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校回應,自費徒步觀影壹事屬實,活動也是自願的,參加觀影的是高壹、高二的學生,他們此前長期處於上網課的狀態,學校才組織了此次校外實踐活動,既能鍛煉放松,又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校外鍛煉、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這些出發點都沒錯,只是這事組織得可謂“槽點滿滿”。
首先,是安全與健康問題,電影院與學校往返距離七公裏,時間大概花費兩小時,路程著實不近,而且正處二月寒冬天,學生徒步在公路邊行走,已然存在不小的健康和安全隱患。這樣的長途鍛煉與影視教育相結合,有些不倫不類之感,其中是否有利益勾連需要打上問號。
其次,這次活動的意義讓人質疑。2018年,教育部、中央宣傳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指出,要註重遴選思想性、藝術性強,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優秀影片,推薦給中小學生觀看。《滿江紅》雖說具有壹定的歷史性,但作為壹部正在上映的商業電影,內容虛構成分較多,目的也更多是為了娛樂大眾,其能否作為壹部“愛國主義電影”尚有爭議,且片中包含不少暴力、軟色情鏡頭,是否適合大規模組織學生自費觀影也需仔細斟酌。
對此,當地教體局負責人回應稱,壹般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不能組織學生觀看有爭議性的電影,該校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對學校組織觀影活動及對具體電影名目沒有硬性要求,在市內組織學生活動可以不向教體局報備。事實上,不論是否需要報備,如何遴選優秀影片,誰來遴選優秀影片,學校都需要充分考慮教師、學生及相關教育專家的意見。雖然該校是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但800多名學生外出的活動,更需要有效的監管、審慎的決策與精心的組織。
此外,此次觀影是否真的“自願”也是網友們關註的焦點。學校工作人員表示,“學校會提前把通知弄好,提前開班會,家長群發給家長去看,還要有回執。”還有網友問:“要寫觀後感嗎?”學校回應稱:“安排。”開家長會、發通知給家長,需要回執,再加上要寫觀後感,如此壹番操作,學校讓學生自願參加的誠意就有些微妙。雖然學校稱跟電影院合作進行了團購,票價25元/人,但終究還是收費的,在集體實踐活動壓力下,這種收費已經多多少少有了些強制的意味。
希望這件事能給學校提個醒,學生事無小事,組織大型的學生活動,尤其是存在學生安全、健康隱患的活動,不能如此任意隨性。想讓學生鍛煉身體、接受課外教育初心無錯,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價值判斷,用心做好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