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浮梁古縣衙的美食特產

浮梁古縣衙的美食特產

景德食宿地點較多,賓館酒店、客棧等各檔次都有。

(壹)冷粉

冷粉雖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景德鎮用的冷粉很不壹樣。粉條比較粗,大概直徑有0.5厘米左右。冷粉是以辣和拌料壹分高下,每次都被它辣的不得了,但是越辣越想吃。冷粉的拌料也很豐富:有濕鹽菜,桔子皮,豆鼓、香蔥、辣椒醬、醬油、蒜、姜。老板會幫妳先把備好的粉條放進沸騰的開水裏面泡壹下(可以達到再次消毒和溫熱壹下)撈出來放在壹個鋁鍋裏放上拌料,幫妳攪拌均勻壹下便可以解讒了。

(二)餃子粑

壹般景德鎮人都把當它早餐和夜宵吃。薄薄的皮包上各種各樣的餡再放到蒸籠裏面蒸,透過皮連裏面的餡都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有辣的和不辣的,辣的壹般是用蘿蔔絲做餡的,韭菜豆幹是不辣的。

(三)堿水耙

這也是景德鎮的經典小吃,除了景德鎮就沒見過了。堿水粑,這個原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的吃的。堿水粑炒雞蛋是最標準的吃法。但根據個人口不壹樣,可以自行調配。

(四)油炸清湯

景德鎮的清湯(也就是餛飩)比北方的餛飩要小點,但這的是炸著吃,沒見過吧,味道很好哦。 在夜宵攤子上可以吃到。 景德鎮瓷器

景德鎮的瓷器名揚天下。

唐代,浮梁縣(當時還沒有景德鎮,景德鎮稱為昌南鎮)的制瓷業工匠霍仲初、陶玉所制的陶瓷精美絕侖,有假玉器之稱,被時人稱為“霍窯瓷”和“陶窯瓷”。據傳說,中國的英文名( China)便是“昌南”(ChangNan)的音譯。宋代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皇帝因欣賞浮梁縣昌南鎮所產的瓷器,將其年號賜給了這裏當地名,易昌南鎮為景德鎮,從此景德鎮之名便譽滿天下(這是歷史上第壹次由皇帝將其年號賜給壹個地方當地名。歷史上只有兩座城市的名稱是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另壹座是浙江省的紹興市,但比景德鎮晚壹百多年)。元代,朝庭在景德鎮設置“浮梁瓷局”,專門燒造宮廷用瓷,開創了景德鎮“官窯瓷”的燒造歷史。明代,沿襲元代建制在景德鎮設置“禦器廠”。清代,在景德鎮設置“禦窯瓷廠”,將景德鎮的制瓷業推向了極致。

景德板雞

“景德板雞”系列產品選用江西優質地方雞——景黃雞為原料。根據動物氨基酸酵化酶化機理和采用天然香料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化學保鮮劑,並經高溫高壓殺菌處理,質量上乘。產品低脂肪、高蛋白,肉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浮梁古縣衙

國家AAAA級景區。該景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在瓷都景德鎮的北部,從九景高速出口沿景德鎮至浮梁公路可達、從景德鎮羅家機場至金嶺大道到浮梁大道可達、從婺源到景德鎮轉至浮梁大道可達。景區距景德鎮市區8公裏,屬歷史文物為核心的景區。浮梁古城建於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古縣衙1987年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年紅塔1959年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的戰略思想,按照“旅遊與文化相結合,觀光與度假相結合,休閑與宗教相結合,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突出浮梁“瓷茶文化、縣衙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不斷增添新穎的旅遊項目,營造“山水田園瓷韻古城”旅遊區,把曾經輝煌的浮梁古城,開發建設成為壹處歷史與現代、古典與文明相結合,融趣味性、娛樂性、參與性、知識性於壹體的瓷茶文化博覽園。2002年正式向社會開放。

古縣衙景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裏,整個景區以五品古縣衙和千年紅塔為核心,濃縮了千年古縣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燦爛的茶瓷文化,被譽為“江南第壹衙”。古縣衙為千余年來浮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為使世人了解中國悠久的封建官文化,特將該文物對外開放,以形成古縣衙景區。

古縣衙的建築具有徽派與贛派相結合的特色,最為具有特點的是縣署裏面的楹聯,其豐富的內涵,函蓋了封建社會地方官處事方法和原則;紅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為歷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壹,“文照勝朝輝,紫煙連霄漢”的壯觀是古縣衙壹道靚麗的風景。古縣衙、紅塔向社會開放後,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六大要素壹應俱全,為把遊客的參觀性與參與性相結合,景區內有古裝相照,並提供轎子供遊客乘坐。自2002年以來,景區設置了縣官升堂審案、武士巡遊、開城門等項目,同時每年有“祭壇”、“情駐千喜良緣”等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景區內主要有:千禧良緣廣場、歷史文化長廊、千年瓷壇、古城門樓、魁星閣陶瓷精品館、千年紅塔、古縣衙、湯公井、千年奇桂、按擦院、哥德堡號雕塑等景觀景點。

古縣衙:位於景德鎮市郊,建於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歷經唐、宋、元、明、清諸朝,是歷代浮梁縣治之所在,是我國江南唯壹保存完好的封建朝代縣級衙署,有“中國縣署第壹衙”、“江南第壹衙”之美稱!

千年紅塔:佛名“大聖寶塔”,始建於公元961年,塔高40.47米,六面九層,距今有1045年的歷史,是融合中國古塔特殊風格和江南建築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譽,是古老浮梁的象征、歷史的見證。

歷史文化長廊:以貼地瓷磚建設的歷史文化長廊,長312米,由216塊青花瓷板鋪就而成,綜述了浮梁的概況以及悠遠流長的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記載了浮梁壹千三百多年要事珍聞和浮梁作為瓷都之源的發展歷程。

城門樓:為仿古建築,城門樓高15.6米,由城墻、主樓和角樓組成。主樓座落在8米高的城墻之上,登上城門樓可壹覽古城美景,更顯其巍峨高大,雄偉壯觀!

千年瓷壇:這是壹部經典的陶瓷史詩,展示“瓷都之源”的縮影,是古代浮梁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和偉大成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