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外國人最鐘愛哪些中國菜?

外國人最鐘愛哪些中國菜?

咱們大中國的美食可以說征服了壹大堆外國人,不過他們心中最愛的中國美食,咱們可能聽都沒聽過,讓人不禁懷疑,他們可能是愛上了“假中餐”。最著名的兩種外國人喜歡而中國人壹頭霧水的菜式,應該就是左宗棠雞和李鴻章雜碎了。外國人那可是除了中國人以外的整個地球的人民吶,當然什麽情況都會遇到啦,喜歡,不喜歡的。大部分美國人的確喜食甜的,油炸的。之前在美式中餐館打工的時候,超級多人點那個左宗棠雞(大塊雞胸肉油炸,淋上醬汁)和Orange Chicken。!這兩個強行帶歷史名人出鏡的菜其實不過是噱頭罷了,左宗棠雞本是壹個湖南廚師自創命名的,70年代由他傳去美國,由於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喜愛而名聲大噪。它其實就是炸過的雞腿肉再炒成酸甜的口味,可能外國人對於這種酸酸甜甜的食物沒有什麽抵抗力吧,現在這幾乎是他們去中餐廳的必點菜了。其實外國人能否接受中國菜(我的經歷為川菜)還是得看個人的經歷(有些人滿世界跑的,性格開朗,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家庭背景(比如父母或者親戚什麽的有和中國接觸的經歷,自己本身也接觸過正統中國飲食,文化),種族文化(本族飲食習慣和中餐,如川菜,是否有相似性和重疊性等等),很難壹語概括。不過我想說,用美食拉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感情,真是非常高效的壹招!

而李鴻章雜碎的起源更是早,1879年的中餐廳菜單上就有了這道菜,據說是李鴻章當年去往美國時廣受關註,餐廳就強行蹭了壹次“熱度”,把這道肉絲炒菜絲冠上了李鴻章的名字,從此這就成了早期中餐廳的壹道招牌菜。食物本來就是很帶有個人色彩的東西,況且我這個例子裏面,接受中餐的和不接受中餐的人參半。有的親不要太激動覺得,外國人不喜歡=因為沒吃到正宗的/因為沒嘗過其他菜系!

如今這兩道西化的中餐已經滿足不了外國人的胃口,為了吸引外國食客,國外的中餐廳首先從招牌出發,《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提取了4萬家中餐廳的名稱,做了壹張詞頻分析圖。壹個嫁給中國男人的外國女性有著這樣的體驗:“他們第壹次在中國吃中國菜是在上海去寧波的火車上。他們吃的是盒飯。我爸爸吃完了問了我壹個很嚴肅的問題:這個車廂餐館是幾星級的?我丈夫為讓爸爸媽媽高興,在家做水蒸蛋給他們吃。他在裏面放了蝦仁和枸杞。媽媽吃完問了我壹個嚴肅的問題:他為什麽不告訴我他是壹個廚師?”這真的是說明我們中國菜真的很好吃!第壹嘛,名字裏壹定得有中國(china)餐廳(restaurant)這種標誌性詞語,其次,得有代表咱們的動物,什麽熊貓啊(panda),龍啊(dragon),或者是帶有粵語的鍋(wok)這個發音的單詞,可能鍋這個字看上去就很好吃?而最受歡迎的招牌顏色是金色和紅色,看來這兩個顏色在他們心中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要讓中餐更符合外國食客的用餐習慣,還有壹點就要分次序。先是頭盤,然後主菜主食,最後再來壹道甜點。國外中餐的頭盤就包含了幾種我們在國內幾乎沒聽過的菜式。先是炸蟹肉餛飩,裏面包含著厚厚的奶油和奶酪,口感嘛,也是鹹甜混合。分普通外國人,和知道中國真正的中國菜的外國人。在阿根廷,“中國菜”基本上只包括以下三個菜:炒飯,炒面,油餅!最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真正的中國菜比這些好吃多少!

很多美國人覺得這是對中餐的歧視而且容易讓人感覺到冒犯,不過這首詩確實也說明了近些年中餐在海外的發展真的十分迅猛,也逐漸成為了外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個部分,雖然.......菜式奇葩了壹點,但是他們吃的也很開心啊!所以在國外有名的中餐連鎖打死不進入中國市場,要是讓老外知道自己吃了壹輩子的中國菜其實不是中國菜非砸了這些店的招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