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古稱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在這座名城中,大足寶頂山石雕群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瑰寶。遊客還可以享受南溫泉、北溫泉以及縉雲山和南山的避暑勝地。遠郊有江津四面山原始森林、渝南萬盛石林、南川金佛山森林公園。沿江可欣賞長江三峽、巫山大峽谷、蕭寧河峽谷的壯美風光,還可在奉節欣賞詭異的天坑,領略巫溪紅池壩高山草原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於壹體的自然奇觀。
1,小南海
小南海位於重慶和湖北的交界處,距潛江市32公裏。它是重慶第壹個天然湖泊,由1856年6月6.25級、強度8級的滑坡堵塞溪流形成。
近150年後的今天,小南海依然保持著完整的地震遺址。它的地面破壞原貌,水下農舍,水下“醉”林,都在地震中保存完好。實地考察後,國內外專家學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中國唯壹,世界罕見”。壹如既往的清晰,大崩巖、小崩巖、石質地震滑坡、雄偉的地震壩、美麗的地震湖,形成了中國獨壹無二的小南海地震遺址,具有很高的科學考察價值,是人類珍貴的自然遺產。正因如此,小南海被批準為“全國地震遺址保護區”,並於2001被列為“全國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到目前為止,小南海的許多謎題,如水下莊園的出現,4000多萬立方米土地沈澱的來源,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成為潛在的研究資源。
小南海的科研價值難得,美景更吸引人。碧波蕩漾在2.87平方公裏的湖面上,平均深度30米,最深處52.7米。五條溪流,主要是班家溪,源源不斷地註入湖中。朝陽寺島、老卷坪島、牛貝島樹木蔥郁,環境幽靜。湖區被美麗的山峰和茂盛的植被環繞,使小南海像壹顆“珍珠”鑲嵌在大山深處。
辛亥革命前夕,文在小南海朝陽寺島組織發動了震驚清廷的武裝起義。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領導的紅軍還在小南海發起了第壹次入川戰役,給小南海打上了深刻的革命色彩。
小南海景區面積1.50平方公裏,與八面山依湖而居,與附近的大橋民族村融為壹體,成為潛江的“王牌”旅遊景區。
02
2.重慶巴渝民俗文化村
位於渝北區兩路鎮。占地5公頃。巴渝民俗文化村的主要景點包括壹個博物館、四個院落、壹座寺廟和壹座牌坊,以及索橋、廣場、湖泊、農家樂、曲徑茶園、民俗街等景點和設施。巴渝民俗博物館收藏了65,438+0,000多件中國民間工藝品、服飾和其他日用品。“四院”是指四個不同風格和結構的民居院落,分別展示古代巴人生活禮儀系列的誕生儀式、婚禮儀式、生日儀式、喪葬儀式和節日習俗。觀音寺展示了古代巴人的祈禱活動和宗教觀念。還可以看到壹座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的孝道牌坊。
03
3.三峽風景區(重慶段)
長江三峽風景區於1982年被國務院命名為第壹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三峽景區(重慶段)包括奉節-白帝城、瞿塘峽、巫峽、神女溪、大寧河三峽、馬渡河三峽、大廠古鎮、巫溪寺峽、自然生態培育區、忠縣石寶寨、豐都名山、涪陵白鶴梁,規劃面積1095.67平方公裏。
04
4.渣子洞
渣子洞原是人工采煤的小煤礦,所以以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軍政府將其查封,並設立看守所。渣滓洞分為內院和外院。內院地下有16男監和兩間平房女監。在外院,有間諜辦公室和拷問室。
1946年7月,西峰監獄、望龍門看守所撤銷後,在押人員全部撤銷,並入渣子洞看守所。1947年4月,渣子洞看守所壹度關閉,在押人員全部轉回白公館。10年6月,渣子洞作為重慶杏園第二看守所恢復羈押。在押人員主要包括“六·壹”逮捕、“小人革命案”、“前進報告”和上、下川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人員,大部分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