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小面雖然說是小面,但是內容卻是豐富多彩,少壹樣都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出小面的特色。據說小面有20到工序,14種佐料。
重慶小面14種佐料:釀造醬油、姜水、蒜水、紅油辣子、味精、雞精、食用植物油、熟芝麻、芝麻醬、花椒粉、釀造食醋、熟碎花生仁、榨菜粒、蔥花。
二、重慶小面調料制作方法
1、醬油:放其他佐料的次序可以打亂,但是醬油必須先放。壹般二兩小面(以下佐料的用量都以下二兩小面為準)放壹湯匙半即可,吃肉面(如雜醬、牛肉、肥腸面等,下同)只放壹湯匙就行了,多了則鹹。另外,大家要根據醬油的鹹度掌握用量,是紅醬油的話不要放太多,鹹了補救起很困難,先少放點不夠味再加都可以。
2、味精:有句俗話形容重慶人做菜:“火大油多,味精起砣砣”,吃小面就是要舍得放味精。現在很多人怕味精吃多了對人體不好,不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味和健康,大家見仁見智就好了。放三分之壹湯匙的味精不多不少。味精,還有就是用這個佐料看起要濃稠些,更能附著在面條上。
3、油辣子海椒:這是重慶小面絕對少不了的調料,前段時間北方流行川菜,就是受了辣椒的蠱惑。先說制法。重慶各店選用的幹海椒是不同的,最常見的有三種:四川二荊條、貴州大紅袍和湖南的朝天椒。最近河南出了壹種天鷹椒好像逐漸被重慶市場接受,但沒用過不好隨便評論。
4、花椒面:重慶小面還是要用紅花椒,茂文的花椒還是最好的。先還是要在鐵鍋中炒,冷鍋小火慢慢翻炒,不要急於起鍋,壹定要把香味炒出來。然後要把花椒細細的磨成粉末,因為花椒裏的籽很不容易磨碎,許多加工時不細致,這樣吃起花椒也不麻,所以壹定要全部磨成粉末狀才好。放的時候還是要舍得,超市賣冰激淩送的小勺子壹勺子差不多,不然顯不出麻味來。
5、姜蒜水:老姜和大蒜切碎後用開水沖調得來的。老姜味道辛辣,但在重慶小面中不壹定能夠顯示出這壹特點,但必須有,要想出味,首先要把老姜拍碎,再慢慢剁細;大蒜不用剁得太細,但先也要拍碎再剁,大點小點沒關系,吃面的時候附著在面條或菜的表面很舒服,但不喜歡吃大蒜的朋友就不適應了。這兩樣東西多點少點無所謂,最好是蒜多姜少,用滾水沖調,冷卻備用。
6、豬油:上好板油熬制而成。有要的必要,但是多了就會在佐料湯表面形成壹層油膜,面條表面附著不上其他的佐料會讓味道打折扣。三分之壹湯匙足夠。怕胖的朋友可以選用熟菜油,壹定要是菜油,色拉油沒有香味的。熟菜油用量可多壹點,壹湯匙合適。
7、蔥花:最好是火蔥,夠味,沒有也可以小蔥也行。大蔥、黃蔥、韭菜、蒜苗等類似物在想精想怪的時候可以用壹下,正宗重慶小面沒有必要。切法不重要,喳腳舞爪切小就行,但是蔥段和蔥花還是有長短區別。根據個人喜好酌量取用,味大者可多放蔥白,數量不宜太多,沒有青菜的時候如果妳想把它作為代替品時除外。
8、榨菜粒:涪陵榨菜名揚天下,重慶地區的特點自然少不了它。壹根根的不來,可以不管是紅油還是原味,關鍵是要切小成粒狀,最多壹湯匙,多之則鹹。其實還可以放花生粒,芽菜粒等等,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生花生米用油酥後去衣,放在容器中弄碎即可,但註意是弄成粒狀,而不是花生面。這幾種粒用量大致壹樣,花生粒建議最多半湯匙,而且幾種最好不混用,以免落得不倫不類。
9、芝麻醬:在重慶小面中起著兩個作用:第壹,增加香味,這就是我為什麽沒在佐料中寫芝麻油的原因;第二,讓佐料變稠,用筷子夾面時佐料會附著在上面,吃著味道十足。芝麻醬取壹湯匙,按1:5的比例用開水調散,放半湯匙在佐料中足夠。如果有興趣,大家也可以用老豌豆代替芝麻醬的作用,把老豌豆加鹽加水放入高壓鍋壓制30分鐘即可。因為並不是專業豌雜面,所以兩湯匙豌豆是上限。芝麻醬直接打入佐料中,如是老豌豆等面起鍋後置於表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