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 風幹牛羊肉
風幹肉是非常有特色的壹種西藏食品。每年年底,當氣溫在零度以下時,藏民們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風幹,到來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經過風幹之後,肉質松脆,口味非常獨特,令食者回味無窮。
小吃: 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藏族群眾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的必備之飲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藝很獨特。先將青稞洗凈煮熟,待溫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封閉,讓其發酵,二、三天後,加入清水蓋上蓋子,隔壹、二天後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酸甜,酒精成份很低,類似啤酒。喝青稞酒講究“三口壹杯”,即先喝壹口,倒滿,再喝壹口,再斟滿,喝上第三口,斟滿幹壹杯。壹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會唱著酒歌敬酒。盛大宴會上,有專門的敬酒女郎,藏語叫“逍猛”,她們穿著華麗的服飾,唱著最迷人的酒歌,輪番勸飲,直到客人醉到為止。
小吃: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主要飲料。它的做法是,把磚茶(加少許土鹼)熬成很濃的茶汁,倒入壹個長約壹米、直徑十余厘米的木質桶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壹種活塞似的棍軸在桶內上下沖擊,使水、油交融即成。
非常好客的藏民用酥油茶來招待貴客,此時客人不能謝絕,否則藏民會認為您非常失禮。
並且在西藏,有可能的話最好盡量多喝酥油茶,因為它是最好的營養和熱量補充劑,並且易消化、耐餓解渴,甚至可以治療感冒和初到高原的不適反應。
羊卓雍風幹肉
風幹肉是藏區牧民主食之壹,由切割成條的牛羊肉晾曬風幹而成。羊卓雍湖區人家每戶均有專門的曬肉房,四壁皆墻,僅以壹小天窗通風,藏歷10月(公歷11或12月)冬宰期間大量投入使用。風幹肉以羊肉為主,整只或切割成細條的都有,無需過多工序,自然風幹到次年1月(公歷2或3月)即可食用。因為羊湖豐富的野生植被及略含鹽份的湖水供羊生養,所以這裏的風幹肉自然有壹股淡淡的鹽漬味,口感非常好,是款待賓客的上佳食品,以前常供奉給藏政府享用。
小吃: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特有的壹種主食,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後磨成面粉,食用時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團吃,也可調以鹽茶、酸奶或青稞酒。藏族群眾還常用蘿蔔、油菜葉加壹點糌粑煮成粥(藏語叫“土巴”),以代替主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