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點特色
雁蕩山,史稱"東南第壹山",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而得名。徐霞客到此亦擲筆嘆曰:"欲窮雁蕩之勝,非飛仙不能"。來到這壹站,不僅能飽覽雁蕩奇山秀色,更可
品到浙東佳茗--"雁蕩毛峰"。
"雁蕩毛峰"又稱"雁蕩雲霧",舊稱"雁茗",雁山五珍之壹,為雁蕩地區著名的高山雲霧茶,明代即列為貢茶,佳茗之聲名聞遐邇。
茶史追溯
雁蕩毛峰古稱"雁茗",相傳在晉代由高僧諾詎那傳來。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幾次考察雁蕩,雁茗之名開始傳播四方。明代,雁茗列為貢品,並被列為"雁山五珍"之壹。據朱諫的《雁山誌》記載:"浙東多茶品,而雁山者稱最"。清代光緒年間,雁茗名聲更勝。據《甌江逸誌》載:"甌地茶,雁山為第壹",可見雁茗在當時的地位。新中國成立後,在當地茶農的精心培育下,雁蕩毛峰品質不斷提高,獲得浙江省名茶稱號。
茶詩為證
遺碧霄峰茗
北宋 梅堯臣
到山春已晚,何更有新茶?
峰頂應多雨,天寒始發芽。
采時林(猴)靜,蒸處石泉嘉。
持作衣囊秘,分來五柳家。
謝潔庵上人惠新茶詩
明 章元應
雁山春茗味通仙,恰在清明谷雨前。
珍重露芽分禦品,摩挲石鼎試新泉。
玉川謾逐清風去,顧渚空將紫筍傳。
卻俟平生陸鴻漸,暮年翻著毀茶篇。
名茶鑒賞
雁蕩毛峰的品質特色是:芽葉肥壯,條索秀長緊結,色澤翠綠,滿披銀毫;茶湯嫩綠明亮,葉底嫩勻成朵,香氣高雅,滋味鮮醇。不愧浙江名茶稱號,深受茶人喜愛。
茶導遊
雁蕩毛峰主產於樂清境內雁蕩山的龍湫背、鬥蟀洞和雁湖崗壹帶,尤以龍湫背產者為佳。有史為證,明代《樂清縣誌》載:"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龍湫背清明采者為佳"。這裏土層深厚肥沃,氣候溫暖濕潤,茶樹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芽肥葉厚,品質極佳。
"雁蕩茶,龍湫泉"自古聞名,品雁蕩毛峰最好用龍湫泉水,茶香湯清,堪稱絕配。清代陳朝酆用龍湫泉沏雁蕩茶,飲後賦詩壹首,"雁蕩峰頂露芽鮮,合與龍湫水***煎,相國當年饒雅興,願從此處種茶田。"
雁蕩山為天下奇山,茶客在尋茶訪古之時,不妨壹覽雁蕩秀色。尋佳茗,訪奇山,嘗海鮮,所謂神仙日子莫過如此罷。
小貼士
雁蕩山東臨海洋漁場樂清灣,海塗廣闊,出產各類魚鮮水產品。山珍、野味、海鮮,使雁蕩山的飲食資源獨具特色。觀山景,吃海鮮,是雁蕩山旅遊的壹大特色,也是大自然對遊客的格外恩賜。樂清灣有淺海灘塗20多萬畝,盛產蟶子、泥蚶、牡蠣、蛤蜊、瓜子蛤、跳魚以及黃魚、帶魚、鯧魚、鰣魚、對蝦、梭子蟹、鳳尾魚、墨魚等海鮮。
美食評點
雞末香魚:香魚為"雁山五珍"之壹,色澤艷麗,鮮嫩香醇,是美味滋補的上乘菜肴;
羹龍戲珠:以雁蕩山的溪鰻為主料,另配土豆、紅、白蘿蔔。色調美觀,盆中皤龍栩栩如生, 別有風味;
雁蕩山石娃:石蛙肉質細嫩,原汁原味,清得鮮美,是夏秋兩季難得的佳肴;
美麗黃魚:黃魚為主料,加以青豆、黃瓜、綠櫻桃和紅蘿蔔,淋上雞湯。肉味疏松滑嫩,色彩艷麗,鮮美爽口;
豆腐蛤蜊湯:鮮蛤蜊、豆腐、生姜、蔥。這道湯菜,特別鮮美,有"雁蕩第壹鮮"之稱。
民間傳說
雁蕩山開山祖師的傳說
相傳,雁蕩山的開山祖師是印度如來佛的弟子、十六羅漢中排位第五的諾詎那。
當年諾詎那即將出行雲遊四方,臨別時他的師父對他說:"雲遊天下,應當找壹處山水絕妙的地方建寺,那個地方用花名做村名,用鳥名做山名,那裏就是妳的寺廟基地。"諾詎那尋訪了好些名山大川,終未得到師父所說的去處。
這壹日,來到雁蕩山下,只見此處憑海臨風,姹紫嫣紅,花香鳥語,芳菲壹片,心中暗喜,便向田間壹位老人詢問:"這個地方叫什麽名字?"老人回答:"芙蓉村",諾詎那又問:"這座山叫什麽名字?"老人回答:"雁蕩山。"諾詎那聽後大喜,這裏就是師父告訴他可以起塔立寺的地方。於是他就率領三百弟子進山興建寺院,從此,雁蕩山香火日盛。
據傳後來諾詎那在大龍湫觀瀑坐化。後人就尊奉他為雁蕩的開山祖師。
猴茶的傳說
因雁蕩山山奇勢陡,有很多茶樹生長在懸崖峭壁之間,人力攀緣不到。居住在此的寺僧就訓練了壹批猴子,利用猴子跳躍靈活的本事去絕壁間采茶。這些猴子采來的茶,就被稱為"猴茶"。
土特產推薦
推薦去處:雁蕩山旅遊購物壹條街
采買品:雁蕩毛峰、石門香魚、鮮石斛(吊蘭)、甌繡、黃楊木雕、雁山草編、雁蕩竹笠、雁山香魚、鯊魚鞭、鰻鯗、魚翅、目魚幹、蝦米、蝦幹、魚松等。
順道壹遊
溫州小金三角雁蕩山、楠溪江、洞頭四日遊--
D1:乘車抵雁蕩山,遊靈峰、靈巖景區,觀看飛渡,晚上看靈峰夜景,住雁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