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安陽美食都有些什麽

安陽美食都有些什麽

除了扁粉菜、皮渣、粉漿飯、血糕,安陽還有很多種風味小吃,比如三不沾、安陽三熏、燎花、扣碗酥肉、內黃燒灌腸、道口燒雞等。

三不沾:用雞蛋黃、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甜糯筋道,有點像葡式蛋撻。

由於不粘盤、不粘牙、不粘筷子,故稱“三不沾”。

清朝時乾隆皇帝南巡路過安陽,曾品嘗過“三不沾”,非常喜歡,此後“三不沾”流入皇宮,成為宮廷菜,如今在北京的壹些老字號裏仍能看到它。

安陽三熏:包括熏雞、熏雞蛋、熏豬下水。

安陽三熏創始於民國時期,最早由邵金榮在安陽鼓樓後開設“榮慶樓”熟肉店,聘靖磁州周玉才經營熏雞、熏蛋、熏兔肉、香腸、肘花等。

邵金榮去世後由其外甥閻好德經營,鋪號更名為“德慶樓”。

其後改進熏制工藝,增加熏豬下水等肉品,頗受歡迎,因而流傳至今。

道口燒雞:道口燒雞是安陽滑縣道口鎮“義興張”世家燒雞店所制。

最早創始於清順治年間,至今有350年歷史。

其作法最初從清宮禦膳房的禦廚那裏求得制作燒雞秘方,做出的雞果然香美。

其後制作技藝經歷代相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在安陽市文峰中路、八中路口以及人民醫院對面都開有“義興張”道口燒雞的專賣店,都是當天剛剛燒好的。

正宗燒雞仍用油紙包裹,幾米之外就能聞到郁香。

燎花:安陽市傳統名點,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以錦泰店制作的最為優良。

清嘉慶《安陽縣誌》曾記:“錦泰、鋼泰之燎花均甚馳名”。

燎花原屬南方糕點,據傳清代時,浙江壹位吳姓糕點師傅上京謀生途中,因病滯留安陽,經當地人悉心調理得以康復。

他有感於安陽民風淳厚,便定居於此,並將自己制作燎花的技藝傳與他人,從此成為當地名點,源源流傳至今。

扣碗酥肉:安陽傳統菜式八大碗中,扣碗酥肉最受歡迎。

采用新鮮五花肉先炸後蒸,口感偏淡,但肉質筋道有嚼勁,肉香醇厚。

去哪吃?

1、路邊攤。

吃扁粉菜可以去文源路的老西扁粉菜,十中西側的扁粉菜店,自由路緊挨消防隊東側的扁粉菜小店,安鋼躍進門的姜記扁粉菜,滑校門口的李三扁粉菜,紗廠裏的扁粉菜,永安街和小清流交叉口的扁粉菜等。

吃粉漿飯可去火車站附近,那裏有很多粉漿飯小店,壹般是1元錢壹碗,碗大足夠吃飽。

市區的早點鋪子裏也大都有賣粉漿飯,最集中的位於鼓樓,殷都區的文源街上也有很多。

2、小吃街。

安陽有3條比較大型的小吃街,分別是殷都小吃街、文峰小吃街、貞元小吃街。

其中文峰小吃街最大,坐落在文峰塔北側,種類齊全,很有氣氛。

殷都小吃城位於鐵西路和文源路的交叉路口,以燒烤為主,附近有很多休閑會所,方便住宿,早上還可以就近去品嘗扁粉菜、粉漿飯、胡辣湯等小吃。

貞元小吃街位於貞元廣場東側、廣播電視大廈西側,晚上大排檔經濟實惠。

另外與小吃街齊名的壹個地方是鼓樓,不論早晚,豆腐腦小籠包胡辣湯粉漿飯扁粉菜,壹應俱全,且店主都客氣和善,是非常好的壹個品嘗小吃的地方。

3、盛德利。

安陽最著名的本地飯館,以“老城、老街、老菜、老味”為口號,以安陽本幫特色菜為主打,因為菜品全且風味獨特,“吃在盛德利”已逐漸成為來到安陽旅行的人們必做之事,特別是壹些在其他地方很難吃到的菜,如三不沾、六小碗等。

目前盛德利在安陽開有多家分店,總店位於洹水公園大門南側。

每逢飯點,店內經常爆滿,因此提前預訂會比較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