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以漓江風光和溶洞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從桂林至陽朔的83公裏漓江河段,也稱漓江精華 遊,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華,令人有“船在水中遊,人在畫中遊”之感。
漓江是世界上風光秀麗的河流之壹,長160公裏。漓江兩岸的山峰偉岸挺拔,形態萬千,石峰上多長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遠遠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壩上,終年碧綠的鳳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是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江面漁舟幾點,紅帆數頁,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流過,真有“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
1. 象山公園 AAAA景區
景區因有壹座酷似大象的象鼻山而得名,象鼻山位於桂林市漓江與桃花江的匯流處,以其別具壹格的山形和悠久的歷史成為桂林城徽標誌。位於象鼻與象身之間的水月洞 內留存摩崖石刻50余件,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著名詩人韓愈的名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鐫刻洞中。水月洞與水中倒影宛如壹輪明月,自古有 象山水月的美譽,宋代薊北處士有詩贊:“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2013年9月象山景區獲央視新聞頻道網絡評選的“中國最美賞月地”稱號。
山頂上建有明代的供奉普賢菩薩的普賢寶塔,大象托寶瓶寓意吉祥美好,它也成為了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在桂林戰役的歷史見證者。自宋代象鼻山山腹內成為駐藏中國米香型代表酒——桂林三花酒的天然酒窖,至今藏酒千噸。
2. 蘆笛巖 AAAA景區
蘆笛景區位於桂林市西北的桃花江畔,因山上洞口過去長滿了可制成笛子的蘆荻草而得名, 是壹個遊覽巖洞、觀賞山水田園風光的著名景區。景區擁有大自然賦予的奇山秀水巖溶風貌,由桂林市的山峰-候山和溶洞-蘆笛巖以及桃花江、芳蓮池 等水體景觀組成,可謂是內秀外雅、妙趣天成,具有觀賞、遊覽價值。蘆笛巖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壹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溶洞的精品、中國的國賓洞。
3. 伏波山 AAAA景區
伏波山位於廣西桂林漓江之濱,是壹座依水傍水的孤峰,漢代時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曾經過此地,故得名。唐代時山上曾建有伏波將軍庭。現有癸水亭、聽濤閣、半山 亭、還珠洞、米芾自畫像、試劍石、珊瑚巖、千佛巖等名勝,還有壹口重1000余公斤的"千人鍋"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鐘,乃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 所鑄。
伏波山又因孤峰雄峙,半枕陸地,半插江潭,遏阻洄瀾,有"伏波勝景"之美稱。每年春夏,江水暴漲,山麓遏阻急浪狂瀾,使江水倒轉回旋,有降伏波濤之力。
伏波山景致優美,巖洞奇特。山的東面是臨江回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聽濤閣,西面有登山石階,可達半山亭和山頂,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畫的水光山色。