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上海菜有那幾道名菜?

上海菜有那幾道名菜?

/c?word=%C9%CF%BA%A3%3B%B2%CB&url=/html/lists/16%2Ehtm&b=0&a=100&user=baidu上海菜-美食菜譜,家常菜譜

上海名菜--清蒸大閘蟹

介紹

著名上海菜。大閘蟹為長江下遊湖澤特產,是蟹中上品。清蒸大閘蟹主要突出螃蟹原形原味,色澤橙黃,蟹肉鮮美,營養豐富,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之譽。

原料

·淡水蟹2500克,

·綿白糖150克,

·蔥花、姜末各50克,

·香醋、醬油各100克,

·香油20克。

烹飪方法

1.將蟹逐只洗凈,放入水中養半天,使它排凈腹中汙物,然後用細繩將蟹鉗、蟹腳紮牢;

2.用蔥花、姜末、醋、糖調和作蘸料,分裝十只小碟;

3.將蟹上蒸籠蒸熟後取出,解去細繩,整齊地放入盤內,連同小碟蘸料,專用餐具上席,由食者自己邊掰邊食用。

九雌十雄

大閘蟹每只以250克左右為好,煮蟹時,應用細繩將蟹鉗、蟹腳紮牢,以免在受熱時蟹掙紮,蟹腳脫落,蟹黃、蟹油流出,影響口味和美觀。蟹的吃法有時令性,"九雌十雄"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食雄蟹,這時雄蟹膏足肉堅。唐代詩人李白曾詩贊蟹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上海名菜——炒毛蟹

活毛蟹八兩;黃酒三錢;雞蛋二個;胡椒粉二分;蔥末壹錢;濕澱粉二錢;姜末二錢;食油八錢;精鹽七分

1.將活蟹用清水洗幹凈,順長斬成2片,剁去爪尖和蟹臍,蟹肚刀斬處蘸滿幹面粉,不使蟹肚內蟹黃流出。

2.鍋放旺火上,放油50克燒熱,把蟹蘸面粉的壹面朝下放入油內煎至淡黃色,然後將鍋顛翻使蟹殼腳都受熱變紅,烹酒,加醬油、白糖、姜末、毛豆肉、白湯,蓋上鍋蓋燒至肉熟入味。最後加味精,待湯汁稠濃時下水澱粉推勻翻和,使鹵汁滾粘在蟹殼上。淋油後盛出,整齊地裝大圓盤內,盤邊撒上香菜。

上海名菜--松江鱸魚

色澤潔白帶紅點,湯汁薄膩,肉嫩味鮮,回味無窮。 原料鱸魚肉,冬筍薄丁,熟雞脯肉末,熟火腿末,麻油,紹酒,蔥,姜,熟豬油,濕澱粉,精鹽,雞湯。 制作過程將鱸魚肉去骨切成丁;筍丁用開水氽熟;炒鍋上火,放熟豬油燒至五成熱下蔥,姜煸香撈出,倒入魚丁稍炒,烹紹酒,加雞湯,筍丁和鹽,湯滾後用濕澱粉著芡,淋麻油少許出鍋倒入湯盤,撒上熟雞肉和熟火腿末即成。

上海名菜--蝦子大烏參

將原只大烏參用水反復洗凈,放入漏勺中瀝去水份,將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舀入豬油,待油燒到八成熱時,將烏參皮朝上放進油鍋中炸,約十秒鐘後將烏參連油倒出瀝去油份,用原鍋放入蔥油,將大烏參皮朝上放入鍋中加進料酒,醬油,白糖,醬色,高湯,把蝦子均勻地撒在大烏參上面,用旺火燒開後,即盛入瓷碗內,上籠蒸半小時左右,待大烏參酥軟時取出,推入熱炒鍋中,加蓋後用微火煨 4分鐘後,即將大烏參盛起皮朝上平放於盆中,鍋內原汁用水菱粉勾芡,放入蔥段,淋入蔥油,澆在烏參的面上即成。

上海名菜--紅燒燒麩

介紹

著名的上海素菜。烤麩是用面粉加調料發酵後,上籠蒸熟成面筋。壹般面筋不易入味,上海著名素菜館"t功德林"t創造特種面筋,燒菜質味俱佳,深受歡迎,至今盛名不衰。

原料

燒麩500克,筍200克,香菇100克,豆幹250克,金針25克,木耳30克,姜、香油各2克,八角3克,醬油85克,酒15克,糖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油80克。

烹飪方法

1.燒麩用水清洗後擠出水份再用手撕成小塊,油燒至八成熱時,投入撕好的燒麩炸至呈金黃色,撈出瀝油;

2.筍去皮切片,香菇泡軟對切,豆幹每塊斜切成3塊,另外將金針、木耳泡軟;

3.鍋內放油,將香菇、豆幹、筍片、金針、木耳放入炒鍋,最後加入炸好的燒麩,淋上酒後加入醬油,酒、糖、胡辣粉、味精、香油、姜片及八角,然後加水用中火煮至汁幹,淋上香油食用。

烤麩

烤麩是由面粉加調料並且發酵後,上蒸籠旺火蒸熟成面筋,再經烤制而成。以其為原料加醬油、白糖等調料燒熟後,即成菜肴。"t功德林"t在30年代就設立工場,自制熟面筋,蒸制各種菜肴,由於這種烤麩質優味佳,所以很快就揚名全市,至今盛名不衰。

上海名菜--三黃油雞

--------------------------------------------------------------------------------

原料:

重1500克以上新的活母雞壹只,紹酒1.5克,麻油少許,蔥、姜各10克,熟醬油或蝦子醬油1碟。

制法:

壹、雞宰殺治凈,先放入開水鍋中燙幾下,使雞皮緊縮,然後再放入另壹只鍋內,加水適量,放蔥、姜、紹酒,煮至斷生取出,放在涼開水中稍浸撈出,全身搽上麻油即成。

二、食用時改刀裝盤,並隨熟醬油或蝦子醬油壹碟供蘸食。

特點:

色澤金黃油亮,滋味鮮美可口。

菠蘿咕老肉(上海菜)

材料:

瘦肉切小塊(正宗的是用肥肉的,為了健康,還是吃瘦的吧)

青椒壹個(切小塊)、洋蔥壹個,切片。

菠蘿罐頭適量,沒有的話,用新鮮的,或者其他水果罐頭也有壹樣的效果。切成小塊。

雞蛋清壹個、幹澱粉適量(面粉也行)。

醬汁:

番茄醬200ML,也叫番茄膏,不加調味的那種,可不是吃薯條的那種啊。

醋,最好是白醋,適量鹽,白砂糖,適量酒,任何飲用酒或者烹飪用的都行。適量.

在容器內,把上述介紹的番茄醬、酒、鹽、糖、醋兌在壹起。嘗嘗味道,酸甜正好就成。

把瘦肉用蛋清拌起來,然後裹上幹面粉或者澱粉。

起油鍋,慢火炸成金黃色就行。撈出來,涼壹涼再炸壹次,就脆了。(待用)

鍋中留少許熱油, 放入洋蔥和青椒翻炒。

註意,火候最關鍵,因為用瘦肉,油炸不能半生也不要太過而硬;洋蔥爛了青椒黃了可算大失敗;寧甜勿鹹。青椒半熟,倒入容器內已兌好的醬汁,稍微加點水(最好罐頭裏的菠蘿汁),再把菠蘿放入翻炒壹下,青椒熟了就行。

最好加點雞精,倒入炸成的肉塊, 翻兩下翻勻就出鍋,要趁熱吃啊!

龍 鳳 酸 辣 湯

原 料

熟鱔絲100克

熟雞脯絲100克

香菇絲100克

制 法

蔥姜嗆鍋下熟鱔絲、熟雞脯絲、香菇絲吵至入味;

加雞清湯燒開,撇去浮油,加米醋、味精、鹽、白胡椒粉即成。

如 意 鴨 卷 鮮

原 料

去 頭 熟 白 鴨200 克

雞 蛋3 個

雞 清 湯750 克

蝦 茸 適 量

制 法

鴨 肉 切 塊 皮 朝 下 碼 在 碗 裏;

雞 蛋 攤 成 蛋 皮, 抹 上 蝦 茸, 卷 成 “如 意” 卷, 蒸 熟 後 切 片, 碼 在 鴨 塊 四 周;

加 調 料 蒸 透 後 扣 在 大 湯 盤 中;

雞 清 湯 燒 開 調 好 味 後 倒 入 大 湯 盤 中 即 成。

上海名菜--蜜汁火方

所屬菜系上海菜

菜肴口味甜香

涉及食材豬肉

特點

色澤火紅,鹵汁透明,火腿酥爛,滋味鮮甜,深有回味。

原料

火腿,清水,白糖。

制作過程

將火煺上方的凈精肉壹整塊洗凈,入湯鍋煮至八成酥取出,除去筒骨,用盆子壓平,冷卻後入冰箱冰壹下取出,切成厚片,砂鍋內下火腿肉厚片,雞湯煨煮,拔去鹹味,如味仍過鹹,潷去原湯,另加清雞湯再拔鹹味,至火腿肉厚片鹹味拔凈取出,放入另壹鍋內,加清水,白糖,用小火煨 1小時至鹵汁稠濃,色澤光亮即成。

上海名菜扣三絲

扣三絲是上海傳統名菜。逢時過節,上海人家的餐桌上往往用些菜待客,三絲緊扣寓意團結。

原料:熟豬臀肉75克,熟火腿10克,熟雞脯肉50克,熟竹筍肉50克,大香菇1只,鮮湯、精鹽、味精適量。

制法:將豬肉、火腿、筍、雞脯肉分別切成6厘米長的細絲,香菇去蒂洗凈,放在小碗底部中內面向下。然後,把火腿絲分成三份,整齊豎放在碗裏,將碗間隔成三等分,每等分中放入1份雞絲,2份筍絲,最後將豬肉絲放碗中心,用力撳實,再把肥肉絲墊實,撒上精鹽,澆些鮮湯,上籠蒸15分鐘左右後扣入湯碗中。再將鮮湯燒沸,撇去浮沫,調味,淋入熟豬油,輕輕倒入湯碗中即可。

上海名菜白切肉

白切肉,選料、刀工講究,以其外形美觀,咀嚼有勁,味道鮮美而著稱。

原料:豬腿肉中的坐臀肉1000克,黃酒、蔥姜、蝦子醬油。

制法:將整塊生從臀肉修去皮和肥膘,入水鍋煮沸,加蔥姜、黃酒,撇去浮沫,轉小火燜燒至熟。待冷卻後,節成薄片,依次排列,裝成橋形即可。食時可蘸蝦子醬油,味道鮮美。

上海名菜:小紹興雞

著名上海菜,因上海小紹興雞粥店所創而得名。選用上海名產“三黃雞”,不加任何調料,全憑白水煮成,熟後白切上席,也稱“白斬”雞。味道鮮嫩,風味獨特。30年代,壹個叫章潤牛的紹興人來到上海沿街叫賣雞頭、雞腳,後來在雲南路擺了個小攤,經營白斬雞和雞粥,當時並無店號,人們就稱他為“小紹興”,把他賣的雞粥稱為“小紹興雞粥”。由於精選上海浦東壹帶所產著名的“三黃雞”,質好味美,迅速贏得廣大顧客的喜愛,這家小吃店也成為上海久負盛名的名店。

竹筍腌鮮湯

“竹筍腌鮮湯”是上海地區的名菜。此菜湯汁白濃,肉質酥肥,口味鮮香。每到春天竹筍上市時,滬上人家都喜歡烹制這道佳肴。

竹筍古代叫做“苞”。早在夏代,人們就以筍代食,以筍入貢了,而且代代相傳。同時,也留下了不少贊美竹筍的詩文。“故人知我意,千裏寄竹萌。駢頭玉嬰兒,壹壹脫綿繃。庖人應未識,旅人眼先明……”這是蘇東坡的壹首竹筍詩,說的是竹筍如同脫繈褓的嬰兒,潔白如玉。北方廚師還不識此為何物,羈旅他鄉的我,見筍後眼也發亮了。宋代著名高僧濟顛和尚有《筍疏》雲:“拖油盤內煿黃金,和米鐺中煮白玉。”宋代另壹高僧贊寧還寫了壹本食筍的專著《筍譜》。

傳說清康熙 皇帝特別喜食江南春筍,曹寅與其妻兄李煦,為此在江寧、蘇州織造和兩淮鹽政任內,每年都向京城進貢“燕來筍”(即燕子來時出土的筍)。

原料

鹹腿肉200克,新鮮肋條肉200克,竹筍凈肉150克,黃酒10克,精鹽少許,味精2克,豬油8克。

制法

(壹)將鹹腿肉、鮮肋條肉同時洗凈,刮凈皮上汙物,皮朝上放入鍋中,加水淹沒。先用旺火燒滾,再用小火燒半小時,燒至四成熟時,將鹹腿肉翻過來,繼續用小火,燒至肉皮發軟,用竹筷插得進時取出,乘熱拆去骨頭,修去油膘和皮待用;鮮肋條肉燒至八成熟時撈出待用。

(二)食用時,將鹹、鮮肉各切成四塊方塊,竹筍切滾刀塊,放入原湯鍋裏,先用旺火燒滾,再用中火燒六七分鐘,見湯汁較濃,下味精、鹽燒滾,即可出鍋。

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制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市內也有兩家制作小籠包著名的店家。壹家是豫園商城內的南翔饅頭店,另壹家是西藏路延安路口的古猗園點心店。

城隍廟梨膏糖,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年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為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是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藥材和白砂糖壹起經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在,豫園商城內的上海梨膏糖商店裏出售的梨膏糖是最正宗的。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雲南南路上的小紹興雞粥店,已久負盛名,因操作師傅是紹興人而得名。雞粥的特色是用雞汁原湯燒煮的糯米白粥,雞肉皮脆骨香,肉呈白色,鮮嫩可口,食之無窮。

蟹殼黃,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做成扁圓形小餅,面上粘著壹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熟,形圓,色黃似蟹殼。餡有蔥油、鮮肉、白糖、豆沙等。石門壹路、威海路口吳苑餅家,是供應蟹殼黃的名店。

鵝肝醬片

原料:鵝肝500克

調料:食油,黃油,蔥,姜,生抽,味精,胡椒粉,糖,黃酒

制作:將鵝肝洗凈,再焯水;取壹炒鍋,鍋上火下油,用蔥、姜煸炒,再加入上述調料,放入鵝肝翻炒至熟盛起,等冷卻待用。炒好的鵝肝用粉碎機攪成茸,再取模型,兩面擦黃油,放入鵝肝茸置冰箱冷藏3-4小時至凝固,改刀裝盆即可。

特點:香糯可口,回味悠長,中西結合,營養豐富

推薦酒家:王朝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