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壹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臘八粥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臘八粥作文1天,驟地冷了下來,片片雪花輕舞紛揚,又壹年臘八。曾經傲骨的菊花這時終也抵不過嚴寒壹片片花瓣落下,悄然無聲。
臘八,離了臘八粥便少了情味。歲月的花瓣隨風飄舞,記憶又回到了從前。
童年的時光是彩色的,單純,美好。每年臘八,奶奶總會早早備好食材,熬幾個小時,臘八粥的香,便會溢滿整間小屋。
如今再憶,那時的生活,簡約明凈,奶奶也還不那樣老,做起活來亦能幹練生風。
廚房細碎的聲音讓我從回憶中醒來,悄悄溜進廚房,剛壹進去便聞見了各種食材淡淡的清香。奶奶正往鍋裏放食材,“奶奶,煮臘八粥嗎?”好奇著詢問。“是啊,記得原來妳最喜歡吃了。”奶奶壹邊笑著,壹邊將黑米倒進鍋。接而又將另壹盤中的綠豆,薏米倒了進去。“哎呀,何必如此麻煩?幹脆壹起倒進去算了。”我耐不住性子,便嚷嚷著。“那可不能亂放。桂圓寓意壹家人團團圓圓,這蓮子呢,多子多孫……”奶奶說著,倒入桂圓、蓮子。幾粒紅棗滾落,“啪嗒”跌入鍋內。“哎呦,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壹番虔誠的祈禱,才繼續去做手上的活計。“人老啦,不中用了……”奶奶嘆息著。我不忍,想去幫忙。卻被勸了回來,“算了算了,還是我來吧,老祖宗定下的順序,不能亂了。”燈光輕灑,奶奶頭上的銀發根根白亮。歲月無情,她老了,她的歲月之花,怕已落了大半,卻是那樣悄然無聲。
奶奶守在爐旁,微閉著眼,歲月的年輪,滿頭的銀發。臉上,卻仍是慈祥的笑容,歲月靜好,流年宛轉。曾經傲如秋菊的她,幹起農活來能抵壹男子,卻終究輸給了歲月,只靜守在鍋爐邊,守著壹家人的幸福與希望,任憑花瓣雕落,寂靜無聲。
如美花眷,似水流年,終抵不過無情歲月,花有時謝,草有時枯,萬物皆難逃。唯願在花瓣雕落的壹刻,坦然接受,任歲月無情,皆作悄無聲息,壹切平常。
閑花落地聽無聲,願秋菊依舊傲然,奶奶,仍靜守爐旁,而我,在旁相伴。
有關臘八粥作文2“好香啊。”農歷臘八的早上,壹起來,我就聞到了壹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壹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嘗壹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說:“小饞貓,妳知道這是什麽粥嗎?”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歷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媽媽說著,拿起勺子舀了壹點粥,吃了下去。“說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妳想不想聽?”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壹下也好嘛。”媽媽念念有詞的講解著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
有壹天,他因饑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壹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搜羅在壹起,加上壹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壹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壹口壹口地餵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蘇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
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壹天,寺廟裏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壹種習俗。南宋詩人陸遊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壹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從此,每年農歷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裏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後,舀壹勺放進嘴裏,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裏還留有余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
有關臘八粥作文3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麽節日吧?沒錯,今天是1月2日,臘月初八,簡稱臘八節。在這天裏,大家都要喝臘八粥,泡臘八蒜,食用臘八面、臘八豆腐等食品,這些普普通通的食品,正因為在這壹天內熬制,而成為了人們的傳統習俗。今天,我有幸隨富陽日報視頻哥、奶茶姐姐來到延壽院了解臘八節,品嘗臘八粥。
經過短暫的車程,我們便來到了延壽院,黃墻黑瓦,頗有壹番風味。走進齋房,這裏好不熱鬧,十幾位奶奶阿姨忙著制作臘八粥、分臘八粥。趁著這個機會,我們小記者把壹位奶奶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采訪起來。
經過壹番“爭奪”,我終於搶到了話筒,急忙問道:“奶奶,請問您的臘八粥為什麽熬制的那麽好喝,有沒有什麽秘訣可以向我們傳授壹下嗎?”奶奶思索了壹番,告訴我們熬臘八粥時要先放米,煮爛了之後再放大的蓮子啊之類的,然後加適量的白糖,最後放紅豆小的那種,要不停的攪拌。
之後,其它小記者們又提出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奶奶也和藹可親,笑著壹壹做了解答:
“請問奶奶臘八節的為什麽要吃臘八粥呢?”
“具體這個我也不知道,反正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臘八節喝臘八粥。給妳們小朋友每人喝壹碗,祝妳們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長。”
“請問奶奶妳為什麽要來這裏給大家熬粥啊?”
“我們來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這樣心裏也會快樂很多。”
“請問……”
最後,奶奶為我們每人都盛上了壹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臘八粥,喝進嘴裏,原本凍僵了的身體瞬間湧上了壹股暖流,這正是奶奶們的壹片心意,她們壹百多個人在三天三夜之內輪流不停地辛苦工作,在五口大鍋內熬制臘八粥。
有關臘八粥作文4農歷臘月初八是壹年壹度的臘八節,為了慶祝這壹傳統的民俗節日,銅陵日報社小記者工作室為我們小記者組織了壹場“穿越千年,體驗傳統,我們來過臘八節”活動。
活動這天,早上壹起來,我吃完早飯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小記者工作室,和大家壹起坐大巴車前往安徽老家酒業。
剛進酒廠大門,我們就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氛圍,只見壹面面彩旗隨風飄揚,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那鑼鼓聲聲,打鼓的人們笑容滿面,更是感染了我們,我們也不由跟著快樂起來。
老師首先帶我們來到了存放酒的地方,只見屋子裏到處是紅紅的酒壇子,大的、小的,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用鼻子輕輕壹吸,妳會聞到糧食發酵後的香味,壹陣陣沁人肺腑。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釀酒的地方,壹進屋子裏,大家就圍住了壹個巨大的釀酒器,議論紛紛,“哇!”“這也太大了吧!”“裏面裝的是什麽呀?”我們妳壹句我壹句地議論起了這個釀酒器。這時壹個更大 的 蓋 子往釀酒器上面壹蓋,便開始釀酒了。老師對我們說:“過十幾個小時後,壹些液體會通過釀酒器下面長長的管子流出來,這些液體便是酒。”我們轉過身來,只見釀酒器後面還有壹個壹個的坑,上面蓋著壹層層塑料布。老師指著那些坑對我們說:“這坑裏有小米、玉米、糯米、小麥、高粱,把它們放在坑裏經過發酵,就可以通過釀酒器制作成酒了。”哦,原來酒是這樣釀出來的。
走出釀酒車間,我們又來到了講座現場,壹位老爺爺告訴我們臘八節的來歷。原來,人們將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被稱為“臘日”。臘八節壹般有兩大習俗———吃臘八粥,做臘八蒜。臘八粥壹般由紅豆、花生米、紅棗、蓮子、薏米、葡萄幹等放在壹起熬制而成。而做臘八蒜就是在這壹天腌制大蒜,等到開春再吃。臘八節居然還有這麽多知識,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臘八節活動不但讓我們了解了釀酒的過程,更感受到我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我們應該多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有關臘八粥作文5“好香啊。”農歷臘八的早上,壹起來,我就聞到了壹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壹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嘗壹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說:“小饞貓,妳知道這是什麽粥嗎?”
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歷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媽媽說著,拿起勺子了壹點粥,吃了下去。“說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妳想不想聽?”
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壹下也好嘛。”
媽媽念念有詞的講解著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壹天,他因饑餓與勞累昏倒在野外,被壹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非常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搜羅在壹起,加上壹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壹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壹口壹口地餵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非常快蘇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壹天,寺廟裏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壹種習俗。南宋詩人陸遊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壹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從此,每年農歷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裏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後,舀壹勺放進嘴裏,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非常快融化了,嘴裏還留有余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
有關臘八粥作文6“喝臘八粥啦!喝臘八粥啦!”聽到學校裏廣播的'通知後,我忍不住的在教室裏叫了起來。同學們的眼光齊刷刷地向我看來,異口同聲地說:“看妳就是個吃貨”。我向他們做了個鬼臉,嘴裏輕輕地念叨著,“好像妳們都不想吃似的。”
沒壹會兒,就有兩個不熟悉的叔叔擡著壹大籃東西向教室走來,我想肯定是臘八粥來了。
果然,他們走進教室就給我們每人送上壹碗碗裝的臘八粥。“謝謝叔叔!謝謝叔叔!”我接過臘八粥就迫不及待地打開蓋子,壹陣陣濃濃的香味就撲鼻而來。我拿起勺子盛了壹口粥就往嘴裏送,哇!又甜又糯的粥滑進嘴裏,嗯,真好吃!我壹邊吃壹邊仔細地觀察這盒暖暖的粥,心想,是用什麽材料熬出來的粥啊,會有這麽好吃?點了點攙在粥裏的材料有不下二十種之多,其中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棒子、葡萄、白果、菱角、紅豆、花生……哇!“這粥裏面的品種也太豐富了吧!”我對同桌葛方冉說。“是啊,美味吧!”她津津有味地品嘗著。
這時,她突然話題壹轉,問到:“妳可知道這臘八粥是誰送來讓我們吃的嗎?”“不知道!”“我就知道妳這個吃貨就管好吃的,不知道去品味好吃以外的另壹種味道!”“還有另外壹種味道?”我感到疑惑。“告訴妳吧,看妳好奇的樣兒?當然,允許妳壹邊喝粥壹邊聽!”葛方冉平時知道的八卦最多,這時她又娓娓道來……
原來是這樣的啊,我停下手中的勺子,對葛方冉說:“那我們還是得真心地感謝陳思奇的爸爸,把我們想的如此周到,在這樣壹個溫暖的節日裏,給我們大夥兒還這麽多人都能吃上又溫暖有美味的臘八粥!”“是的!”葛方冉微笑地靜靜點頭,諾有所思……
不知不覺碗裏的粥已被我吃得見底了,我慢慢懂得分享的快樂,那是臘八粥以外的另壹種味道,美好深遠!
有關臘八粥作文7又是壹個臘八節,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壹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
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非常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夥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壹路小跑,直沖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非常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壹起,雙手冰釬壹鑿,“哧溜”壹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後面的人壹推,嘎啦啦壹陣沖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沖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後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壹塊更大的石塊,大夥像串糖葫蘆,壹個壹個拽著前面人的襖後襟,齊聲令下,壹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 翻,腦勺著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有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回蕩著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遊(為的是幹凈),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淩,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著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著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床,與姐姐弟弟爭先恐後,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裏,搶著去餵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淩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著似笑了的冰淩人兒,心裏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盡管沒有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