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風景與美食,在濯水的華麗邂逅

風景與美食,在濯水的華麗邂逅

相機、背包,說走就走的旅行,相約、獨行,想走就走的外出。濯水古鎮,壹個可以免費發呆的地方。

後河古戲、風雨廊橋、阿蓬江濕地的白鶴,青磚黑瓦、石板老街,土家阿妹的油紙傘,加上我,悠然散漫步濯水,放松下來,把心情安放在這個寧靜而古樸的小鎮,和著麻糖叮叮當當的敲打叫賣聲,老家的感覺似乎觸手可及。

我壹直覺得風景與美食便是呼喚我們行走的理由,好的風情,飽眼福,令人感動、興奮了大腦,而食之有味的美食,愉悅味蕾、舒緩情緒、凈化心靈。在享受美食的候,生活中那些擾人的思緒每每都會被平復下來,令人忘卻原本的起伏不定,感受幸福的滋味。

如果妳是壹名食客,走到壹處,都需要靜下來,聽聽當地人們的講說。濯水的美食,至今保留著太多原始的粗糙感,無論是刀工、裝盤、還是味道。取名也土,“五腰臺”、“三腰臺”、“九盤十大碗”、“五品四襯”,全是口水話。而“吃刨湯”的說法,更是土家人殺年豬時對於熱鬧場景的直接描述,來源於生活,大俗大雅、幽默直接,可以看出濯水的菜,自成壹派,與川渝壹帶江湖上的其它菜系也就少了很多瓜葛。

?聽老人們說,“五腰臺”,就是吃壹頓飯要五上五下,喝開胃油茶湯、吃涼菜、喝酒熱菜......五個場次下來,需半天功夫,有四十余道菜。“三腰臺”,要求三上三下,主輔菜有二十余道。“九盤十大碗”,講究九個盤子,中間壹個大品碗,“五品四襯”,則是五個品碗四個盤子盛裝九道不同菜品,每壹道菜都有要求,上菜排位也頗為講究。以致於後來說講排場都用“腰不倒臺”來形容了,這些菜品也講色香味型營養,蔬菜都留有壹席之地,比如胡蘿蔔,後來菜品江湖上的“沒有胡蘿蔔都成不了席”就出自於此,老人們的描述很有場面感,可見其曾經關於吃飯這件事在小鎮是何等講究。

阿蓬江在麒麟蓋與五福嶺之間穿行,與蒲花河在小鎮相遇,似久別的情人,阿蓬江屬於這大山的男子,穿越千山,倒流800裏,蒲花河蜿蜒含蓄似柔情女子,輕盈而美麗,他們的相逢造就了兩江兩山濯河兩壩,當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物也必然多樣:山民們煙熏火燎,有了臘肉飄香,河裏人打漁摸蝦,河鮮與水的味道,撲面而來,而鄉下的人們,千百年來,更是在“腌”“鲊”上下足了功夫,“腌”、“鲊”本用於食物保存,結果讓食材有了酸香可口的獨特味道。

? 有菜還得有酒,60度的泉孔酒,土家人稱“苞谷燒”,象山民壹樣烈的個性鮮明,用此酒作為攔門酒,壹碗下肚,放倒無數人,這氣勢。

吃飯喝酒,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卻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油鼓、酸魚、茴香炸貨、香草芭、馬打滾、綠豆粉這些小吃則是當地人正餐之外的補充。老街上的阿婆的年紀好象被凝固了壹樣,幾十年壹直在街邊做這些簡單的小吃,忠誠的保持著老街的味道。

? 老街從壹千年前走來,當風景與美食相逢,便在這裏生根,發芽,沈澱積累,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感受美食,輕撫蒲花河,泛舟阿蓬江,好想遇見妳。

? 劉昌勇.2017年4月,於天涯客棧

?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