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黃萬裏是誰

黃萬裏是誰

[編輯本段]中國著名水利工程學專家、原清華大學教授

黃萬裏,祖籍為原川沙縣,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黃炎培第三子;1924年黃萬裏入無錫實業學校學習,1927年進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1932年畢業。1933年任杭江鐵路見習工程師,參與江山江鐵橋的建造。1934年赴美留學,1935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學位,1937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工程博士學位。 黃萬裏先生的夫人是國民黨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兒丁玉雋(就職於清華大學)。 1945年在南京出任水利部視察工程師。1947年至1949年4月出任甘肅省水利局局長兼總工程師,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赴香港。1949年4月至上海,5月辭去蘭州職務,經廣州到香港。1949年9月到沈陽,出任東北水利總局顧問。1950年6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學任教。1953年被調至清華大學任教。在隨後的年間,他編寫了重要的學術專著《洪流估算》和《工程水文學》。 1955年4月,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動工。同月,中國水利部召集學者和水利工程師70多人就已開工的黃河三門峽水利規劃方案進行討論。在當時流傳“聖人出,黃河清”的言論下,黃萬裏是唯壹反對建造三門峽水庫的與會者,並與其他專家在會上進行了七天的辯論。 1957年6月19日,黃萬裏在清華大學校刊上發表散文《花叢小語》[1],被毛澤東批示“這是什麽話?”,並在《人民日報》以“什麽話”為標題發表。“什麽話”也被作為以後《人民日報》刊登供批判的右派文章的專欄題目。1969年被下放江西鄱陽湖勞動,1974年被揪回清華大學批鬥,並在此期間完成《論治理黃河方略》。1980年2月26日被清華大學黨委“平反”。1998年,黃萬裏被清華大學批準給研究生授課。 黃萬裏主張從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歷史和特性出發,全面、整體地把握江河的運動態勢;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把因勢利導作為治河策略的指導思想。他的這壹理論,在學術界有廣泛的影響。他壹生堅持反對修建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及長江三峽水利工程,並不是因為他是頭長反骨的人,而是源自其水利的基本理念和對中國水資源的正確評價;但他的治黃策略及對於三峽工程的意見均未被決策者采納;在被“平反”以後,他多次向中央去信,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得到任何答復。 黃萬裏先生在去世當月曾對探望他的學生留下遺囑,全文如下:“萬裏老朽手所書 敏兒、沈英、夫愛妻姝:治江原是國家大事,“蓄”、“攔”、“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應以堤防“攔”為主,為主。漢口段力求堤固。堤臨水面宜打鋼板樁,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萬全。盼註意,註意。萬裏遺囑 2001年8月8日。”除了長江的水利和漢口安危,他沒有提個人及家屬壹句話;他滿腔的深情,火壹樣的大愛,全部傾註於祖國人民和他為之耗盡了畢生精力為之忍受了無限屈辱痛苦的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