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長春的文化

長春的文化

長春最大的佛教寺院是位於人民廣場東北角的般若寺,該寺始建於1922年,1934年命名為“護國般若寺”。寺院占地1.5萬平方米,為吉林省和長春市佛教協會所在地。知名寺廟還有百國興隆寺、觀音寺、大佛寺等。

儒學方面,長春文廟是現有的全國14家參與“祭孔”的文廟之壹,每年二月和八月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紀念先聖。

長春的穆斯林人口不多,但僅有的兩座清真寺都雄渾綺麗,整體布局和建築藝術與中國內地伊斯蘭建築壹脈相承,同時又有著中國北方地區吉林民居的特點。

長春的基督教團體主要分為新教和天主教。長春最大的新教教堂為位於西五馬路的長春基督教堂,它有兩個禮拜堂,是長春基督教會所在地。最大的天主教堂是位於東四道街的長春天主教堂,因主要奉祀聖女小德蘭,也稱德肋薩堂。其他還有春城基督教堂、寬城基督教堂、朝鮮族基督教堂等。

東北地區是滿族人的故鄉,而滿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所信仰的薩滿教正在逐漸消逝,因此其宗教特質也成了本地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長春有著東北地區唯壹壹個薩滿文化專門研究機構——長春師範學院薩滿文化研究所。 長春美食號稱“吉菜”門戶,融南北大菜,東西風味,集川、魯、京等各大菜之精華,尤以本地山野風味最具特色,而深受國內外旅遊者的青睞。

長春的名菜多以長白山的人參、鹿茸、熊掌、飛龍、雪蛤、松茸蘑等珍稀產品為原料,經科學配膳,精工烹調而成,藥膳結合,頗負盛譽。其中長白山珍宴、雪衣豆沙、梅花鹿宴、翡翠人參茅臺雞、紅花熊掌等最負盛名。

此外,長春飯店的吉林風味菜、龍家堡白肉血腸,長春市北京大街23號的農家飯莊、農安的五香熏魚肉等在國內也都享有盛名。

特色菜及小吃還包括東北家常熬魚、紅燒丸子、滿族八大碗、人參汽鍋雞、燒鹿尾、羊肉燒蕓豆、朝鮮冷面、回寶珍餃子、李連貴熏肉大餅、漬菜白肉火鍋等。在壹些不知名的小巷子裏可以吃到很多有當地特色的小吃,如麻辣燙、酸辣粉、炒粉、烤蒜、豆腐串、烤饅頭、打糕、朝鮮鹹菜、狗肉、明太魚、幹豆腐串、熏肉大餅、醬骨頭等。 長春的電影文化歷史較長,底蘊深厚。早在1937年,滿洲國在新京成立了滿洲映畫協會,在滿映存在的八年裏,***拍攝故事片108部,教育片、紀錄片189部。著名演員有李香蘭、劉恩甲、浦克、張奕、於洋和淩元等,導演有內田吐夢、朱文順等。在八年抗戰中,半個中國都陷入戰火之時,長春的電影界成為燈紅酒綠的世外桃源。解放後滿映被接收並改為長春電影制片廠,《英雄兒女》、《劉三姐》、《五朵金花》、《白毛女》等影片成為***和國經典。

長春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新中國第壹部電影和動畫在長春誕生。如今的長影中國電影界已經不再有當年的至高地位,但仍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電影制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