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看似是壹部活色生香的美食劇,實則是充滿了廟堂鬥爭和後宮傾軋的女人群像戲,不論是聰慧堅韌的姚子衿、誓要改變命運的殷紫萍、勵誌成為壹代名廚的蘇月華,還是在行事遊刃有余的孟紫沄,都充滿了探究的欲望和討論的熱度。
但後宮終究是後宮,除了理想和奮鬥,還有無法逃避的爾虞我詐和手段比拼,即使是身份尊貴的壹國之母張皇後,依然逃不過被算計,差點丟了小命,而她的丈夫朱高熾除了指責她,懷疑她,沒有壹點兒夫妻間的信任和溫情。
張皇後是個很聰明的女人,在還是太子妃的時候,東宮太子之位搖搖欲墜,漢王在旁虎視眈眈,各種陰謀層出不窮,她依然是太子最得力的賢內助,不僅與朱棣後妃們友善交好,還能在太子受到刁難時挺身而出,用早逝的婆母招來朱棣的思妻之情,避免太子受到責罰。
朱棣曾在百官面前都嘖嘖稱道,感嘆亡妻給太子找了個好妻子,張氏的賢名也有目***睹。
即使如此,張皇後得了好名聲,但挽留不了丈夫的心,朱高熾身為太子時,顧忌永樂帝,還會時不時的到張氏的屋裏坐坐,但壹旦當了皇帝,不僅冊封郭側妃為貴妃,對其寵愛有加,還因對方的挑唆和陷害,武斷自私的指責張皇後,差點害了她的命,諸此行為,實在令人心寒。
張皇後明明清醒有智慧,為何與朱高熾貌合神離,把自己的婚姻經營得壹塌糊塗?
究其原因有三點。
第壹點;張皇後行事太過嚴苛,尤其是自己丈夫地位不穩時,不顧朱高熾的苦悶和懊惱,高要求的督促丈夫要謹言慎行,朱棣嫌棄朱高熾癡肥,要求他在規定時間內減肥,張氏會壹板壹眼的規勸丈夫,不容他貪食。
雖然張皇後的做法都是為了朱高熾好,但對方只覺得自己被困頓住了,猶如坐在牢籠裏的犯人,張氏則成了看守他的獄卒,令他痛苦而煎熬,不得自由。
第二點;張皇後不及郭郭貴妃會示弱討好,相較於張皇後的端莊嚴肅,郭貴妃年輕,顯得嬌媚溫柔,小鳥依人,她會奉承,做朱高熾的解語花,柔聲細語地為他排解苦悶,小意溫柔地奉他為天,給予了朱高熾身為男人的尊嚴和滿足感。
第三點;張皇後雖然是個聰明人,但奈何朱高熾太糊塗,他不懂良藥苦口利於病,不懂張氏的付出和貢獻,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古代男人大多都會有的自私和傳承意識,張皇後被陷害懷孕,苦苦哀求,但他重視子嗣,聽從郭貴妃的讒言蠱惑,逼迫張皇後繼續服藥保胎,絲毫不顧及張皇後日漸消瘦的面龐,和逐漸絕望的眼神。
換言之,朱高熾不在乎張皇後的付出,不在乎她這個人,相比較皇家子嗣,張氏的命要輕的很多,寧願聽信郭貴妃的謊話,也不聽張皇後自述?沒有懷孕?的真相。不得不說,張皇後再有大智慧,面對如此糊塗薄情的男人,婚姻如何能經營得好?兩人能夠相敬如賓,保留壹絲體面,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