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吳忠市有總人口128萬,其中回族62萬人,占總人口的48.4%,是中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地級市;吳忠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4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7.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8.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35元。
吳忠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市域內交通發達,距銀川河東機場40公裏,與包蘭鐵路和在建的太(中)銀鐵路、京藏高速公路、l09和211等國道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主要發展優勢:壹是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煤炭、礦石、天然氣等3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石油儲量3700萬噸,天然氣儲量8000億立方米,是陜甘寧油田的核心部分。煤炭儲量64.7億噸,石灰巖儲量49億噸,冶鎂白雲巖儲量23.69億噸。水電、火電資源豐富,目前總裝機容量占全寧夏的54%,是寧夏重要的能源基地。二是工業發展後勁足。初步形成了以能源、電力、新材料、造紙、乳制品、葡萄酒、皮毛絨、建材等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寧夏重要的工業基地。吳忠市(自治區級)青銅峽新材料工業區、太陽山工業區的規劃建設,為吳忠工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平臺。三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初步實現“園區+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格局,以牛奶、大米、葡萄釀酒、馬鈴薯等為主支柱產業的農業產業形成規模化經營,也形成了以夏進、禦馬、天啟等具有壹定市場競爭力的農字號龍頭企業。清真牛羊肉、夏進奶、珍珠貢米、雄鷹裘皮、灘羊皮等農副產品深加工產品品質優良,遠銷國內外。四是交通通訊便捷。吳忠距首府銀川市60公裏,距國家級航空港口河東機場40公裏,距古城西安400公裏。包蘭、大古和正在建沒的中太鐵路穿境而過。境內石中、古王、中太高速公路、109、211等國道形成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電信通訊發展迅速,全市各地均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和無線尋呼,長途電話直撥國際、國內,覆蓋面達100%。五是旅遊資源獨特。境內秦、漢、明古長城遺址、青銅峽108塔、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鳥島、黃河十裏長堤牛首山寺廟群、金沙灣、同心清真大寺、董府、羅山等景點融歷史底韻、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壹體形成了吳忠黃河大漠、回鄉風情、西夏遺韻交相輝映的獨特的西部旅遊景觀。六是商貿人氣旺盛。吳忠商貿物流業發達,人氣旺盛。自古有“旱碼頭”之美稱。全市***有各類專業市場105個,年交易額達30多億元。僅市府所在地利通區壹年三產總產值達20多億元。
正在崛起的壹座新型的濱河生態城市——吳忠,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觀光旅遊,投資置業。開放的吳忠將以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豐富的資源、良好的環境笑迎八方來客。
吳忠市地貌主要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臺地、黃河沖積平原,川區平均海拔1100米,山區l300——1900米。年均氣溫9.4℃。年降水量260毫米,年蒸發量2019毫米。石油已探明儲量3700萬噸,天然氣儲量8000億立方米,煤炭已探明儲量86.6億噸,白雲巖儲量23.7億噸。水電、火電總裝機容量占寧夏的54%。
2006年,吳忠市區、青銅峽市榮膺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吳忠市被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命名為“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吳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國回族文化建築之鄉”和“中國清真美食之鄉”。
2007年上半年,吳忠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0.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l2.6%。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2億元(不可比3.2億元,正常收入4億元,增長17%),為年初預算的97.6%,增長85.25,居寧夏全區首位。固定資產投資24.6億元,增長42.3%,增速居寧夏全區首位。中部幹旱帶節水補灌、孫家灘生態移民及綜合開發等壹批項目啟動實施。劉家溝水庫、鹽中高速公路、太中銀鐵路、慶華集團100萬噸煤焦化、大唐大壩發電公司2×60萬千瓦發電機組、寧魯石化催裂化裝置擴量改造、生海絨業年產500噸絨條、西部印刷包裝城、科冕葡萄酒廠等全面開工建設。
結合貫徹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吳忠市對“十壹五”規劃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部署,確立了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到2010年,吳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l80億元,年均增長l2%以上,人均GDP達到l720美元,確保全面實現小康指標。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l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90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l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500億元,年均增長21%。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功能快速提升,寧夏經濟次中心地位得到凸顯。吳忠市區打造成具有西部百強縣實力的經濟強區;青銅峽夯實爭創全國百強縣基礎;鹽池建成寧夏山區工業第壹縣;同心成為幹旱帶扶貧開發示範縣;紅寺堡高標準完成移民扶貧開發任務。
吳忠市太陽山開發區地處吳忠市鹽池縣、同心縣、紅寺堡開發區三縣(區),屬寧夏中部幹旱帶的中心地區。現代管鹽池、同心、紅寺堡三縣(區)的5個行政村,面積557平方公裏。太陽山開發區煤炭儲量約128億噸,白雲巖儲量18億噸,石灰巖儲量49億噸。2006年4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要“把太陽山開發區建設成為寧夏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使其成為與寧東基地比翼的、推動寧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又壹重要經濟增長極”。按照這壹要求,吳忠市委、政府於2006年7月整合園區,成立太陽山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目前,太陽山開發區的各項建設正在快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