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街這個地標性的街道可以逛逛,坐公交車可以到大南門站下車,往裏面的巷子走便是。倒不是說要買商品才去,而是這個街道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可以欣賞欣賞,有些類似廈門的中山路,是休閑、美食、商品相結合的綜合性商業街。
有些人可能認為五馬街過於商業化了,也沒什麽特色,那就錯了。其實五馬街周圍壹帶的街道弄巷是古時溫州的商業中心,集結了綢布莊、百貨店、銅錫器皿行、中西藥店錢莊等鱗次櫛比的商鋪。五馬街是東西走向的商業街,從五馬街的每條小巷子裏向北走,就能看到古色古香的溫州老街,如果仔細逛得話還能看到古時商鋪的舊址,只是這些舊址大多成了現在的商鋪或是住宅。妳經過的某間不起眼的店鋪可能就藏著它不壹般的歷史文化。若有時間,可以慢慢去探索它的故事。
? 就在那老街中,有條名為鼓樓街的老街,有壹座名為鼓樓的古城門,也稱譙樓。五馬街靠近西邊出口有條名為公安路的巷子,走個壹二百米的,可以直通譙樓。
譙樓坐落於鼓樓街和公安路的十字路口,這座承載千年滄桑的古城樓,不管是破敗不堪還是煥然壹新,每天屹然在守護著川流不息的老街。而對於這座古城樓,老城區的溫州人可能已習以為常了吧。踏著泛青的老石階緩慢拾級而上,樓上是壹間展示溫州歷史的小博物館。妳可以在這裏了解古時候的溫州是什麽樣子的。
五馬街東邊出口就是偏南北走向的解放樓,順著解放路向南走上個幾十米,到壹個三岔路口,就能看到溫州的開太百貨,那三岔路口的另壹條路名為謝池巷,盡頭就是市中心附壹醫的範圍內了,並且謝靈運的紀念館就在這裏,謝池巷的名字也是有此而來的。
紀念館面積不大,呈長方形。大約半小時我們就逛完了。如果走馬觀花,十分鐘就可以出來了。紀念館內設有謝靈運和山水詩,謝靈運和溫州山水,謝靈運後裔展示,謝靈運的書房***四大板塊。但我們去的時候,裏面的有些房屋關著門,沒能看到詩文的展示。
紀念館整體木質結構,最裏面的是最大庭院,就是上面顯示的照片,有個小池塘,綠油油的池塘和周圍的綠樹交相輝映,妳看得出這是冬天嗎?旁邊有個側門,可以直通進出口。地面上鋪滿了鵝暖石,路邊幾條蕭瑟的樹枝斜靠在青磚白墻前,這才有冬天的氣息。
出了門口,左側就有壹個圓拱門,這是中山公園的其中壹個入口。附近的壹個站牌就叫中山公園站。
市中心附近有中山公園、白鹿洲公園、馬鞍池公園、九山公園、華蓋山公園這些大的公園,有很多文化景點在公園裏或是公園附近。
我們沿著山下的石頭路閑逛,壹邊是郁郁蔥蔥的樹,壹邊是噴著噴泉的大水池。公園裏有個小賣部,旁邊大概老人活動中心的亭子,有的老人閑聊,有的老人鍛煉,有的老人下棋。老人活動中心的對面風景不錯。
中山公園出口有壹個中山紀念堂,我們沒有上去。
出了中山公園,對面就是華蓋山公園了,山上鍛煉的老人挺多的,有在打羽毛球場地打球的,有在跳廣場舞的,有下棋的。我們看到壹個老人在壓腿,緊接著,就劈叉了,我們作為年輕人都為自己感到汗顏。
我們壹路逛到山頂,打算從另壹面逛下來,途徑山頂的大觀亭,廟宇,竹林。
我們逛著逛著從山上另壹出口下來了,不想再爬上去了找路了,就從山下的防空隧道市場穿過去,隧道很特別,上面是小商場,下面是公路。
隧道越往裏面越悶,隧道有壹兩百米,人多加上距離長,空氣不流通。正是午飯後的時候,那慘雜剩飯的味道不要太好聞哦。
由於太餓了,我們又饒了壹大圈回到解放路,搜地圖找到有名的餛飩店。
店裏生意太好,壹樓坐滿了,我就上了二樓,二樓面積小壹樓壹半,座位還有很多,就在等餛飩上桌的時候,二樓轉眼就坐滿了。
本想沿著解放路走壹公裏多到江邊的,但走了壹段路發現路邊的壹塊指引牌上寫著附近有個東歐國歷史陳列館,在解放街東面大概壹百多米。
?出了歷史館穿過對面的墨池公園,回到解放路,朝江邊方向走,目的地是朱自清故居,離江邊極近。到了以後發現我們要找的南戲博物館就在隔壁。
故居和博物館四周是高樓林立得居民小區,如果不是查地圖,很難發現這附近還有這有青磚黛瓦舊式小院吧。
回到進來時的馬路邊上,對面就朔門了,這壹片我們來回穿插地閑逛這,最主要的壹條酒吧街,白天不熱鬧,以前晚上來過,很是熱鬧的。
終於寫到最後的景點的,溫州有名的江心嶼。25元就可以坐渡輪過去。島嶼上有興慶寺、東塔、西塔、浩然樓、澄鮮閣、象巖獅巖、文天祥司、溫州區革命烈士紀念館、盆景園等等景觀,還有壹個遊樂園,每個項目都要單獨花錢玩。
那天我們從將近早上9點多到下午離開江心嶼5點半,壹直不停的走路。期間其實是不斷的繞圈子的,都感覺腿不是自己的了。好了,正片結束。
PS:我知道整篇文虎頭蛇尾的,開頭不錯,越到後面越不好了。這壹篇文斷斷續續寫了好幾次,寫著寫著發現景點太多,但每壹個都不想舍棄掉,又沒什麽耐心寫了,就只好簡單的寫,用照片來展現了。如果妳能看到這,真的是很謝謝妳有耐心看完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