者感受到小說透露出的歷史氣息。孝武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大約太史四年(公元前93年)到政和二年(公元前91年),也就是《漢書》中記載的:“政和二年秋七月,太子與皇後爭之,發兵與丞相劉曲利戰於長安,卒數萬人。庚寅,太子死,皇後自殺。八月辛亥,太子投湖自盡。“65歲的劉徹已經執政兩年了,他已經執政49年了,他的身體逐漸顯示出衰老的跡象。皇權制度最大的痼疾在此時爆發。
這個痼疾就是每次權力更叠,政治舞臺都容易發生動蕩,國王越是掌權,越容易引發政治震蕩。首先,我們國家的國王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整個國家都處於被操縱的過程中,因此對權力的迷戀越來越重,包括漢朝的劉徹、唐朝的士民、明朝的元璋和清朝的康熙。如果妳癡迷於權力,妳會害怕失去權力。但自然法則的力量終究太過巨大,即使是巨人魏父也難以抵擋。壹想到我的生命即將逝去,給我帶來無限快樂的力量也將易手,我可以想象我的焦慮和絕望。其次,正因為如此,仍然掌權的國王非常容易起疑心,他對此感到害怕。他認為所有的王子和孫子都希望他們快點死去,以便繼承王位。這種扭曲的心態讓老王對太子和孫子有所防備,甚至多次起了殺心。第三,君王的這種心態使王臣不由自主地投入政治賭博,權貴想除掉太子,用自己的主子取而代之;那些權力小的人,或皇帝的附庸,或各有壹派,在國王背後為自己制定計劃。
亭長沈武在世的時代就是這樣壹個時期。長安城內有四股暗流,壹股是以宰相公孫賀為首的護太子派,壹股是以使者江充為首的反太子派,他們以巫術為名,意圖消滅太子,用自己喜歡的昌邑王取而代之,另壹股是以顏延年等人為主的反江充派。另壹方面,劉徹自成壹派,認為自己永遠不會死,永遠是國王。如果妳不能長生不老,妳想廢除劉玉鑫,重新確立妳的小兒子劉弗陵為王子(最終結果)。只是他什麽也沒說,只讓滿清的文武官員左猜右猜,互相爭鬥,這樣他們就可以獲得漁民的好處——親王、親王和重要官員都無意算計他以保護他的生命。
平民天才小武憑借其通曉法律和經典的能力,從壹名不稱職的館長晉升為精,工資在七年內達到2000元。然而,最終由於派系鬥爭,小武無法四處縫合,最終被卷入其中。他跳崖自殺身亡,年僅22歲。是“漲高跌重”的歷史魔咒。
《亭長小武》中對這壹史實的描寫,讀來真是驚心動魄,感受到了宮廷之間的血戰。這是壹件血腥的事情,壹點也不誇張。揭露宰相公孫賀的弟弟詛咒劉徹,殺害數萬人的案件;江充調查了未央宮的巫術案件,殺死了包括宮女在內的兩萬多人。在吳王對江充的謀殺中,有數萬人死亡。這段精彩的熱血書寫,最終因為年代久遠,以至於後人只看到了漢武的威嚴,卻忽略了熱血的艱辛。
從宏大的壹面來看,亭長小吳非常引人深思。就細節而言,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沈武升官回到廣陵。他在廣陵的房子裏與蓋公談論長安城的鬥爭,蓋公建議小武“最好靜觀其變”。而“小武認為這個江充想要除掉太子,這不僅與我無關,而且相當有幫助。””心裏有了壹個可怕的想法,我為什麽不直接去告發昌邑王的叛亂,讓他們都死。那我就拿著廣陵王...我將來壹定能封侯拜相。”但當蓋公看到孝武額頭冒汗,問他是否身體不適時,孝武的回答卻是另壹套官方話語:“沒有,我只是認為江充如此自大,世界可能會被劇烈擾亂,首先是人民會流離失所。”...我是個美男子,我不輸於匈奴。有必要被內亂摧毀嗎?”
看看江充和丞相劉曲利私下盤算著如何以巫術之名陷害劉玉鑫。江充心想:“那個該死的劉據,我要用烙鐵把他身上每壹張養尊處優的皮都燒得稀爛。我要把糞便倒進它的嘴裏,它生來高貴,嘗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美味。嗯,我自己拉的糞便。”但是當他帶領北軍車到未央宮搜查時,他對守衛宮殿的官員說:“我們的政府整天只想為皇帝分憂,我們怎麽會有時間和心情玩呢?”
孝武想借江充之手除掉他的仇人趙。江充對小吳說,妳們不認識嗎?小武的回復也是壹套招搖的門面話:“昭君雖老來武,卻是壹個人情世故,不計個人情義”。壹個“亭長小武”滿紙都是權和利。然而,無論是為了權力還是利益,妳在光明面上得到的都是莊嚴的話語:為皇帝分憂,保護大人物的和平。這可以套用羅曼羅蘭的壹句名言:壹切都是為了皇帝,壹切都是為了世界,以妳的名義犯下了多少罪惡!
從書中可以看出,漢是壹個法律非常嚴格、法術非常厲害的朝代。然而,書中的壹個細節卻讓人看到了嚴謹中的“自私計劃”。小武破例成為他家鄉張羽的酋長。上任後,他殺害了500多人。但是他的老師李順“試圖說服他不要這樣去打仗”。小武問:“那天不是王老師教我的嗎?”然而,李順說:“盡管如此,我認為它不適合這個國家。如果妳仔細想想,成為漢家的官員是壹種榮譽,但這也是極其危險的。壹千年後,明朝政府被皇帝罷免並送回舊郡。為什麽它會在村子裏存活下來?這個無賴將把刀刃推向明朝政府,為他的父親和兄弟報仇。漢朝的許多著名官員對他的縣管理得非常激烈,但他們回到村莊後卻非常好說話。這都是為了後路!朝廷壹直拒絕讓本縣的人在本縣工作。恐怕也有類似的原因。希望妳三思。”
壹部兩千多年前寫的小說。但仔細想來,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太像昨晚的夢了。正如壹位作家所說,歷史和現實之間只有壹張薄薄的紙。
2065438+4月8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