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笛韻森林人家是莆田市首家“森林人家休閑健康遊”省級試點。2008年4月被福建省林業廳和省旅遊局評選為福建省首屆十佳森林人家;2011年12月,被評為福建省三星級森林人家;2012年9月,被評為福建省鄉村旅遊三星級經營單位;2013年12月,被評為福建省笛韻水鄉漁村;2015年10月,榮獲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2018年2月,榮獲2017福建省最美森林人家;2018年7月13日上午,涵江區大洋鄉紅色家風記憶館開館儀式在笛韻森林人家原民俗展覽館舉行,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郭誌誠為紅色家風記憶館揭牌,並授予該館“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牌匾。
創始人:陳梓笛先生
莆田笛韻森林人家創始人為陳梓笛先生。陳梓笛先生是原大洋鄉文化站站長,出於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未來旅遊行業發展趨勢的準確把脈,依托大洋的天然美景,陳梓笛先生決定以文化宣傳為主線,以大眾對旅遊的需求為基礎,創建笛韻森林人家,受到了區政府及鄉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2月27日,CCTV歷史頻道對陳梓笛先生的文化宣傳事跡做了跟蹤報道,那時起陳梓笛先生及其創辦的笛韻森林人家開始受到外界的廣泛關註。之後福建省電視臺及莆田地方電視臺曾先後多次多陳梓笛先生個人及笛韻森林人家展開專題采訪與報道。2016年,陳梓笛先生被評為“莆田市2016年度最美文化工作者”,後多次受邀參加各重要會議發表演講,受到了各界的好評,同時笛韻森林人家名聲大噪。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大洋四面環山,至今仍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崇山峻嶺中奇峰異石,風景秀麗。在革命年代,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森林茂密,易於躲藏,外界僅有幾條小路可通往閩中司令部,這裏也因此成為絕佳的軍事要地。現存的“太子橋”、將軍廟等也在民間流傳下了驚心動魄的軍事傳說。今天交通已經四通八達,這裏被譽為“莆田的後花園”,由於距福永興三地車程皆僅壹個小時,這裏成為莆田市及大洋周邊輻射區域最佳的休假療養地。在農耕歷史中,由於對外封閉,這裏壹直保留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因此這裏也成為近代鄉村發展的“活化石”,至今保留著農業發展過程中使用過的各種用具,民俗文化在這裏也完整得得到傳承,對於老壹輩,這裏的壹切都充滿了親切感,而對於年輕的壹代,這裏的壹切卻是那麽新奇。
千年古榕集散八方來客
千年古榕之下便是笛韻森林人家的中心區域,與瑞雲山生態景區、燈爐寨景區自成壹體,成為大洋地區景區的集散中心。笛韻森林人家以閩中司令部教育基地為平臺,重點打造三大旅遊品牌:壹是以弘揚閩中司令部為契機,打造紅色之旅、綠野之遊為主題形象,以各個年齡層都喜聞樂見的形式打造“四個壹”,即:“走壹趟紅軍路、吃壹頓紅軍飯、唱壹首紅軍歌、看壹部紅軍電影”,這也是笛韻森林人家的獨特風格;二是打造瑞雲山森林公園品牌,依托永興巖風景區、燈爐寨瀑布景區融入森林人家的旅遊圈,發揮“中心”作用。三是依托特色鄉村文化和自然生態,帶領遊客體驗特色民俗文化,品嘗原生態鄉村美食,讓遊客的身心得到真正的自由與放松,貼近自然,無拘無束地放縱自己。目前笛韻森林人家組成音樂隊、導遊隊、電影隊,地道的農家美食,融進大自然的住宿環境給遊客最經濟的消費,最高端的享受。
如果您有興致,可以到大洋民俗館體驗舂米、磨豆、燒酒、踏水車等農家風情。在這裏妳可以真正體驗到“吃鄉飯、聽鄉音、看鄉戲、賞鄉情趣。
置身於大自然的木屋別墅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大自然的美妙不言而喻,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此山間別墅住上壹夜,身心全然放松,讓妳忘卻任何煩惱。笛韻森林人家建有多座木屋別墅套間,經濟實惠,格調高雅。融入大自然中,夏有“清風半夜鳴蟬”,冬也可聽到“幽谷蒼林鳥百鳴”。
露天唱吧--回歸自然,放縱自我。
每當夜晚,只要妳願意,妳就可以到露天唱吧中,融入到遊客中間,放縱自我,盡情高歌。在笛韻森林人家有著壹只熱情好客的家庭文藝隊,他們將與您壹起,在這幽靜的山村中,在千年古榕下高歌起舞。
燈爐寨瀑布群
笛韻森林人家邊上便是燈爐寨瀑布群,燈爐寨以其滿山古藤交錯牽手,雜樹生花點綴而聞名。這兒森林繁茂,瀑布雄奇,海拔788米的山峰因形似燈爐而稱為燈爐寨。山間燈爐寨自然村是閩中遊擊隊司令部原址。這是壹塊灑滿無數閩中優秀兒女熱汗和鮮血的紅色土地。迄今燈爐寨上還保留二個幽雅的二百多米長寨門和閩中遺址“吊藤祭”。見證著烽火歲月閩中遊擊隊與福清壹帶革命活動的聯絡據點。時下人們崇尚“紅色之旅、綠野之遊”,天然燈爐寨,汲引了壹批又壹批尋幽探訪的遊客慕名而來。
從笛韻森林人家步行不遠處就可聽到如雷的瀑布聲,順著瀑布聲前行,前方壹條溪潭水波清澈,沿溪花木叢生,怪石崢嶸疊嶂。那溪潭被稱為“仙足潭”,歷經斑駁歲月的流淌,潭水格外清麗而深邃。細細品味這條詩意的“仙足潭”,讓人覺得燈爐寨景區的陽光裏有壹種新鮮而溫暖的甜香。沿途溪畔那風情萬種的南酸棗,纏繞糾結的古吊藤,婀娜多姿的紅豆杉等樹林,也因那淡金色的陽光照耀,而顯得平和、安寧、溫暖。沿著瀑布群壹直往上,沿途可見多個雄奇壯觀的瀑布。
“走壹趟紅軍路”登山活動
體驗“走壹趟紅軍路、吃壹頓紅軍飯、唱壹首紅軍歌、扮壹個紅軍角色”活動。
紅色家風記憶館
2018年7月13日上午,涵江區大洋鄉紅色家風記憶館開館儀式在涵江區大洋鄉杏山村舉行。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郭誌誠為紅色家風記憶館揭牌,並授予該館“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牌匾。同時,區紀委監委和大洋鄉黨委在此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紅色家風記憶館主要分為紅色閩中、紅色家風、紅色家訓、紅色民俗四大展區,參觀者在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中深刻感受紅色故事、紅色家風,深刻感受紅色家風傳承下的革命信念、勤儉立業、耕讀傳家、愛黨愛國的紅色情懷。
在紅色家風講堂上,全體黨員幹部認真聆聽大洋閩中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的光輝歷史,大家紛紛表示要秉承先輩們對紅色信仰和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立足崗位、認真履職,爭當新時代忠誠幹凈擔當的好幹部。
大洋鄉紅色家風記憶館是涵江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壹,近年來,涵江區紀委監委著力打造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教育陣地,以現場教學的方式,既體現地方文化優勢,又發揮廉政教育作用,形成了以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家風文化為代表的廉政文化教育陣地,進壹步提高黨員幹部廉潔從政意識,在全社會倡導廉政價值取向,營造廉政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