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僅能用來果腹,還承載了人們最初最原始的回憶。在饑餓的人眼中,食物是活下去的物質基礎;在藝術家眼中,食物是可以變化莫測的藝術;在思念故土的老人眼中,食物是年少時最香最甜的回憶。
裊裊炊煙中,人們對食物,對美食的追求從未停歇……
下面就讓我來介紹壹下吧! 早在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有劉姥姥遊大觀園對茄鯗等美食的描述。 新茄去皮,切成碎釘,用雞油炸過後,放置壹旁,再用雞脯並香菌,新筍,蘑菇 ,五香腐幹,各色幹果,切成釘塊,用雞湯煨幹後,加香油,充分攪拌,再加上抄的雞爪,切丁,拌入菜中。 壹道菜過程就如此繁瑣,不禁讓人感嘆有錢的人家了不起!蝦丸雞皮湯,酒釀清蒸鴨子,胭脂鵝脯,奶油松瓢卷酥,再配上壹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便成了賈府上公子姐兒們的壹頓便飯了。
有沒有聽著菜名就很有食欲呢!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寫到過不少吃食,例如龍津橋南的當街水飯,燋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的包子,雞皮,腰腎,雞碎,而且其價錢十分公道,每個不過十五文。
古人美食之生活之大飽口福也,令人口水已蓄三千裏也。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梅子姜,金絲黨梅,皆置於金絲紅匣中,既賞心悅目,又情趣頓生。
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鲙,煎夾子,豬臟之類,晝夜販賣。這也可以相當於現在的夜市燒烤攤了,深夜壹串,在香氣纏繞中,壹天的疲憊都跑光了。 各色水果也是應有具有,幹脯,萵苣筍,芥辣瓜兒,義塘甜瓜,衛州百桃,南京金桃,水鵝梨,金杏,小瑤李子,紅菱,沙角兒,藥木瓜等等。 喜愛肉食的, 自然少不了油亮軟糯,醇香多汁的東坡肉了。色澤紅亮,肉質飽滿鮮嫩,壹口咬下去,肥肉滑而不膩,瘦肉酥軟熟爛。真可謂人間至味也!? 喜愛素食的也可以有“日啖荔枝三百顆”的享受;有“白菜糙米飯,瓦壺菊花茶”的安適悠閑;有“二升畬粟飯,壹把畦菘羹”的適然滿足…………
傳統美食承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情感與回憶,融入血脈中,是中國人始終不變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