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勝在能吃苦
1955年,周潤發出生於南丫島壹個農村家庭。從小,周潤發就無心學習,逃學是家常便飯。
他經常壹大早背著書包出門,去田裏亂跑、去河邊釣魚、去偷米餵雞,聽到下課鈴聲壹響,他就裝模作樣回家:“媽媽,我放學了”。
有壹次,周潤發壹進家門,媽媽就拿著扁擔毫不客氣地砸下來,暴揍了他壹頓。村子小,周潤發在外頭瞎跑瞎玩的情景早就傳到媽媽的耳朵裏了。
“我在南丫島長大,在村中小學讀書,自由無心學習,讀書很懶,從小對書本和語文沒有興趣”。
好在,周潤發念完中學就到頭了:因家庭貧困,他不得不輟學打工。
17歲輟學,18歲進入TVB無線電視臺藝員培訓班。這壹年裏,周潤發做了很多事,他當過送貨員、推銷員、郵差、出租車司機、洗車仔……
那時候,周潤發沒有為將來做過打算,更談不上有什麽夢想。直到進入TVB,他的人生才迎來轉機。
1980年,香港無線電視臺播放《上海灘》,這是壹部紅遍大江南北、引起轟動效應的電視劇,周潤發因此片奠定了巨星的基礎。
但在《上海灘》的背後,是周潤發多年跑龍套、奮鬥的身影。
TVB培訓班導師陳有後曾說:
“周潤發勝在悟性上,也勝在能吃苦上”。周潤發有多能吃苦?
拍攝《監獄風雲》時,有壹場戲是周潤發越獄,為了躲避追捕,他必須跳進壹個糞坑。
當揭開糞坑蓋子時,瞬間臭氣熏天,現場所有人都捂住了鼻子,但當導演喊“跳”時,周潤發二話不說就跳了進去。
有跳糞坑的精神,周潤發能成功壹點都不奇怪。
從小無心讀書,但在2003年,周潤發卻成了首位被列入中學教科書的演藝界人士。
課本中,“講讀篇章”選的是嶽飛的故事,“導讀篇章”選的是孫中山的故事,而在“自習篇章”中,周潤發的故事足足占了12頁篇幅。
與嶽飛、孫中山並列,足見周潤發之優秀。
二、劇本上的字只能死記硬背
聽說被列入教材,他十分高興:“希望從我的經歷中,可以令年輕人明白,壹個人成功要付出好多努力,重要的是做事不要怕辛苦和挫敗,則成功必然在望”。
教科書主要講述周潤發40歲零基礎學習英語時的刻苦精神。
1995年,周潤發出演《和平飯店》,這是他最後壹部純粹的港片;1998年起,周潤發開始出演好萊塢電影《替身殺手》、《再戰邊緣》、《安娜與國王》。
中間三年時間裏,周潤發主要幹壹件事:和太太到美國學英語。
這壹年周潤發40歲,又無任何英語基礎,學英語於他而言是壹項難度系數相當高的挑戰。
“我的英語根底,自小很差,完全不能用英語溝通”。
周潤發從最基本的A、E、I、O、U學起,每天讀低俗雜誌、念報紙、看電視,從新聞報道、紀錄片、電影裏學習,妻子陳薈蓮也壹字壹句地教他,充當英語老師。
有意思的是,為學地道的美式英語,周潤發曾把筷子放在嘴裏學卷舌,這個方法效果如何不好說,但讓周潤發做了好幾天噩夢。
回顧這段學英語、進好萊塢的往事時,周潤發說:“I take my best , I've no regrets”。
實際上,高中都沒畢業的發哥不僅英語差,語文也不好。
“壹進訓練班,才知道語文知識貧乏的害處”,多年後,周潤發談起這段往事只能苦笑。
最慘的時候,壹頁劇本上的字他都沒幾個認識的。別人念壹次對白就很熟練,他每次都要念十回八遍:
“劇本上每壹個字,只有死記硬背”。
連劇本都看不懂,周潤發憑什麽在香港演藝界脫穎而出?憑什麽成為巨星?
對此,周潤發很謙虛:“那是因為劇本寫得好,導演對角色的講解很用心……我只是依照導演的教導把角色做好”。
但就像學英語壹樣,周潤發實際上付出了比別人多八倍、十倍的努力。
三、找周潤發,去菜場
除了努力,周潤發的另壹個品質是“親善”。
香港有個段子:“想遇到香港明星,就到中環奢侈品店逛街;想要遇見周潤發,就到地鐵、公交站和菜市場”。
周潤發是出名了的“親民”。
他不喜歡坐名車、遊艇,喜歡擠巴士、地鐵、渡輪;他穿98元的T恤、15元的人字拖、每個月只花800港幣。
有網友問他:“發哥,妳用的是蘋果還是三星”,他回答:“我用的是諾基亞”。
直到2015年諾基亞壞了,發哥才用上老婆淘汰下來的智能機。
60歲大壽時,他的生日宴相當寒酸:
沒有明星、沒有名流,甚至連包間都沒有,他和老婆找了壹家餐館,買了壹個蛋糕、點上壹根蠟燭,拍了照片、吃了飯,完事……
美食家蔡瀾曾說:“九龍城真正的王者是周潤發”。
九龍城是香港老城區,這裏擠滿小商小販,十分熱鬧,周潤發最喜歡的就是到這裏買買菜、聊聊天。
每壹家店他都熟悉,甚至連老板的祖母都認識,“他可以隨意賒賬,吃完就簽單,幾個月結壹次賬”。
有壹次,周潤發和工作人員淩晨壹點到酒店用餐,為了不耽誤酒店服務員下班,他要求所有人10分鐘內必須吃完。
吃完後,他還送給所有服務員蛋撻、鮮花和簽名,感謝他們加班。
曾江曾說:“(買菜時)每個人要他拍照他都拍。這個就是發仔,全世界沒有的”。
發哥也極力照顧家人。他是出了名的大孝子,為了母親健康,他每天都堅持帶她去遊泳,他還每周都帶家人聚餐,壹手包辦。
發哥的姐姐還透露:發哥很早就送給兄弟姐妹房產物業。
對待朋友上,發哥以義為先。吳孟達是發哥的同學,他走紅後曾沈迷賭博,欠下30萬巨款,找周潤發借錢,周潤發只回了他五個字:“妳自己解決”。
因此,吳孟達曾咬牙切齒地說:“我這輩子最恨周潤發。”
後來,吳孟達接到電影、渡過難關,他請導演吃飯:“感謝妳幫我走出困境”。
導演回答:“妳應該感謝的是發哥。”這個角色是發哥替他爭取到的!
周潤發對導演說:“如果我拿30萬給他,他還是會在賭場上輸光,還是會在夜店裏喝到爛醉”。
周潤發不會給朋友錢,但會幫朋友賺到錢。
努力、謙虛、親善、充滿煙火氣,熒幕外的周潤發不是巨星,只是個普通老百姓。
壹次拍戲時,任泉曾問周潤發:“發哥,妳賺這麽多錢,給誰花呢?妳又沒孩子。”
周潤發回答:“這些錢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而已”。多年後,任泉才真正理解了發哥這句話。
2017年,發嫂陳薈蓮透露:“我們已把這筆錢百分百捐了出去,已設立好慈善基金會,手續也辦妥了”。
發哥要捐的是整整56個億!
博愛每壹個人,這就是從南丫島上岸的發哥壹生的行為準則。正如他的臺詞所說:“就是害怕我幫不了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