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肉松制作方法壹:
原料:豬腿肉1000克。調料:醬油400克,白糖60克,味精5克,料酒100克,茴香粉4克,姜200克,八角15克。
做法:將豬腿肉順其纖維紋路切成肉條,再橫切成3厘米長的短條;將切好的肉,在清水中煮制,同時加入姜100克、茴香粉2克、八角10克、料酒50克,待水沸時將表面油沫雜質撇凈。煮制2個小時左右,待軟爛時,撈出晾涼。再倒入另壹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原汁湯,倒入醬油、姜100克、茴香粉2克、八角5克,加熱,待肉湯減少時,再加入料酒50克,白糖、味精翻動數次,約煮3個小時,肌肉纖維軟松後,用中火,壹邊用鍋鏟壓散肉塊,壹邊翻炒。註意不要炒得過早或過遲。因為炒得過早,肉塊未爛,不易壓散,炒壓過遲,肉塊太爛,容易焦糊,造成損失。在肉塊全部松散和水分完全炒幹時,顏色就由灰棕轉變成灰黃色,最後就成為具有特別香味的金黃色肉松了。
太倉肉松制作方法二:
原料:
純豬後腿肉5千克 (十斤)、大茴香20克(四錢)、桂皮20克、姜汁50克、醬姜片40克、蔥50克、丁香少許、白糖(或冰 糖)100克、紅醬油750克、黃酒125克、姜片50克(壹兩)。
做法:
將豬肉洗凈切成塊,下鍋加水1.5公斤和蔥、姜汁、黃酒、醬姜片,用大火燒開,撇去泡沫,待肉微酥後,加白糖、醬油、大茴香、桂皮、丁香、用小火燜燒。燒時要不斷炒拌,防止產生鍋巴,等汁炒幹後,再揉炒至成絨質的肉松揀去渣粒,冷卻即成。 太倉肉松以鮮豬後臀尖精肉為基本原料,經切條、煮松、炒松、搓松4道工序制成。肉松耐貯存,壹般情況下3-4個月不變質,真空密封可保存壹年以上。
太倉肉松在烹制上更有其獨到之處:不斷地翻煮,大鍋內的原汁原湯,要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收幹在肉松裏,肉又要煮到油脂全部泛起、濾盡,纖維酥而不爛。中間兩次投放作料與翻炒的時間、火候前後不能相差幾分鐘。油脂含量、水份都要憑肉眼估計,肉壹出鍋就再也無法回鍋重炒。因此,就是炒好的肉松,經儀器分析後,往往也分為壹、二、三等品。 貨品下架、生產萎縮、銷售停滯,這場無妄之災幾乎把這家擁有百年傳承的老廠壹棍子打死。幸虧這時,地方政府站了出來,壹場聲勢浩大的整改和正名,終於將這家老廠保了下來。可是,活下來的他們面臨的又是壹個漫長的恢復期。事發時,太倉肉松食品公司總經理李耀球曾壹臉苦笑地告訴記者:“最少,我們得用三年才能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