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莊村
走馬莊村屬溪翁莊鎮所轄行政村,位於鎮域北部,距縣城9.6公裏,全村***有627戶,1700口人。原村位於白河東岸,因村中石柱上拴著壹匹白馬,故名栓馬莊,後來白馬不翼而飛,故改稱走馬莊。明代成村。1958年修建密雲水庫,村址屬淹沒區,移至今址建新村,沿用舊名。
從2006年開始,走馬莊村以鞏固和延伸創建成果為基礎、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為依托,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生態村建設、環境綜合治理、改善基礎設施等建設,發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的天然條件,大力發展民俗旅遊業,形成生態文明村建設發展新格局。投資2萬元進行花墻內回填土方、栽花、栽樹等街道綠化工作、壘砌花墻4000米;投資18萬元,為村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402臺、改廁620套,搭節能吊炕72鋪。
享譽海內外的魚街
走馬莊村緊鄰密雲水庫,是遠近聞名的漁村,村裏至今還有以捕魚為生的漁民。但讓它出名的卻是村裏的“魚街”,即魚王美食壹條街。這條街是我縣壹條飲食特色街,坐落在溪翁莊鎮走馬莊渡槽以東,雲佛山滑雪場以西,全長1500米,占地2.4平方公裏,有民俗飯店38家,總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這裏飯店做出的醬燉魚頭、汆花鰱等美食味道鮮美,堪稱壹絕。
密雲水庫魚的鮮嫩聞名京都,可以說,這壹切與水庫優質的水資源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密雲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密雲的鐵礦以變質型為主,礦體產生與太古界變質巖系中,大部分分布在縣域內白河、潮河的中上遊地區以及庫區之內,由此使密雲水庫的水有了磁化水的功效。另外,密雲水庫的水蘊含大量的麥飯石。麥飯石內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長期飲用麥飯石水可促進血液循環。麥飯石還能吸附水中很多有害細菌,調節水質酸堿度,使水質保持中性。因此,在這種水環境下生長的魚類能夠長期吸食多種微量元素,體美膘肥,保持其上佳的口感,從而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來魚街吃魚,必點的壹道菜就是醬燉魚頭。據說,醬燉魚頭的醬都是飯店老板各自調配,醬香味十足,燉出的魚頭色澤鮮美,不腥不膩。
近兩年來,獨具特色的魚街生意異常火爆。據統計,僅2008年,魚街內38家飯店,***接待遊客60萬人次,銷售水庫魚30余萬公斤,創旅遊綜合收入1993余萬元,戶均收入52萬元。同時,還解決了走馬莊村150余人的勞動力就業。
同時,這裏還舉辦每年壹度的魚王美食節,這項活動已經成為我縣的壹大旅遊品牌。通過魚王拍賣等活動的開展,吸引了大批遊客,帶動了魚街以及水庫周邊民俗村的快速發展,並使我縣有機魚的品牌深入人心。
今年年初,水庫漁村在北京市旅-業協會和《北京晚報》舉辦的北京春節黃金周最具旅遊人氣獎評選中,榮獲最具人氣的鄉村稱號,成為全市唯壹獲此殊榮的鄉村。
京郊首座漁文化展室
口門子村是走馬莊村的自然村,村裏於2008年建成了京郊首座漁文化展室,如今這裏成為旅遊愛好者又壹所好去處。整個展室雖然面積不大,但所展示的漁文化內容卻很豐富。
漁文化展室陳列著與“漁”相關的實物和圖文,主要分為漁具展示和漁文化類展示兩大方面,展廳的四壁和展臺上,分別擺放和懸掛著各種時期漁民打魚的漁具:漁竿、漁抄、漁叉、排叉、漁簍、蓑衣等。在文化類展區,還陳列了漁民流傳下來的漁歌、號子曲譜以及代表漁民習俗的物品等。據了解,像這樣以漁文化為內容的村級展室在北京還是第壹座。
展室與漁街、民俗村旅遊形成壹體,讓遊客在體驗鄉村旅遊和品嘗水庫魚的同時,進壹步了解了漁文化知識,增強了水源保護意識。
張珊珊張玉文王雲飛/文參考資料《密雲縣誌》、《北京市密雲縣地名誌》(adsbygoogle=window.adsbygoogle||[]).push({});
走馬莊村附近有雲佛山滑雪場、白河郊野公園、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南山滑雪場、密雲黑龍潭風景名勝區等旅遊景點,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雲甘栗、老北京炸醬面、紅香酥梨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