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壹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入伏”後空氣濕度增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2022三伏天養生美食及做法,僅供參考,喜歡可以 收藏 與分享喲!
2022三伏天養生美食及做法
1、冰糖紅豆薏米粥
紅豆用清水浸泡過夜,不過時間不易太長,否則會發芽。泡好的紅豆,用清水過濾壹下。鍋中倒水,倒入薏米,開火煮至半熟,加入紅豆。薏米仁和紅豆都煮熟後,加入冰糖,煮至融化即可。煮的時候要及時攪拌,以免糊底。
2、冬瓜湯
腿骨讓賣家給剁開,洗凈控幹,冬瓜去皮切塊,小蔥挽結,姜切片,腿骨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吐盡血水後撈出洗幹凈,砂鍋中壹次性放足水,放入筒骨、姜片、小蔥和料酒,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1小時,放入冬瓜塊繼續燉20分鐘左右,直到冬瓜軟爛變透明為止,放入適量鹽,再煮兩分鐘即可,喝時撒些蔥花味道很好。
3、苦瓜炒蛋
將苦瓜洗凈,切片狀,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蛋花,鍋內放入適量的油翻炒苦瓜,苦瓜由深綠色變為淺綠色、質變變軟時,再加入蛋花,再翻炒兩分鐘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即可。
4、荷葉粥
荷葉壹把,放入小藥袋裏略洗壹下,然後放入砂鍋,添加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煎30分鐘,荷葉包可以撈出來了,留湯汁備用;抓壹小把米,洗幹凈後,放入煮開的荷葉水裏,轉小火煮至米爛粥熟。因為有荷葉的清香,無需加其他調料了
5、三豆湯
將三豆洗凈,用冷水泡半個小時;三豆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小夥燜煮;大概四十分鐘左右後,豆香溢出,豆質變軟後,加入適量的紅糖即可。營養價值:早在古代,《綱目拾遺》記載每日煮湯,與小兒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湯飲之;搗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湯有解毒敗火、清涼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譜之壹。
6、銀耳湯
選擇好的銀耳,通常銀耳的白色部位越大越好、黃色部位越小越好。用冷水泡壹夜以上最好。水要壹次加足,中途不加水,反之會減少膠原蛋白,影響護膚的功效。燉壹個1小時後,關火加入枸杞再悶上半個小時。銀耳有著益氣清腸的作用,搭配上梨和枸杞的話,口感會更好,而且不但能美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清腸瘦身。
三伏天由來
據專家介紹,每年入伏的時間也不固定,中伏的長短更是不相同。民間也有“ 夏至 三庚數頭伏”的說法。
中國古代流行“幹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幹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依照幹支紀日排列,從夏至起第3個庚日為初伏, 立秋 後的第壹個庚日為末伏。庚日出現早晚會影響中伏的長短,壹般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三伏天習俗
“吃”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北方有句 俚語 很流行,“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壹來有麥收後嘗新的意思,二來在提醒人們,夏季飲食不能含糊。
夏天人們容易食欲不振,餃子在傳統習俗裏恰好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另外還有壹種說法稱,餃子的外形像元寶,也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征著福氣滿滿。
伏日吃面的習慣也由來已久。《魏氏春秋》記載,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面。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營養豐富又能發汗。
“三伏烙餅攤雞蛋”,末伏時天氣往往會稍微涼爽壹些,烙餅也不會覺得太熱。再煮上壹鍋綠豆粥,攤幾個雞蛋與烙餅壹起食用,也算是美味。
三伏習俗還有哪些?
烙餅也好,餃子也罷,每逢三伏,人們壹直都在想方設法避暑,逐漸形成壹種獨特的食俗 文化 。比如,北宋夏日節食是“伏日綠荷包子”,用荷葉裹包子,據說有清暑的作用。
揚州則有說法稱“入暑三伏,壹伏壹對童子雞”,指的是入伏以後有壹種傳統進補 方法 ,就是吃童子雞,壹般以清蒸為主,有溫中健脾、補氣補血之功效。
“就老北京而言,以往越是天熱,越要來壹碗冬瓜羊肉湯,趁熱喝了,有壹個好處就是多出汗,借此把體內的‘濕毒’及時排出來。”老北京人趙興力表示。
氣候炎熱時,室外活動要適度。飲食之外,沿湖賞荷花,也是壹種消暑佳趣。盛夏時分荷花盛開,人們往往會挑壹個適宜的天氣,出門賞荷。
2022三伏天養生美食及做法相關 文章 :
★ 2021三伏天吃什麽最養生
★ 三伏天有哪些飲食養生原則
★ 三伏天吃什麽肉最好養生
★ 2021年三伏天養生粥推薦
★ 三伏天的養生方法最有效
★ 三伏天如何養生
★ 2019三伏天養生粥,三伏天吃什麽粥好養胃?
★ 三伏天如何養生
★ 三伏天養生方法
★ 三伏天體質養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