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泗水的詩句

關於泗水的詩句

1. 泗水的古詩還有日記

《泗水行》張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鯉魚上下紅尾短。

春冰銷散日華滿,行舟往來浮橋斷。

城邊魚市人早行,水煙漠漠多棹聲。

泗水桃花節

盼望著,春遊的這天,我早早地就準備好了壹書包

的“美食”,以便在欣賞美景時也可以好好品嘗壹下美食。壹路上,我們歡歌笑語,嘰嘰喳喳不停地說著唱著,就像壹群快樂的小鳥。

沒過多久,我們就到了運河風光帶。啊!這裏百

花爭艷,金黃的油菜花、鮮紅的牡丹、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對我們露出美麗的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就像壹群勤勞的小蜜蜂,快樂地鉆進了花叢中,這兒瞧瞧,那兒看看,舍不得離開。

2. 描寫泗水河畔的詩句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遊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評析]

人們壹般都認為這是壹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壹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壹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壹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麽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壹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壹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作者介紹〕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漢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裏夫。19歲[紹興十八年(1148)]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欲”。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註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3. 適合描寫泗水閣,抒情的詩句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李白)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登戲馬臺作(儲光羲)

君不見宋公仗鉞誅燕後,英雄踴躍爭趨走。

小會衣冠呂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天門神武樹元勛,

九日茱萸饗六軍。泛泛樓船遊極浦,搖搖歌吹動浮雲。

居人滿目市朝變,霸業猶存齊楚甸。泗水南流桐柏川,

沂山北走瑯琊縣。滄海沈沈晨霧開,彭城烈烈秋風來。

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蕭條登古臺。

4. 泗水的古詩還有日記

《泗水行》張籍泗水流急石纂纂,鯉魚上下紅尾短。

春冰銷散日華滿,行舟往來浮橋斷。城邊魚市人早行,水煙漠漠多棹聲。

泗水桃花節盼望著,春遊的這天,我早早地就準備好了壹書包的“美食”,以便在欣賞美景時也可以好好品嘗壹下美食。壹路上,我們歡歌笑語,嘰嘰喳喳不停地說著唱著,就像壹群快樂的小鳥。

沒過多久,我們就到了運河風光帶。啊!這裏百花爭艷,金黃的油菜花、鮮紅的牡丹、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對我們露出美麗的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們就像壹群勤勞的小蜜蜂,快樂地鉆進了花叢中,這兒瞧瞧,那兒看看,舍不得離開。

5. 有關勝什麽泗水濱的詩麽

1、原句是:勝日尋芳泗水濱。出自《春日》。

2、原詩全文: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分析:人們壹般都認為這是壹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4、作者簡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壹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6. 有關勝什麽泗水濱的詩麽

1、原句是:勝日尋芳泗水濱。

出自《春日》。2、原詩全文: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3、分析:人們壹般都認為這是壹首詠春詩。

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

“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

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

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4、作者簡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壹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

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7. 春日這首詩把泗水指的是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遊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