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海東鎮特色產業

海東鎮特色產業

海東是壹個傳統農業鎮。民國時期農業種植粗放,幹旱缺水,種植粗放,收成不佳,處於封閉落後狀態。20世紀中期,人民政府帶領人民開山耕田,改坡為梯田,興修水利,改良土壤,逐步改善了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鎮內已先後建成老臺箐水庫,庫容116萬m3,基本滿足海東壩子用水需求,初步顯現節水成效。在1990處,“引洱入濱”水利工程8000余米隧洞穿越老臺箐水庫東南側,造成地下水斷流,老臺箐水庫幹涸。因此該鎮加強了泵站的建設,現在有27個級別的42個泵站,裝機容量為1919 kW,灌溉面積為6000多畝。全鎮現有耕地11814畝,其中水田6287畝,水澆地3258畝,山區2269畝。主要農作物品種為水稻、玉米、小麥、蠶豆和馬鈴薯,主要山地作物品種為白豌豆、麻豌豆、大豆和蕓豆。隨著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全鎮糧食總產量和單產不斷提高,1980糧食總產量548萬公斤,2004年糧食總產量783萬公斤,平均畝產由276公斤提高到340公斤。1983年,南村農民楊和趙種植的水稻“滇玉1號”(又名“壹株青”)通過上級部門和專家驗收,平均畝產達到1017公斤,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水稻畝產最高紀錄。農業承包到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廣大農民學以致用,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發展特色農業,因地制宜建立各種名、優、特、奇農產品基地。據2004年底統計,全鎮已發展山藥、蒼山百合、鮮食玉米、大蒜、魚腥草等特色農產品基地2400余畝,農業產值大幅提升。全鎮烤煙種植面積1.05萬畝,烤煙漂浮育苗、固定施肥、地膜覆蓋等科技措施全面推廣。強制煙葉年收購量達到3000噸,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該鎮發展了草和牛養殖,建成了奶牛養殖基地,上河村有壹位奶農養了50頭奶牛。鎮財政每年安排壹定專項資金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高效農產品,積極牽線搭橋,聯系經銷商簽訂產銷合同,發展“訂單式”農業,逐步建立“十基地十農戶在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該鎮的林業、畜牧業和漁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林業方面,國家開展飛播造林,人民子弟兵和市政府單位赴海東采挖樹木,各鎮村繼續開展植樹造林,並組建專業隊伍加強管護。“天然林保護工程”和“生態環保工程”成效顯著。截至2004年底,全鎮森林覆蓋率達54.17%,森林總面積8.6萬余畝,森林總蓄積量60960立方米。海東是大理的母豬和仔豬養殖基地。據2004年底統計,全鎮母豬存欄7531頭,當年仔豬出生112965頭,仔豬出欄90372頭。漁業,2004年捕撈量為1081噸,蝦蟹類為418噸,養殖魚類為652噸。

海東是大理雪梨之鄉,果園面積超過2.4萬畝。雪梨在海東種植已超過1000年。在南詔和大理時期,海東的雪梨是獻給中原朝廷的高檔水果。由於海東氣候和土壤適宜,雪梨果實大、皮薄、肉嫩、味甜脆、汁多渣少。雪梨含有豐富的果糖、蛋白質、磷、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遠銷中國各地。雪梨在農歷七八月份成熟,可以儲存到冬季,年產量超過90萬公斤。海東還盛產紅杏、桃子、李子、李子、海棠、石榴、木瓜、水米梨、冬梨等。它壹年四季都產水果,是著名的水果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